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矿区

(一)构建和谐矿区的基本内涵

1.矿产资源开发中人与自然的和谐

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全高效地开发矿产资源。资源节约就是通过节约集约利用,实现资源集中度快速提高、集约利用率明显提高、技术创新持续进步、节能减排完成、矿业秩序大幅改善。环境友好是指加强地质环境的恢复和治理,加大矿区土地复垦力度,以尽快减少地质灾害数量,明显降低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不断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安全高效是指通过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落实安全生产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2.保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必须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实现矿产资源开发成果的合理享有和矿区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通过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收入分配改革,建设村矿,建设矿址,使矿区矛盾明显缓解,惠农产业跨越式发展,生活补偿全面落实,公共设施快速改善,农民收入稳步增加,新农村建设不断进步。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增加制度创新供给,鼓励多元化资本投入,提前布局替代产业,促进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施公众参与,建设和谐文化,改善矿业条件,保障* * * *繁荣,促进矿业社会全面发展。

(二)建设和谐矿区的目标

和谐矿区建设是为了实现矿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平衡。我国大部分矿区位于老少边穷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社会两极分化,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成本高。因此,和谐矿区建设不仅是一个矿业利益科学分配、经济均衡发展、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也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同时,要合理配置资本结构,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和谐矿区的发展是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平衡,是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的平衡,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平衡。

和谐矿区就是要实现矿业城市、建设生产矿井、矿产资源勘查区五位一体的矿区总体布局的协调均衡发展,实现矿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矿业行政上层建筑与矿业经济基础的协调,不断探索矿业生产的发展。

和谐矿区建设要通过各种手段改变“资源被拿走,污染被留下,财富被拿走,贫困被留下,一矿开,一方灭”的传统局面,扭转资源诅咒经济的局面,实现“发展一地,造福一方,发展一点,保护一片,和谐科学地发展矿区”。通过推进和谐矿区建设,使矿山企业与周边社区和谐相处,促进矿山发展和县域经济发展,统一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促进矿区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