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维控股有限公司
来源|马也财经
接到上交所问询半个月后,维维股份(600300。SH)最后公布了对关联交易和资金占用问题的回复。
交易中有什么问题?钱去哪了?关于多元化、跨界的维维豆奶,有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解答。
维维股份从品牌推出之初就经历了高速发展期,2000年在上交所成功上市后成为国内名副其实的“豆浆大王”。然而,维维股份并不满足于大豆领域,而是从单一的战略布局开始多元化。也就是说,在其多元化的征程中,商誉频频爆炸,投资屡屡失败。
一般来说,商誉是指双方协商的购买价格通常高于公允价值,差额算作商誉。那么维维股份的商誉是如何打雷的呢?首先,仅从维维股份的投资方向看商誉。
维维多元化征程的第一步是进入葡萄酒行业。
2006年初开始涉足白酒领域,以8000万元的对价收购双沟酒业38.27%的股权。到2008年底,持股比例达到40.59%。2009年,维维股份出售盈利的双沟酒业,随后维维股份以3.48亿元收购枝江酒业565,438+0%股份,产生商誉6884.77万元。
但2014年,由于枝江酒业亏损,业绩大幅下滑,维维股份减值商誉10万元。2017年,维维股份进一步计提枝江酒业商誉减值损失1800000元。
维维还在2065,438+02年收购了贵州汾酒酒业565,438+0%的股权,然而贵州汾酒在合并第一年就亏损了65,438+02,965,000元。维维股份并没有放弃葡萄酒行业。2013收购徐州天街酒业100%股权。天街酒业也在合并第一年亏损97.62万元。
事实上,葡萄酒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是维维股份的短板。
2018 12 11、维维股份公告称,已与维维集团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以2.75亿元的价格向维维集团转让贵州汾酒股份有限公司55%的股权,剥离其亏损资产。至此,“戒酒”模式正式开启。
除了葡萄酒行业,维维股份还努力在许多领域扩大其版图,如烟草、葡萄酒、茶叶、食品、医药、金融、房地产和工厂等。跨界的广度不禁让人感到尴尬,成果寥寥,甚至失败。
如2013,12,维维股份以7650万元的对价收购怡清源茶业51%股权。但2015年,怡清源茶叶净利润亏损15900000元,维维股份计提商誉减值17500000元。并且在2016年完成了商誉的全部减值。
从成本上,不难看出当年的“维维豆浆”已经与维维股份20年来的发展布局渐行渐远。维维股份成本上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有限。
从2000年开始,薇薇的股票策略从单一转为多元化后,一直处于碰壁状态。收购和投入成本增加,但营收一直处于负增长阶段。
被收购子公司业绩不佳甚至亏损,不仅会直接反映在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上,还会导致商誉减值,从而对年度业绩形成双重打击。所以商誉减值早就埋下了伏笔。
公司经营的不稳定直接体现在股票上。从2017到2018年末,维维股份市值“减半”。与10.28元的发行价相比,维维股份股价跌幅超过60%。
维维股份年报显示,2018三、四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亏损3505万元、亏损65438+2800万元。2065438+2009年一季度,公司扣非后净利润也同比下降71.24%。
对于上交所关于三季度业绩下滑的问询,维维股份和中介机构解释为外部因素所致。由于销售的季节性特点和南北差异,第三季度是销售淡季。2019年一季度,贵州汾酒酒业撤并范围减少1,028,438+0,000元。
而就在这种情况下,维维股份的大股东波鸿和风、张琳也在不断减持。
维维股份将上述情况解读为锁定价格,降低成本,所以增加了预付款。
然而,资金紧缺的维维股份选择花费大量预付款真的只是为了降低成本吗?
从天眼查的资料中可以看到,徐州正和食品饮料公司是维维股份的参股公司,徐州正和食品饮料公司持有密山金源油脂有限公司70%的股份..
另一方面,持有徐州正和食品饮料有限公司100%股权的金兰置地有限公司也与维维关系密切。2002年,维维创新与金兰置地联合成立了“维维金兰”。
而且这么大的投资金额并没有经过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决策程序,也没有在临时公告中单独披露。
由于这种复杂的关系,监管机构和投资者难免会质疑维维股份巨额预付款的真实性。
更让监管层不解的是,到2018年末,维维股份的资产负债率接近65%,但炒股票还是要花很多钱。为此,上交所对此提出质疑,并在问询函中提问。
从财报中可以看到维维股份的借款和收入情况。2018四季度末,各类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0亿元,四季度利息支出6997.3万元。
从公司近年公布的年末公允价值变动情况来看,2014年度盈利1.15亿元,2015年度盈利0.54亿元,2016年度亏损0.79亿元,2017年度末无头寸。2018年亏损5700万,几乎没有剩余利润。
那么薇薇炒股巨亏8600万是怎么算出来的呢?根据维维股份向上交所提供的补充资料,处置股份损失2883.66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735.30万元,合计-8665.4388+08.96万元。
那么这种收益率小于贷款利息的交易划算吗?
在四面楚歌的形势下,维维股份早在2015就走出了战略调整,维维股份拟将公司从其他领域剥离,回归“生态农业、大粮大食品”主业。那么薇薇能否打破僵局,重拾“万家好”呢?
报告显示,目前维维股份借款及利息支出较多,直接影响净利润亏损。维维股份能否成功打破僵局,可能还需要观察。
财报显示,维维股份主营固体饮料、初级加工食品、动植物蛋白饮料、茶业、枝江酒业等。其中最主要的盈利项目是“维维豆奶”,占比53%,在烟酒等领域的收入很少,可见回归战略意愿突出。
说到豆奶,还有一家公司不得不提,那就是香港维他奶,它在这10年里以“更深更广”的经营策略打开了中国内地市场。截至目前,中国大陆是维他奶最大、最重要的市场,年营收贡献占比超过60%。今年3月底,维他奶国际2018财年报告中,公司营业收入为64.65亿港元,来自中国大陆的营业收入为37亿港元,占公司总收入的5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