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息是什么意思?

股利是股份公司每年按照其在利润中所占份额的一定比例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是上市公司对股东的投资回报。分红是按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公益金等项目后,将当年收益分配给股东的一种方式。通常情况下,股东在获得股息后,会继续对企业进行投资,以实现复利。

普通股可以享受分红,优先股一般不享受分红。股份公司只有在盈利时才能分配红利。

股息,也称为利润分享,是股息分配的简称。1899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红利会议”中指出:“红利是指企业单位促进一定比例的利润,分配给企业单位职工的报酬。这个报酬是根据自由协议的计划预先确定的;比例一经确定,用人单位不得更改。”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罗布·桑纳德(Rob Sannad)教授将股息定义为:“所谓股息,简而言之,是指员工在正常工资之外,分配给雇主一部分所获得的利润。”

《辞海》对分红的解释是:“企业集团在每届决算时,提出其盈余的一部分分配给用户或职工,称为分红,也叫奖金,意思是奖励劳动补贴和工资”。卢光先生也有类似的定义:“雇主为了通过人与人的合作来提高生产和降低成本,在自由契约下,按照预定的比例与员工分享事业单位的利润”。此外,李先生将其定义为:“一个经营其业务的公司在一个繁荣的年份获得利润,并提出其净收入的一部分分配给其员工,这就是所谓的股息。”杜公弼先生还指出:“在每个营业年度结束时,决算后,如果一个公司有盈余,一般的做法是先缴纳盈利性企业所得税,留出法定盈余公积,留出定息股息,剩下的就是股息和红利,是股东出资的报酬。如果割让多名佳惠员工,就是分红。"

根据台湾省公司法,公司无盈余时,不得分配股息及红利。但是,如果法定盈余公积超过资本总额的50%,或者盈余年度提取的盈余公积超过盈余的20%,公司可以超额派发股息和红利,以维持股价。这就说明了分红的极限。

简介:分红分为两种方式:红利再投资和现金分红。这两种方式的区别在于,一种是单利增值,而红利再投资是复利增值。因此,大多数客户更倾向于选择红利再投资的方式。

基金红利

简介

指基金实现净投资收益并将其分配给基金持有人。基金净收益是指基金收益扣除根据有关规定可以从基金收益中扣除的费用后的余额,包括股息、红利、债券利息、买卖证券差价、银行存款利息和其他收入。

基金分红是指基金将收益的一部分以现金形式分配给基金投资者,这部分收益原本就是基金单位净值的一部分。所以投资者实际上得到的是自己账面上的资产,这也是为什么分红当天(除息日)基金份额净值下跌的原因。

基金分红和收益:分红越多越好。投资者要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分红方式。基金分红不是衡量基金业绩的最大标准。衡量基金业绩的最大标准是基金净值的增长,而分红恰恰是基金净值增长的现金。

对于开放式基金,如果投资者想要实现收益,也可以通过赎回部分基金份额来达到现金分红的效果;因此,基金是否分红以及分红次数不会对投资者的投资收益产生重大影响。对于封闭式基金来说,由于基金单位价格往往与基金净值不同,通过出售基金份额来实现基金收益有时并不可行。在这种情况下,基金分红成为实现基金收益的唯一可靠途径。投资者在选择封闭式基金时,应更多地关注分红。

现金分红:现金分红是直接的现金分红,不需要支付赎回费,而且免税,也就是落袋为安;

红利再投资:将现金红利再投资于基金,俗称“滚存利息”,既可以避免再投资的申购费用,又可以享受再投资获得的基金份额的下一次红利。

情况

根据相关规定,基金分红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基金只有在当年收益弥补上年亏损后才能分配;

二是基金收益分配后,单位净值不能低于面值;

第三,如果基金投资当期出现净亏损,则不能分配。

方法

基金分红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现金分红,一种是红利再投资。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规定,投资人未指定红利分配方式的,默认收益分配方式为现金红利。投资者可以在股权登记日之前到你购买该基金的机构修改分红方式。

比如你持有某基金654.38+万份,每份基金分红0.05元:如果选择现金分红方式,那么基民将获得0.5万元的现金分红;假设分红再投资,分红基准日的基金份额净值为1.25元,那么基民可以分成5000元÷1.25元/份=4000份基金份额,基金份额就变成104000份。

开放式基金默认的分红方式是现金分红,但基民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和基金市场的变化自主更改。

变更分红方式时,代销客户需要携带本人身份证和证券卡到原购买基金的代销机构进行修改;直销客户可通过基金公司网站或电话交易系统自行修改。

意义

一般来说,市民每次购买和赎回都要承担2%左右的手续费。由于开放式基金的分红可以使基民在不支付任何费用的情况下套现一部分现金,所以对于需要现金或者为了安全想落袋为安但又不想支付高额赎回费赎回基金的基民来说,分红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对于暂时不需要兑现收益,又想继续充分分享基金未来上涨空间的基民来说,分红意义不大。

股息和红利

股息和红利,虽然都是股票投资的收益,但明显不同:

(1)从数量上看,分红比例一般比较固定,但分红或多或少与公司盈利能力有关;

(2)从时间上看,分红可以在年底或第二年年初支付,也可以分多次支付,分红一般在第二年年初支付;

(3)客体上,普通股股东在公司经营状况不佳时可以减少甚至不分配股利。优先股股东一般有分红收益的保障,但一般不参与公司分红,普通股的分红随着公司利润的增减而增减。

股东红利

形式

一般来说,股东可以通过三种形式实现分红权:

1.用上市公司当年利润分配现金;

2.用公司当年利润分配新股;

3.将公司的盈余公积金转为股本。

情况

从法律层面看,股东分红权是一种自益权,是基于投资者作为个人股东不可剥夺的权利。一旦受到公司、公司董事或第三方的侵害,股东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寻求自救,如要求召开股东大会或修改分配方案或司法救济,维护自身利益。理论上,股东的分红权是股东固有的权利,不受公司章程或公司机关的剥夺或限制,但实际上,由于股东的权利体现为债权,其实现是有条件的:

1.用当年利润进行现金分配应符合以下要求:

(1)公司当年盈利;

(2)递延损失已经弥补并结转;

(3)提取了65,438+00%的法定公积金和5%-65,438+00%的法定公益金;

2.除满足1条件外,用当年利润分配新股还应:

(一)公司前次发行股票已募足且相隔一年;

(二)公司近三年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

⑶公司预期利润率能达到同期银行存款利润;

3.除满足第2项(1-3)条件外,盈余公积转增股本还应:

(一)公司近三年盈利,可以向股东分红;

(二)分配后法定公积金的留存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50%;

(3)此外,根据《公司法》和《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规定,上市公司分红派息必须由董事会提出,并按照法定程序召开股东大会审议表决,通过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代表的1/2现金分配方案或2/3红利分配方案以上方可实现。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