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第12条:央行资产负债表——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企业存款。

央行每次实施货币政策,都会反映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

负债主要是央行发行的货币、各类机构存款等相关负债。

本文将谈到“负债方”的第四项:“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公司存款”。

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企业存款”主要包括两部分:

?金融机构因业务往来需要而用于清算、结算的资金;

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央行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1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注释,自2011 1起,中国人民银行采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储备货币的定义,不再将其他金融企业在货币当局的存款作为储备货币统计。

这是因为这部分存款明显弱于商业银行等机构的存款,其创造和衍生存款的能力有限,因此不计入储备货币。

以下是2008年6月5438+0至2065年6月5438+0+08期间“不计入储备货币的财务公司存款”占负债总额的金额和比例的变动图:

“不计入储备货币的财务公司存款”金额从2008年6月的5261亿元增加到2008年6月的201,4492.6亿元,增幅较大的从2015增加到2017。

“不计入储备货币的财务公司存款”占总负债的比例从2008年6月的0.30%上升到2065年6月的65,438+0.26%,438+0.08。

2015至2017“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公司存款”大幅增加的原因;

可能是存放在外汇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增加了。

“不计入储备货币的财务公司存款”占总负债的比例很小,2018 10为1.03%。

“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公司存款”主要反映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存款,不属于基础货币的一部分。

1.“不计入储备货币的财务公司存款”主要是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在央行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

2.“不计入储备货币的财务公司存款”占总负债的比例很小,2018 10为1.03%;

3.“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公司存款”不是基础货币的一部分。

注:央行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数据的查询在之前的文章中已有详细介绍,本文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