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工作回顾2010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重要着力点。全年完成总投资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7386543.8亿元,增长33.8%,对经济企稳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努力优化投资结构,引导资金投向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大唐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中石油500万吨炼油产能扩能改造等一批有利于产业升级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新增公路34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00公里。新开工铁路里程2600公里,呼和浩特至北京、通辽、赤峰至北京快速客运通道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二连浩特新机场和通辽、满洲里、锡林浩特机场扩建工程竣工。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获国家批准。农牧业、社会事业、节能减排、生态建设、民生等领域投入大幅增加。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认真落实家电、汽车、农机下乡等刺激消费的政策,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扩大城乡消费市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55亿元,增长19.2%。
坚持把保护行业和企业作为保增长、保就业的关键。12促进工业增长的政策措施已经制定实施,在较短时间内遏制了工业增速的大幅下滑,呈现逐月加快、趋稳的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400.5亿元,增长24.2%。电力多边贸易、大用户直供、易货贸易联动、生产适销对路产品等针对性措施的及时制定和实施,帮助企业改善了生产经营状况。逐一采取联合重组、帮扶等措施,使停产半停产企业基本恢复生产,符合产业政策,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实施了一系列力度大、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有效缓解了“融资难”等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2009年末,全区中小企业贷款余额6543.8+0.8亿元,增长465.438+0%。取消了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缓缴或减免了困难企业的社会保险费,减轻了企业负担。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面对多年不遇的干旱和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的不利影响,采取措施确保农业和畜牧业生产获得好收成。粮食总产量达到396亿斤,历史第二高产年;畜牧业总存栏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亿头以上,牲畜出栏量和肉类产量大幅增长。现代农牧业加快发展,设施蔬菜和设施马铃薯种植面积均超过百万亩。优质高产作物和良种牲畜比重持续提高,新增有效灌溉面积和节水灌溉面积创历史新高。农牧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奶业产销基本恢复正常,羊绒临时收储政策初见成效。强化惠农牧政策,落实各类补贴资金75.9亿元,比上年增加6543.8+0.5.4亿元。补贴资金全部实行“一卡通”发放,受到农牧民欢迎。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煤炭、电力等传统产业稳步增长,原煤产量达到6亿吨,电力装机容量达到61万千瓦,分别增长22.8%和22.7%。送出电量960亿千瓦时,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一。新能源、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风电装机20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超过500万千瓦,居全国首位;装备制造业增长40%以上;一批技术水平高的煤转化项目开工,煤化工形成560万吨甲醇当量的产能。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在制造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国内领先的技术成果。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关停小火电机组20万千瓦,淘汰水泥产能360万吨。煤炭安全生产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加快服务业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3695.4亿元,增长15%。商贸流通业繁荣活跃,交通运输业稳步回升,旅游、物流、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新增贷款6543.8+0784亿元,是上年的两倍。小额贷款公司等地方金融机构快速发展,引进区外金融机构取得新进展。生态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13万多亩,比常年增加300万亩。草原建设总规模达到5665438+万亩,依法划定基本草原8.4亿亩,新一轮草原普查全面启动。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23万亩。节能减排取得显著进展,初步核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7%左右,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0.8%和2.58%,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全区火电机组全部完成脱硫改造,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22.93万吨,进一步改善了重点流域和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煤火区、塌陷区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稳步推进。
(四)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引入国电集团注资40亿元重组蒙能公司,让蒙能公司脱胎换骨。呼星电网整体划转至国家电网公司,成立内蒙古东部电网公司,扩大了输电能力,将对自治区输电通道建设和东部联盟城市煤电资源开发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资源改革取得新突破。依法征收煤炭价格调节基金,为合理补偿矿区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修复做出了初步探索。煤炭资源配置政策进一步完善,有力促进了产业优化升级。金融领域的改革得到了显著推进。内蒙古银行的成立对当地金融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大兴安岭国有林区剥离和辅业改制取得重大突破。草牧场适度规模经营和农牧民合作组织发展明显加快。积极推进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搭建水利建设投融资平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成立了内蒙古出版集团和影视集团。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展开,自治区政府部门“三定”基本完成。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实行绩效工资制度。积极应对就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制定实施了稳定就业岗位、以创业带动就业、扩大就业培训规模、提供就业援助、加强就业服务等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65438+60万人;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235万人,其中转移就业6个月以上的654.38+0.68万人;培训65万城乡劳动者。组织实施了服务基层、储备人才、扩大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等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计划,使8万多名高校毕业生就业。积极开展对“零就业家庭”、“零转移家庭”、“4050人”等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
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增加21.3万人和1.932万人,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城镇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本实现自治区级统筹,国家和自治区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启动,参保人数达到1万人。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12万人。城乡低保水平进一步提高,202万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积极推进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临时救助工作,加快社会福利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优抚对象和农村五保户生活补助标准。
加快实施民生工程,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十项民生工程”总投资377亿元,比上年增长1.7倍,惠及15万余人。其中农村牧区公路投资97亿元,新增连接苏木乡镇公路60条,连接嘎查村公路1004。解决了12300农牧民的用电问题;投入各类扶贫资金6543.8+0.44亿元,扶持低收入农牧民6543.8+0.5万人;国有林区、垦区和煤矿棚户区开工建设401万平方米。拨付资金6543.8+004亿元,比上年增长46%,“十件实事”全面落实。城市低保标准每人每月提高45元;农村牧区低保标准每人每月提高18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增加125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95万人;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4%;教育资助政策惠及36万名困难大学生;农牧业保险实际覆盖面积6041万亩,增长34%;解决了654.38+0.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取消地方收费项目108项,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1.6亿元;筹集廉租住房5万套,其中新开工4.2万套,保障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3平方米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免除义务教育学校寄宿生。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各级各类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进一步提高,办学条件持续改善。组织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对牧业旗农村贫困家庭和中职学生实施免费教育。高等教育规模稳步扩大,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35万人。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人才流入地建设取得新进展。初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开始建设42所县综合医院、110苏木乡镇中心医院和59所社区卫生机构。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稳步推进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加大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力度,稳定低生育水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规划建设了一批重大文化设施项目。艺术创作繁荣活跃,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加强,元大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已经启动。农村(草原)书店、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扎实推进。体育事业稳步发展,我区运动员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取得好成绩。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进一步巩固各民族团结进步、* * *繁荣发展的局面。深入推进平安内蒙古建设,圆满完成国庆60周年安保维稳任务。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工作稳步推进,军民关系更加和谐。信访工作得到加强,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不断完善。努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严格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政务公开取得积极进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推进。加强行政监督,确保了中央和自治区扩内需、保增长等重大决策的有效落实。加强预算执行、政府投资和专项资金审计,进一步规范资金运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自治区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和各种不利因素的严峻考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这些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各族干部群众顽强奋斗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的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向一切关心和支持内蒙古现代化事业的同志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持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一些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仍然困难,经济效益没有明显改善。基数比较大,实现投资增长的难度比较大。二是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产业结构单一,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不协调,非资源型产业发展滞后,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体系尚未建立;产业延伸不足,“原名牌”和初级产品比重高,资源深加工能力弱;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不发达;农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服务业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协调,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在下降,收入水平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许多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亟待解决。第四,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城乡差距扩大,地区间发展差距明显,社会事业亟待加强;脆弱的生态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还在恶化,生态保护建设任重道远。第五,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政府工作与形势要求和人民期待还有很大差距。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对薄弱,还存在虚报浮夸、形式主义、铺张浪费、以权谋私、消极腐败等现象。我们一定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解决好这些问题,决不辜负各族人民的期望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