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立公司以及成立公司的步骤
有限责任公司只能由发起人设立。发起人首先要分析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可行性,确定设立公司的意向。发起人为数人时,应当签订发起人协议或者作出发起人会议决议。
协议或决议是规定发起人在公司设立过程中权利和义务的书面文件。保荐协议(或决议)在法律上被视为合伙协议。公司成立前,发起人对他人承担连带无限责任。
第二步:起草章程。
章程主要是规范公司成立后各方的行为,不同于发起人协议。章程的起草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国外公司法大多要求有限责任公司的章程需要公证,而我国没有这样的规定。但我国法律规定,公司章程必须经全体股东通过,签字盖章,并报登记机关核准后才能生效。
第三步:必要的行政审批。
并不是所有的有限责任公司都要经过行政审批。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不涉及法律法规的特殊要求,都可以直接注册。根据《公司法》第6条第2款: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公司必须报经审批的,应当在公司登记前依法办理审批手续。比如,设立从事证券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应当事先获得相关证券主管部门的批准。未经批准,不得申请注册。
第四步:缴纳出资。
发起人在签署发起人协议或者章程时,应当认缴出资。如筹备工作顺利,审批手续已办完,应实际履行出资义务。
发起人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临时账户;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或者土地使用权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第五步:申请设立登记。
发起人出资后,应当由全体发起人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并提交公司登记申请书、公司章程、验资证明等文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有关部门审批的,应当在申请设立登记时提交批准文件。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并设立分公司的,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分公司登记。
第六步:注册并发放照片。
公司登记机关对设立登记申请进行审查,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予以核准登记,发给公司营业执照;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不予注册。
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日期。公司自成立以来,取得了法人资格,开始对外经营。
公司的设立是指公司可以根据法定的程序要件和实体要件成立,取得法人资格并开始营业的状态。公司的设立是为了完成公司的设立行为和有关主管机关的审批行为的和谐统一。只有当公司的成立行为完成,即使其行为完全符合相关的程序要件和实体要件,且未经登记机关核准或政府批准(某些特殊业务必须经政府批准),并予以公告,公司才不能视为成立,不能取得法人资格,更不能进行经营活动,否则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规范公司设立的目的是防止不符合条件的经济实体混入社会经济生活,威胁交易安全,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词条公司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