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下近两年有哪些上市公司有重大造假?急需。
泰科成立于1960,泰科于1973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泰科的业务遍及65,438,000多个国家,拥有260,000名员工,2003年的营业额超过300亿美元。
从1999开始的三年里,泰科并购了上百家公司,并购价格近300亿美元。对于这些并购,泰科采用购买法来体现。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规定,采用购买法时,被合并企业在购买后实现的利润可以与购买方的利润合并。同样,被并购企业在购买日之前发生的亏损也不需要纳入购买方的并购范围。基于这一规定,泰科开始玩起了“金融游戏”。泰科并购的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点:并购前被并购公司的盈利能力往往会大幅下降,但并购后会迅速改善。实际上,这些被合并公司在合并前后利润的异常波动,主要是各种“准备”科目的贡献:合并前超额计提各种费用和减值准备,合并后逐步释放各种准备金。这种欺诈被泰科高管称为“金融工程”。
以泰科收购AMP为例,泰科在1998年末开始收购AMP,1999年初完成收购。AMP公司1998第四季度息税前盈利为8500万美元,但在1999第一季度(合并完成前的季度)突然下降到-1200万美元,在1999第二季度(合并完成后的第一季度)迅速增长到2000万美元。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在于一季度1999的巨额存货跌价准备,提前“释放”了本应属于二季度1999的销售成本。
欺诈行为曝光后,泰科公司首席执行官被捕,并将面临数年监禁。此外,泰科更换了60多名高管,包括首席财务官、总法律顾问、首席财务官和人力资源总监等。此外,泰科还更换了整个董事会。
(三)模糊资本资产和支出的界限
美国废物管理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废物处理公司,由院长L. Bantrok和Wayne?休真格成立于1968,于1971在纽交所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从0年的19716万美元增长到1991年的7.5亿美元,年均收入增长率为36%。其快速增长的法宝之一就是资产摊销上的“保守主义”,模糊资本资产和费用的界限,制造虚拟资产。
从1989开始,垃圾管理公司通过所谓的“账面净值法”继续将部分已建成交付的垃圾填埋场的利息费用资本化。审计机构发现这个问题后,要求废品管理公司改正。废物管理公司承诺从1994 1 10月开始进行整改,但到了1994,管理当局发现,如果采用审计机构提出的资本化方法,废物管理公司每年需要报告约2500万美元的利息支出,这意味着从1989到1994的期间。废物管理公司决定从1995开始采用符合审计机构要求的资本化方法,但实际上废物管理公司不仅没有在对外提交的财务报表中披露这些内幕信息,还继续采用“账面净值法”将应计期间的利息费用资本化为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直至1997。
其他不适当的资本化方法包括系统开发费用、管理费用和财产保险费用的资本化。而且已经资本化的系统开发费用和财产保险费用是按照“耐久性”假设任意摊销的。比如公司两大系统10至20年摊销,财产险保费全部15年摊销。审计机构在1991及随后几年多次将上述摊销分录列为审计调整分录,并要求废弃物管理公司考虑到技术发展导致的系统折旧等因素尽快核销这些“虚拟资产”,但废弃物管理公司拒绝每年进行调整。
事后调查显示,废物管理公司在1992 ~ 1996期间,将利息费用192万美元资本化,夸大了利润总额,高估了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的价值。
虚构的收入
Scrooge是美国理疗行业的灵魂人物。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理疗独立于医院运作的临床运作模式。从20世纪90年代到2002年,南方医疗保健在全球拥有65,438+0,229家诊所,是美国最大的医疗保健提供商。
从1997开始,进入瓶颈期的南方医疗开始做假账,操纵营业利润和资产负债表。在Scrooge的领导下,南方医疗保健的高级管理人员在每个季度末开会讨论会计欺诈问题。他们亲切地称这种独特的会议为“家庭会议”,参与者被尊称为“家庭成员”。经过调查,南方保健的欺诈行为开始浮出水面。南方医疗保健中使用的最重要的欺诈手段是一种叫做“合同调整”的技术。
“合同调整”是收入备抵账户,用于估计南方医保为患者投保的医疗保险机构开具的账单与医疗保险机构预计支付的账户之间的差额。营业收入总额减去“合同调整”的借方余额,作为营业收入净额反映在南方医疗的利润表中。由于“合同调整”是一笔需要大量估算和判断的账,南方医疗利用这一特点,在没有任何依据的情况下,通过贷记“合同调整”账户虚增收入。为了不暴露虚增的收入,南方医保专门设置了相应的“AP汇总”账户,记录“合同调整”对应的资产增加。5年来,南方医疗通过凭空编造“合同调整”等方式,虚构利润总额近25亿美元,虚构金额是实际利润的247倍;虚增的资产总计65438美元+0.5亿。
为了掩盖会计造假,南方医疗动员了几乎整个高管层共同应对外部审计机构。南方健保的会计深知审计机构审查各种报表科目所用的“重要程度”,千方百计将造假金额化整为零,确保造假金额不超过外部审计机构确定的“警戒线”。
(五)会计截止日期的使用
皇后吸尘器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以生产耐用的吸尘器而闻名。唐锡兰先生是吸尘器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当初,为了获得公司的控股权,海勒姆先生不惜抵押自己所有的私人资产,以获得巨额贷款购买女王公司的股份。施林和他的管理团队对吸尘器行业并不了解,他们武断地认定开发新一代吸尘器是大幅提高利润的最佳途径。
为了筹集新生产线的资金,希拉姆先生指示财务经理人为夸大几个季度的利润,以此抬高股价,然后在股价上涨的情况下通过出售部分股票来产生资金。财务经理选择在销售和费用的截止日期上耍花招。他指示销售经理在财年结束前开具后期销售发票,指示仓库提前发货,同时编造大量非法分录掩盖欺诈行为。此外,他还把积累的货物运到外地,视为销售,记入销售收入;把未付账单锁在橱柜里并不能确认负债。海勒姆通过他的计划获得了急需的现金流。由于该公司从未在截止日期后核销虚假销售,审计人员没有发现该公司的欺诈行为。
新一代吸尘器销售业绩飙升,利润飙升。然而好景不长。很快,消费者发现吸尘器质量存在严重问题,要求退货。幕后原因是希兰贪图利润,以至于将吸尘器原本坚固的金属部分换成了塑料组件,导致产品耐热。结果最初的盈利变成了怒不可遏的投诉,仓库开始没有空间存放退回的产品。后来,公司不得不租用远处的仓库存放退货产品,并销毁所有反映退货的记录,以欺骗审计人员。由于产品口碑不佳,公司声誉一落千丈,销售额下滑严重。巨大的销售回报和销售额的大幅下降给Hiram和财务经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面对要求提供额外信息的审计人员,他们最终在律师的建议下认罪。
皇后公司的欺诈行为使投资者和债权人遭受了4000万美元的损失,该公司也宣布破产。
此外,Hiram先生还被判处一年监禁,并获得数百万赔偿。
(6)滥用重要性概念
自2000年第四季度以来,AOL的广告收入出现逆转,比同期的1999下降了7%。根据AOL的内部文件,AOL面临着失去2000年108万美元在线广告收入的风险,并将在2006年失去140万美元的在线广告收入。在这些案例中,AOL AOL利用了“显著性”的概念打擦边球,本质上也是恶意欺诈。AOL声明没有披露的原因是“这些收入只占总营业收入的3%左右,因此没有必要披露。”
重要性的概念很容易被一些公司滥用。所谓“重大性”有时很难掌握,但有一个标准是“不得欺骗和误导投资者,不得让投资者据此作出错误判断”。例如,AOL没有披露广告收入的下降,尽管它只占总收入的一小部分,但它已经影响了投资者对AOL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