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深感激这个伟大的时代——访福建三明化工董事长肖。

1967年,小向梅出生在并不富裕的尤溪县梅仙镇南洋村。小时候家里日子不好过,一家八口的生计全靠父亲微薄的收入,经常入不敷出。

看着每天早出晚归的父亲,小向梅忘不了那个撑起全家的背影。从65438到0982,潇湘美中断了初中学历,跟随父亲到尤溪县西滨镇七里村一家茶厂打工,帮助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绿色茶园给了小向梅一个新世界,让他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这个茶厂是尤溪海运公司的子公司,有200多亩茶山。“那时,我父亲是茶厂的合伙人之一。我开始跟父亲学习,跟茶园工作人员交朋友。”在艰苦的工作中,小向梅熟悉了从前端的采茶、制茶,到后期的企业管理、产品销售的整个流程。

当时,地处山区的七里村茶厂,由于交通不便,经常要等外地茶商来收购茶叶,而统一收购的价格又远低于市场价,所以利润空间极其渺茫。看到茶园的困境,小向梅开始调查市场。调查事实后,她主动提出将茶叶分类筛选,分等级做深加工,根据质量和价格提高产品附加值。改革的成果很快收到效益,七里村茶厂的产品很快出口到外省,也通过厦门、广州等外贸公司销往国外。七里村茶厂成了当地有名的茶厂。不久,小被调到销售部任科长。

“除了努力,还需要开动脑筋学习,嫁接好的东西,我们会找到自己的路。”

在茶厂的辛苦是苦的,也是有回报的,特别是在后来的市场运作过程中,小向梅逐渐体会到了“自律、诚信、感恩”的基础。严格要求自己,努力进取;诚实守信,人缘广;善良感恩。这也成了小向梅此后一直遵守的座右铭。

在业务往来中,小发现梅县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当地政策颇具吸引力。1991年,小迈上新台阶,在尤溪县投资创办了梅县盛发石粉加工厂,这是与矿业的第一次接触。“与制茶相比,矿业以丰富的资源为基础,消除了原料风险,市场更加多元化。”由于事先的调查和了解,小向梅对转行到新的领域充满了信心。投产后,为了快速抢占市场,建立客户,小向梅拿出了当年“销售科长”的精力,踏着星星上路,踏着月光晚归,跑遍了福州、厦门、漳州、石狮、晋江等市场,以个人诚信广交朋友,以产品品质打动人心。“如果客户同意早上11见面,我一定会提前。”最终,很多顾客被他感动,对这个诚实守时的年轻人另眼相看。“这期间,我很快赚到了人生第一笔1万元。”

尤溪,位于三明市东部,福建中山环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当时,宋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离开尤溪,四处求学,留下了“问渠如此清,故能有源头活水”来缅怀家乡岱山的美景。活着,总有一天要勤奋。在白石面粉厂生意兴隆的时候,小向梅错过了她心中“活水”的引入。他说:“我不想拘泥于同样的一亩五分地。时代有这么好的机会,我要乘着这股好东风更上一层楼。”

尤溪是福建省的资源大县,其中铅锌矿储量居华东第一,尤溪80%的储量在梅仙镇。上世纪90年代,梅县镇铅锌矿业蓬勃发展,让小向梅看到了“山外有山”的新事业。1997,小在尤溪县投资创办美恒选矿厂。建厂之初,由于技术限制,选矿厂只能将铅锌矿破碎后再进行浮选,然后分离得到初级产品。相比高端产品,初级产品容易被买家诟病,难以体现技术创新和产品的最佳效益。经过对比分析,小向梅下定决心,要一步到位实现技术突破和产品优势。2002年,小成立尤溪美恒冶炼有限公司,为了在同行业中取得优势,小在企业中实行现代管理制度,从岗位、技术水平到产品质量合格率逐项细化完善,调动技术人员和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业务培训、校企合作、技术创新和多头引进齐头并进,企业面貌焕然一新。很快,美恒冶炼生产的优质电解铅填补了福建省铅冶炼的空白,成为全国首家从开采到加工成电池产品的有色金属深加工企业。

2006年,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小向梅与时俱进,行业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她西进投资云南木龙河梯级水电站,利用“网、电”的有利条件,大踏步发展山区小水电,不仅给山区人民带来了光明,也使企业在创新尝试中取得了良好成效。

立志深远,勤勤恳恳。为了把企业做大做强,2008年,小得知三明市三元区黄沙化工园“筑巢引凤”的消息,立足长远的小新职业版图,出资成立了福建三明化工有限公司。公司占地230亩,总投资3.6亿元人民币。已建成年产654.38+20万吨硫化锌的硫酸生产和年产7.5万吨白炭黑生产线建设运营。随后,开工建设的高端(高分散)二氧化硅D生产线也顺利投产。如今,一江环绕、茂林覆盖的盛达化工有限公司,已成为福建省最大的硅石行业生产基地。

所谓“白炭黑”是白色粉末X射线无定形硅酸和硅酸盐产品的简称。它耐高温、不燃、无味、电绝缘性好。该产品广泛用作玻璃、水玻璃、陶瓷、耐火材料和元素硅制造中的增强剂和增稠剂。目前,盛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硅石产品主要出口到东南亚、南美和北美,在中国有很好的市场占有率,深受用户欢迎。

“回想自己创业30多年的感受,我深深记得,第一件事就是学会做人,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这是人生和事业的唯一通行证;其次,凡事诚实,待人诚实,信守诺言,讲究诚信,言行一致,赢得别人的尊重,才能为自己获得功德和福报;另外,要懂得感恩。没有改革开放,没有这个新时代,就不可能有我们自己的行动和发展。福田心里一定有爱。”一路走来,小向梅始终没有忘记对自己的认识和追求。

董事长肖20多年来在创办和发展企业的同时,坚持社会公益事业。被评为福建省优秀青年企业家,进入尤溪县政协常委、县工商联副主席岗位后,更是心系桑葚,为社会、为乡亲们做好事。为了提高公司员工的科技知识,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盛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每年支出1万元用于发展公益事业;为当地教育献爱心。2018尤溪县成立教育基金,肖董事长捐款300万元。当小向梅听说学校缺乏教学设备和学生家庭困难时,她给予他们帮助,以防止他们有后顾之忧。小慷慨解囊,逢年过节给70岁以上的老人送温暖,给病弱家庭送温暖,给农村修路架桥。多年来,她已捐款2400多万元。对于有志于创业的年轻人,小董事长热情接待,与他们探讨项目,选准方向,捐款帮助他们走上成功之路。

“回报社会,感恩老乡,是我应该做的功德。或许,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你尽到了自己的爱和责任,这是对自己的鞭策和祝福。”肖董事长多年来坚持善良奉献的精神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赞誉,多次被授予“捐资兴学、润物细无声”、“慷慨扶贫济困”、“行善助残”等荣誉称号。

对美德的爱重如山岳;感恩如水般绵长。盛达与海洋相连,向梅傲然挺立。

黄河岸边的柳树随风飘扬——与萧艺主席谈纪录

传承瑰宝,共抗疫情:肖中乔出席京津冀台中医药传承发展研讨会

文化动态“今日萧式”拟征集各门派人脉,寻根修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