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氨纶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从打造中国最早的氨纶企业,到进入世界氨纶产量前五;从建设国内第一条间位芳纶中试生产线,成长为全球第二大间位芳纶生产企业;从掌握间位芳纶纸和对位芳纶技术,到加紧建设国内最大的特种纤维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氨纶生产商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走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发展道路。创新的过程就像三级跳,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众所周知,氨纶是一种具有高弹性的特种化学纤维,烟台氨纶公司的发展和氨纶纤维一样,表现出很强的韧性。

“十五”期间,他们在掌握氨纶生产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先后投资9亿元进行了多次氨纶项目的技术改造和扩建。技术水平一次比一次先进,技术创新点一次比一次多。自主创新一路高歌猛进:七期工程利用自己研发的差别化技改扩能技术,率先生产出高伸长低应力氨纶,成为国内首个“万吨级”。八期工程应用国际先进的连续聚合工艺,纺丝速度从440米/分钟提高到800米/分钟,氨纶总产能飙升至654.38+0.8万吨。第九期项目旨在生产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细旦纱线。采用先进的连续聚合技术、圆形隧道和机械假捻器进行纺丝,达到国际领先的生产技术水平,纺丝速度提高到1000m/min,使总产能超过20000吨,成为世界五大氨纶企业之一。烟台氨纶公司的自主创新,不仅赋予了氨纶产品高品质的内涵,还托起了许多耀眼的光环,国家重点新产品、山东名牌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接踵而至。至此,烟台氨纶公司实现了氨纶产品从“人无我有”到“人有我强”的发展,成功完成了自己的单腿跳跃。跨越:间位芳纶实现产业化

随着创新步伐的加快,突破单一产品结构成为烟台氨纶公司的新追求。间位芳纶纤维在世界高科技领域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引起了公司决策层的高度重视。

间位芳纶是一种耐高温、阻燃、绝缘的特种合成纤维,俗称“防火纤维”。长期以来,只有美国、日本和前苏联垄断了间位芳纶的生产,技术属于绝密。这些产品被视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受到严格控制。烟台氨纶公司历经5年投资2000多万元,经过反复试验,于2002年建成。

变成稳定持续的中试生产线。中试成功后,公司决策层经过多次论证,决定投资6543.8+亿元开发间位芳纶产业化技术。经过两年的努力,间位芳纶的产业化技术终于开发出来,并于2004年5月成功实现工业化生产。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四个批量生产芳纶纤维的国家。

企业要生存,必须要有核心技术,还要有核心技术下的规模优势。为此,烟台氨纶公司在总结间位芳纶前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两次扩建,对设备和工艺进行了较大调整,产品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年产能达到2800吨,超过日本帝人公司,成为世界第二大间位芳纶供应商。目前,“纽斯达”牌间位芳纶纤维在国内高温过滤材料中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0%,用芳纶色纱加工的消防服开始系统装备我国森林公安和消防部队。此外,芳纶产品还出口到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司被美军列入供应商范围。至此,烟台氨纶公司实现了从单一产品到多产品的转变,成功完成了他们的跨越。多年的创新实践培养了一支技术水平高、战斗力强的研发队伍,为冲击世界特种纤维技术高峰储备了强大实力。

芳纶纸是由纯间位芳纶纤维制成的特种纸,具有高强度、低变形、阻燃、绝缘等优异性能,可用于制作电绝缘材料、蜂窝结构材料和隔热阻燃材料。今年,烟台氨纶公司将投资8000多万元建设芳纶纸项目。目前项目建设正在进行中,预计明年初投产,填补国内空白。

对位芳纶纤维是一种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的高性能纤维。有“合成钢丝”的美誉,可加工成防弹衣、飞机外壳、耐切割防护手套、海底电缆等。在国防、信息产业、汽车工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烟台氨纶公司对位芳纶中试项目于2004年被列入山东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今年将投入5000多万元进行试点工程建设,预计明年初投入试运行。该项目将填补国内空白,打破杜邦和帝人的垄断,对中国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将在芳纶纸和对位芳纶两个项目上完成本轮自主创新三级跳的最后一个动作——双脚起跳。我们深信,拥有人才技术、市场网络和品牌影响力优势的烟台氨纶公司,未来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