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马科技:努力耕耘新能源商用车领域
随着“到2060年碳中和”宏伟战略目标的确立,新能源商用车正式进入发展快车道。范先军表示,公司与吉利商用车集团将深度整合,汉马科技将成为集团重卡资本和运营总部。双方将共同打造新能源商用车品牌,助力推进“碳中和”重大项目。未来将围绕换电、重卡形成能源科技生态,引导产业转型,推动安徽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
当资产被剥离时。
随着吉利商用车集团控股汉马科技和李书福的“到来”,以及在资金投入、技术创新、资源整合等方面对汉马科技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市场焦点再次聚集到公司新能源重卡业务上。
今年6月18日、6月21日和6月22日,汉马科技已连续三个交易日日收盘价涨幅累计偏离度达到20%,其中6月21日和6月22日连续以涨停报收。
对此,范先军表示,为进一步聚焦主业,整合战略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盘活有效资产,汉马科技控股股东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商用车集团”)正在与马鞍山市人民政府筹划公司剥离事宜。本次剥离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履行相关决策和审批程序,交易能否获批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截至目前,本次资产剥离尚未签署相关具体协议,尚未形成明确方案,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新能源商用车布局
据了解,20265438年6月65438日,汉马科技全资子公司华菱汽车新能源商用车技术改造项目作为20210年度安徽省第六批重大项目召开,新能源客车同时下线。
此前,2013年,汉马科技曾进行过全球调研。2016年,汉马科技组建研发团队,设计纯电动重卡,成为国内最早进入新能源重卡领域的商用车企业之一。2018年,汉马科技推出国内首款换电池拖拉机,3-5分钟快速换电,高效供能,更符合当前高效物流的发展趋势。去年吉利商用车集团投资汉马科技,实现1+1 2,助力公司加速发展成为新能源商用车头部企业。
对此,范先军表示,目前受市场竞争格局和市场需求的影响,公司新能源卡车收入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比重相对较低,但公司规划了清晰明确的发展目标,制定了符合客户需求的市场策略,积极推动行业发展。
一是要加强技术研究,特别是要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不断提高产品的性能。在产品开发上,坚持自主正向研发,在技术创新、智能化、模式创新方向上突破,生产智能化、智能化的产品服务用户。新能源汽车三大电动系统的匹配,整车内外饰电子电器,以及整个系统的升级,将不断提升新能源产品的综合服务能力。
第二,要继续探索新的更适合市场的推广模式。如车电分离、电池资产运营等金融保险服务模式。我们将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合作,探索更多更适合的产品推广模式。
第三,在终端生态系统的建设上,要结合系统的资源,形成车、站、货的全生态系统资源的匹配。
资源整合赋能汉马科技
范先军表示,随着吉利商用车集团的进入,双方将在重卡领域进行资源对接,吉利集团将为公司赋能。“刚来公司的时候,我考察了公司的产品,发现公司的产品划分并不清晰。通过调整产品结构,现在汉马科技的产品分工已经很清晰了。”
据介绍,目前,汉马科技与新能源商用车、传统商用车齐头并进。其中,新能源商用车分为G1、G2、G3系列。其中,G1系列产品是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稍加修改,对产品进行适当升级,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G2系列产品是汉马科技新开发的重卡产品。G2系列产品技术方案重新设计,系统模块全面升级,产品综合性价比全面提升。预计G2产品将于明年4月份全面投放市场。G3系列产品是智能化、网络化产品。今年6月5438+10月将举行全球发布会,预计2024年2月全面上市。
“吉利商用车集团作为汉马科技的大股东,将全面赋能公司,这将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升企业活跃度,”范先军说。
在资源赋能方面,吉利集团拥有庞大的资源体系。集团在贵阳、Xi、大连等30多个城市设有公司基地。通过资源赋能,汉马科技的产品将抢占当地市场,提高市场份额。
在金融平台赋能方面,目前,吉利商用车集团和吉利集团都成立了金融公司。未来,他们将全面赋能汉马科技,提升公司财务竞争力,鼓励更多消费者选择汉马科技产品。
在产品R&D赋能方面,据悉,吉利商用车集团目前拥有近2000人的R&D团队。通过R&D赋能,R&D系统的整合将提升汉马科技的R&D实力,实现产品赋能。
打造国内产业链最完整的专用汽车和重卡生产企业。
在范先军看来,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应该大力推进产品的轻量化、智能化、网联化和享受化,这也是未来重型商用车的发展方向。节能减排仍然是“十四五”期间的重要任务。
因此,要求重型商用车必须继续推进轻量化,通过应用更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来实现。同时,智能联网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以促进运输效率的提高。利用5G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提高车辆运行效率,实时监控车辆和动力电池系统,做好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新产品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要求,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行业数据显示,商用车数量仅占中国汽车保有量的10.9%,却使得56%的道路交通碳排放。”范先军表示,随着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的推进和“新四化”趋势的加快,以绿色、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商用车取代传统燃油车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
范先军表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和产业发展前景良好,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很多新兴行业,尤其是互联网公司,也积极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目前,汽车行业仍以传统燃油汽车产品和运输为主。但随着互联网公司的进入,汽车将不仅仅是交通工具,还将成为智能科技的载体。“作为传统汽车制造商,公司也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学习互联网行业的优势和长处,不断探索和应用新技术为传统行业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