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行业已经或有可能被外资企业控制?

1,中国工商银行

2006年,高盛集团、安联集团和美国运通公司出资37.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95亿元),以65,438+0.65,438+06元的收购价收购工行约65,438+00%的股份。上市后,按照2007年6月4日6.77元的盘中价计算,市值达到2755亿元,三家外资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净赚2460亿元,是投资收益的9.3倍,这在全球都是罕见的。

2.中国银行

苏格兰皇家银行、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瑞银集团股份公司和亚洲开发银行投资了中国银行。

565438+7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03亿元),收购价为1.22元。上市后,按照2007年5月盘中10元计算,市值高达2822亿元,四家外资公司净利润24654.38+09亿元,不到一年的投入。

3.工业银行

2006年,恒生银行、TEDA和IFC共出资27亿,以每股2.7元的价格买入兴业银行6543.8+亿股。上市后股价达到37元以上,三家外资公司净赚约370亿。据《参考消息》2007年2月12日,每年都会有300%以上的回报。该行上市共融资6543.8+059.95亿,相当于全部给了三家外资公司。该行国内发行价为每股65,438+05.98,吸引网上网下申购资金高达65,438+066,5438+000亿。

4.深圳发展银行

美国新桥投资集团以每股3.5元买入深发展3.481股。目前股价已达35.8元,投资增长10倍。按照深发展20多亿股计算,新桥以1218亿获得了700多亿。按照新桥目前的做法,很快就会达到6543.8+000亿元。新桥集团本身就是庄家,根本不是银行。如何改善中国银行的治理结构?况且整个银行都被美国人拿走了,就算改善了,对我们国家有什么意义?

5.华夏银行

德意志银行和Sal Pennheim银行共同组成的财团将出资26亿元购买约5.872亿股华夏银行股份,占华夏银行股份总数的65,438+04%。4.5元的股价现在近14元,净利润超过56亿元。目前已被德国银行控制,500亿已落入对方手中。目前德国人组建了华夏的联合控股,名义上是中国银行,实际上变成了外资控股银行。

6.中国交通银行。

汇丰持有交通银行19.9%股权,出资144.6100万元购买91150万股,每股1.86元。交通银行2006年5月在香港上市,现在市值超过10港元,净利润近800亿。2007年国内a股发行上市赚了500多亿,总回报近10倍。

7.中国建设银行

上市前,美国银行和淡马锡分别斥资25亿美元和654.38+0.466亿美元购买建行9%和565.438+0%的股份,每股价格约为0.94港元。发行价2.35港元,市场最高价5.35港元。按目前合计2247亿股建行计算,两家公司净赚超过6543.8+0300亿港元。

8.浦东发展银行

花旗集团出资6700万美元收购浦发银行4.62%股份,超过654.38+0.8亿股,每股约2.96元,协议约定花旗集团未来有权收购654.38+0.9%股份。目前浦发银行股价超过38元,花旗净赚62亿元。目前花旗还没有行权,一旦行权就赚了好几倍的62亿。

9.民生银行

2004年,淡马锡控股旗下的亚洲金融公司以1.1(约8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民生银行2.36亿股股份,占民生银行总股份的4.55%,约3.72人民币。目前股票已经达到12人民币以上,市值达到50亿人民币,净利润两年左右。(上述交易中低价转让外资的净利润约为9200亿元,下面广发时亏损超过1万亿元,其中大部分是2006年的转让亏损,未来再加上几十家已经全部完成合资、等待上市的地方银行,亏损会越来越惊人。)

10,广东发展银行

2006年,花旗银行以联合收购的名义,控制了总资产3558亿元、27家分行、502个网点的广东发展银行,与83个国家和地区的917家银行有代理行关系,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银行500强。此外,中国移动、国家电网、中国信托也各出资60亿,合计6543.8+08亿。白送银行还要再增加6543.8+08亿元,已经完全超出了市场交换的范围。

11,渤海银行和地方银行

此外,成立于2005年的中国首家股份制银行渤海银行发布公告称,渣打银行以65438+2300万美元购买了即将成立的渤海银行19.9%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除了参股渤海银行,渣打银行参股光大银行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目前,外资银行在华进入加速发展期,所有在华银行无一例外被18家外资银行参股或控股。

12,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平安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也是第一家引入外资的保险公司——汇丰集团。

是平安最大的外资股东。2002年汇丰投资6亿美元,平安投资50亿人民币。平安集团于2004年6月24日在香港成功上市,发行价11.88港元,现已涨到40元港币。今年2月,又募集了388亿a股。截至2006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额为人民币358,765,438+08万元,权益总额为人民币386,543.8+04万元。目前公司市值近2000亿港币,a股5500亿人民币。

13,新华人寿

新华人寿即将上市,现在苏黎世保险持有新华人寿2.28亿股,每股5.25元。

持股比例为19%,成为新华人寿第一大单一股东。但实际上,目前新华人寿的实际控制人为东方集团。由于东方实业和东方集团分别持有新华人寿5%和8.02%的股份,且东方集团持有新华人寿其他股东的股份,东方集团直接或间接持有新华人寿20%以上的股份。(据说苏黎世通过中国公司秘密控制了56%以上,投资34亿。一旦上市,其市值至少600亿。)

这是我写《中国银行成为外资超级ATM》的专题调查统计数据,当时在体制内。

在策划的过程中,我忍不住哭了。我们没有发生战争,也不用为战败付出赔偿。然而,上述损失让人民感到悲伤,就像对失败的补偿一样。上述廉价出售给外国投资者的银行股都远低于市场价,最低的如兴业银行甚至不到市场价的十分之一。仅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的损失就超过7500亿元。仅2006年一年,低价买入的银行股亏损就超过6000亿元,整个银行金融领域可以统计的亏损超过万亿元。也许你觉得这些数字很无聊。如果我们比较一下,你就会感受到这些数字的意义。按照国务院医改调查组组长葛延风的说法,一年解决全国6800亿的医疗问题就够了,但是只有少数银行把全国的医疗费用给了外资。

外资金融机构的两种模式:买办和卖国贼

我们不反对开放,关键是开放的目的是什么?开放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壮大我们的经济。

实力,而不是把财富给外国人,中国的银行是靠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发展起来的。即使卖给外国人,也应该是市场价,至少和中国投资者的价格一样。比如兴业银行国内发行价15.98元,大家都抢了头,竞价一万多亿。没有理由以2.7元的低价把37元的股份多卖给外国投资者。尤其是广东发展银行,不仅以区区60亿的价格卖给了美国花旗银行,还出资6543.8+08亿现金作为“嫁妆钱”(中国移动、中国信托、耿电电网各出资60亿帮助花旗收购)。这不再是一个生意。真的就像歌里唱的“带着妹妹,拉着嫁妆,赶着大车”。成千上万亿。去年我们国家工资总额才2万多亿,全年GDP增长2万亿。但是,刚刚低价买入银行股,就被外资抢走了一年。普通人不看病怎么不上学?

有人说,之所以便宜买银行股,是为了引入战略投资者,完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仔细看却很荒谬。第一,无论是控股深发展的美国新桥集团,还是入股中国工商银行的美国高盛,本身都不是商业银行,是投资公司,是投机者。如何才能完善中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第二,广发银行和深发展一样,落入外资手中,成为外资银行。即使能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也是“给别人穿嫁衣”,与中国无关。你的整个银行都被没收了。我们改进结构与否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就像你媳妇被抢走了,你衣服漂亮不漂亮又有什么关系?尤其是广发银行的交易方式,是国人最不能接受的。为了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我国特别规定外国投资者在中国银行的独资比例不得超过20%,合资比例不得超过50%。这本来是保护我们利益的规定,实际上却害了我们。美国花旗集团为了规避这一法律,以联合收购的名义,与中国移动、国家电网、中国信托共同出资60亿元收购广州发展银行,收购协议明确规定,中国移动、国家电网、中国信托只“随太子读书”,不得参与任何经营活动。银行所有的管理权,包括人事权,都交给花旗银行。就这样,中国人辛辛苦苦建立了一个美国人的大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