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益

一、构建符合现代企业需求的资金管理体系,激活财务管理的主动脉,在提高资金运营效率的过程中发挥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现在企业资金紧张,财务人员除了会计记账,经常要为借贷还贷奔波。但在诸多条件的制约下,有限的资金难以筹集,导致财务管理的主要对象资金运动困难,财务部门处于管理资金的地位。因此,开创财务管理新局面的关键是要找到资金管理的突破口,围绕资金运动的大动脉,加强对企业产销各领域财务管理的规范,发挥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1,建立资金投入效益保障机制,做好资金源头管理。决策失误是资金低效甚至无效的重要原因。企业财务部门应改变目前对内部价值信息综合处理的做法,从企业外部收集有用信息,积极研究市场,自觉参与企业技术资助项目的测算和论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准确比较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融资成本率,保证项目的财务预算;在充分考虑企业偿债能力的前提下,尽量筹集足够的项目建设资金,防止急功近利、盲目举债、胡子工程或累赘工程;加强在建项目的财务监管,对项目的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跟踪和考核,建立项目决策责任制,杜绝集体决策、集体负责,最终无人负责的现象。2.建立优化资本结构的约束机制,做好资金的结构性管理。合理的资金占用结构是保证资金效率最大化的前提,财务部门必须运用财务计算方法,确定最佳购储点的资金结构,从而扭转目前大部分企业在资金配置上的局面;改变财务部门坐等回款的被动局面,加强财务部门对资金运作的调控,按照风险类别对客户进行分类,正确估计和把握客户的信用质量,建立客户信用风险财务分析体系,监督以回款为中心的销售责任制的落实,杜绝为销售甚至为了某种目的而销售、搞假销售的不正常现象,依靠资金实力监督两项资金的超常占用;财务部门要经常咨询资本运作的偏差,及时实施战略性资本结构调整。3.建立活而不乱的资金流转机制,做好资金的过程管理。为保证资金的满负荷高速运转,财务部门应对企业资金进行统一管理,集中调度,有偿使用。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财务公司、内部银行等形式的资金统一管理,内部用资金模拟银行结算,改变目前单一利息、不计复利的做法;只计算现值,不考虑终值,扩大了资本成本的核算内容。第二,企业必须保持合理的融资结构,适度负债经营,形成既能借鸡生蛋,又能把蛋还给鸡的良性循环,避免资金利息对企业效益的过度分流,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使企业逐步摆脱高负债-低效率-高占用的恶性循环。第三,规范企业融资行为。金融部门要克服重商品信用轻资金信用的现象,维护良好的融资信誉,形成借—还—借的良性局面。我们不仅要重视银行信用,也要重视和关注商业信用。4.建立基金补偿积累机制,特别重视基金的后续管理。(1)财务部门要监控企业资金的分流,防止过度分流到工资福利、非生产性投资等方面。(2)合理制定企业税后利润分配政策,尽可能用于扩大企业再生产,促进企业自我滚动发展;(3)财务部门要认真执行资本保全制度,对资本进行监督管理。第二,建立科学严谨的成本管理机制,发挥财务管理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过程中的核心作用。企业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产品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管理科学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成本消耗水平。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的重要管理内容,但在实践中,成本管理的职能被生产、计划等部门分解,财务部门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相当薄弱。因此,为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提高财务部门的成本管理水平尤为关键。目前,财务部门重视成本管理,除了运用财务手段进行定额管理等一些基础工作外,重要的是发挥财务部门的优势,立足于提高经济效益、改善自身地位、提高管理水平,认真推行符合科学管理要求的成本管理方法,在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发挥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1.抓住成本控制的关键点,发挥财务部门在成本管理中的优势。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更重视精打细算、减少浪费等绝对成本控制措施,如降低差旅费、水电费、材料消耗等,而对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关注较少。因此,财务部门应充分发挥其拥有大量价值信息的优势,运用量、本、利分析的方法,合理确定成本最低、利润最大的产销量,减少无效或低效劳动;开展价值工程活动,寻找适合企业产品特点的改进产品功能、降低成本的方法;改变目前先浪费后控制产品成本的做法和生产过程中注重成本控制的片面行为,从产品设计和论证入手,将技术进步、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防止产品功能失效,在产品源头消除成本浪费,实现财务部门在成本管理中的事前参与和事前控制。2.扩大成本考核范围,建立以财务为中心的成本考核体系。(1)财务部门不应局限于目前的成本核算内容,不仅要考核产品的制造成本,还要考核产品的质量成本和责任成本;不仅要考核产品的售前成本,还要考核售后产品的后续成本;既要计算产品的有形成本,又要单独考核产品的资源成本、环境成本等无形成本;(2)改变现行定额成本核算方法为目标成本核算方法,将成本管理的重点从注重简化成本核算转向注重成本控制;(3)推行责任成本制度,加强成本考核。在企业内部,应设立小核算单位,建立责任成本中心。财务部门要充分利用财务信息的全面性和权威性,客观公正地评价成本中心的绩效,实行成本否决制,使财务部门在全员、全过程的成本控制网络中发挥核心作用。第三,以会计四化为目标,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中的作用,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实现会计电算化。要发挥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人的因素至关重要。企业财会人员既要精通会计专业知识,又要熟悉企业生产和营销的基础知识,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对高效、科学管理的客观要求,摒弃僵化、过时的管理方法,跳出财务管理的框框,以自身的专业优势、知识优势、信息优势灵活运用现代财务管理方法,以更高的人员素质保证高质量的财务管理。同时,为了加快会计工作节奏,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必须实现会计电算化,把会计人员从繁琐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从而更好地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2、建立健全内部会计制度,实现会计制度的规范化。会计制度是财务部门发挥作用的法宝。财务部门要想加大对企业经济行为的控制力度,就必须有规范完善的财务制度。企业财务部门要按照“两个原则、两种制度”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内部会计制度,使财务管理的触角伸到企业生产萌芽发展的地方。财务部门要敢于抓制度落实。只有这样,财务部门才能在企业管理中有理有据,管得好,有力。3、认真编制和执行财务预算,实现财务管理的预算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瞬息万变的市场对企业管理提出了灵活、快速、准确的要求。预测到了就建立,预测不到就废除。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编制和执行财务预算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企业财务部门应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围绕利润目标,精心编制涵盖企业主要发展指标的财务预算,并以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责任指标体系为主线。财务部门按照财务预算目标,加强管理,定期检查,严格考核,落实财务责任,履行财务政策,促使企业形成财务制度在质上是经济行为的主要约束,财务预算在量上是经济行为的主要约束的格局。4.建立财务信息系统,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前提下,财务部门应进一步开发财务信息的使用价值,发挥财务信息在企业各类信息中的主渠道作用,实现物流和财务信息流的有机统一。财务部门应改变目前仅从会计数据产生财务信息的做法,扩大财务信息的收集。统一企业内部信息传递方式,建立完整系统的财务信息收集、整理、反馈利用等标准化流程,形成与企业产销等市场信息相融合的企业财务信息系统,建立企业财务综合分析数据库。根据日常收集的财务信息,掌握和反映企业经济动态趋势,提前提出财务建议,变现行的会计财务管理为管理决策财务管理,不断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