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简介

陈:买股票当“股民”

“这个世界上有这样的新事物吗?把自己的钱委托给别人投资,这个股票真的要好好研究一下。”那年夏天,面对这火热的股市,陈下定了这个决心。10年后,陈以上海电气(集团)和上海电力部总经理的身份参与了上海电表厂的资产重组。“上海”获得中国最大的仪器仪表制造商之一的上海电表厂有限公司的控股权,陈还担任常务副董事长。

享受股东待遇

1990年6月,陈来到上海。像往常一样,他去杨浦、闵行和其他工业区拜访客户,了解市场情况。然而,这次在上海,派拉蒙酒店的气氛完全变了。餐厅里,邻桌的客人都在说陈听不懂的“闲话”;在电梯里,晚上的时候,上海人会拿着一袋袋的钱敲门,问有没有股票卖。有一次,陈把请了进来,小心翼翼地问他们。这时,陈觉得一种全新的理财和投资方式将走进我们的生活。

陈开始和住在百乐门大酒店的深圳“龙过江”套近乎,由此开始了股市的启蒙: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募集的资金是一笔永远不用还的钱,真的像是“免费的午餐”。

“我应该先做别人的股东,以后再让别人做我的股东。”陈暗暗打定了主意。

“先做别人的股东”,为了把投资风险降到最低,陈登华给自己的股票投资定了两个原则:一是只买“收费”的股票,因为是同行,熟悉市场,有利于业务发展;第二,开始买的越少越好,因为你没有经验。

1990年7月,陈再次因公来到上海。他先到西康路101号的静安证券营业部,花375元买了“真空电子”的股票,拿着这个“花纸头”(当时是现金交易),陈跑到“真空电子”公司当股东。在此之前,他刚刚系统地阅读了关于股份公司的书籍。“真空电子”公司的办公室真的很体面的接待了这个不会说一口流利上海话的股东,很认真的(真实的)向他汇报了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发展规划。临别前,我还说,像你这样认真的股东,我们是第一次接待。

陈登华是幸福的。这一个小时的接待给他带来了无数商机。哪个企业目前从事什么需要电气设备;目前任何企业都有哪些新项目、新产品...陈却是暗暗发笑,花300多块钱买的资料都买不到!股票真的很好!

很快,他买了1股乐飞音响和1股乐飞股份,去了一家上市公司享受了一段时间的股东待遇。当时上海股市只有几只“收费”的股票。不然的话,陈真的会买下每一个。

成为“大股东”

在1992的春天,当股票大潮一波接一波冲上沙滩的时候,陈的“股民”难做了。第一,不仅股价逐日增长,而且证券公司人满为患,陈根本没时间排队;第二,即使买的是“收费”的股票,在“收费”的上市公司做“股东”也有点麻烦,因为上海股市实行了“无纸化”交易,没有“花头”。

手里拿着“乐飞音响”和“乐飞股份”的“花头”,看着每天上涨的股价,陈不为所动,不仅仅是因为“花头”越来越少,更重要的是,这可以证明他是最老的股东之一,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东”,他当然会受到尊重。

这时,陈听到一个消息:南巡后,我国股份制改革加速推进,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一批国有企业被纳入股份制改革试点。发行股票后,将陆续在上海和深圳上市。

陈更关心的是上市公司是否发行“花式纸头”。当时全国各地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都是印刷精美的“花纸头像”,一到沪深上市就进入电脑,进入托管期。于是,陈登华利用全国各地出差的机会,从“充电”准备上市的公司购买内部职工股。这时,他不再买“最小单位”,而是大量购买。买下“花纸头”后,陈以“大股东”的身份接触了上市公司,不仅获得了很多信息,还结交了很多同行业的朋友。

从65438到0997,陈开始进入股市的大规模收获期——“收费”的内部职工股陆续上市,数倍于投资的回报成为陈在沪公司的原始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