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只能是自然人吗?

法律主观性:

1.独资不是指自然人独资吗?

独资不等于自然人独资。个人独资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非法人组织,自然人独资是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中法人的一种分类。自然人单独投资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能够单独承担民事责任的个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由法人独资经营,由法人投资,法人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如公司、学校、法人团体等。法人是指具有特定法人资格的企业。由法人企业全额投资设立的公司称为独资公司,即没有其他股东。自然人是指公民或非公民,即个人,投资设立公司,没有其他股东。根据法律规定,只能设立一个个人独资公司,即一个自然人只能投资一个个人独资企业,不能同时投资两个个人独资企业。

个人独资是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个人独资企业,简称个人独资企业,是指由自然人投资,其全部资产归投资人所有的营利性经济组织。独资企业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企业形式,至今仍广泛应用于商业运作中。其典型特征是个人投资,个人操作。个人自负盈亏,自担风险。个人独资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虽然可以有品牌名称,以企业名义从事民事活动,但只是自然人经营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属于自然人企业范畴。

二、法人独资企业与自然人独资企业的区别

1.投资人不同:自然人独资企业只能由自然人设立,法人独资企业是由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作为唯一出资股东设立的公司;

2.责任不同:在自然人企业中,非法人自然人企业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经营者必须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法人独资是指股东依法设立的营利性公司,公司一般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3.适用法律:依照《个人独资企业法》设立的自然人独资企业,依照《民法典》和《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设立的个体工商户,依照《公司法》设立的法人独资企业,受其调整。

第三,企业的类型

法律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具体要求,如设立条件、设立程序、内部组织等。关于企业类型,我国《公司法》、《合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都有相关规定。

确定企业类型一般有两个标准,即学术标准和法定标准。学术标准是研究企业和企业法的学者根据企业的客观情况和企业的法律标准对企业类型进行的理论解释和分类。这种分类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和强制性,但理论解释对企业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法定标准是根据《企业法》的规定认定和分类的企业类型。企业的法律类型具有法律约束力和强制性。但由于企业类型不同,法律对不同类型企业规定的具体内容和程序要求也有很大差异。

企业法律分类的基本形式主要有独资、合伙和公司。法律基本概括了这三种企业划分的内涵,即企业的资本构成、企业的责任形式和企业的法律地位。从我国的立法实践来看,基本上是按照所有制形式安排企业立法,划分企业类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也将把个人独资、合伙和公司作为我国企业的基本法律分类。中国颁布了《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独资企业法》。中国的法律分类主要有:独资、合伙、公司。

另外,在中国可以根据经济类型对企业进行分类。这是我国企业法定分类的基本做法。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我国有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私营经济、股份制经济、涉外经济(包括外商投资、中外合资和港澳台投资经济)等多种经济类型。相应地,我国企业立法的模式也是按照经济类型进行安排的,从而形成了按照经济类型确定企业法律类型的特殊局面。分别是:国企;集体所有制;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有限合伙;合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港澳台;股份合作企业。独资不等于自然人独资。个人独资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非法人组织,自然人独资是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中法人的一种分类。

法律客观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第十八条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在申请企业设立登记时明确以其家庭所有的财产作为个人出资的,依法以其家庭所有的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独资企业法》第十九条独资企业的投资者可以自行管理企业事务,也可以委托或者聘请其他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负责企业事务。投资人委托或者聘用他人管理个人独资企业事务的,应当与受托人或者受聘人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委托的具体内容和授予的权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