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美优品退市失败?
65438+10月12日,聚美优品发布公告称,其董事会收到以创始人陈欧为首的买方集团的私有化要约,计划以20美元/ADS的价格收购买方集团未持有的股份。上述交易完成后,聚美优品将成为陈欧所有私人公司,其美国存款证将在纽交所退市。聚美最初的私有化要约因为价格太低而受到中小股东的阻碍。聚美优品这次提出的私有化价格较低,最近两年的股价和业绩都不理想,中小投资者的阻力可能更大。
由此看来,聚美私有化退市并不容易。第一次低价私有化被股东公开炮轰,最终失败的公开信息显示,聚美优品成立于2010,公司于5月14日在纽交所上市,当时IPO价格为每股22美元。市场价格超过365438+亿美元。陈欧是聚美优品的CEO。公司上市不到两年,陈欧首次申请私有化,理由是聚美优品在美股市场被严重低估。聚美优品于2065,438+06年2月收到陈欧、产品副总裁戴雨森和股东红杉资本的私有化提议,计划以每张美国存单(ADS)7美元的价格购买聚美优品股票。
这个价格比聚美10天之前的均价高出27%,但不到发行价的三分之一。之后私有化价格降至3美元/ADS,上述私有化提议遭到聚美中小股东强烈拒绝。当时,聚美众多中小股东联名抗议这一低价私有化计划,指出聚美上市至今只有21个交易日不足7美元。这是聚美管理层提出私有化要约前的第21个交易日。他们认为聚美的低价私有化计划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伤害了中小股东的权益。有股东成立了维权群,联合起诉聚美优品。2017年9月聚美股东美国恒润投资公司恒仁?Investments发公开信,一度成为话题。在公开信中,陈欧的私有化提议低估了聚美的价值。在陈欧统治时期的18个月的股价灾难中,聚美的股价至少是8美元,一系列的失误使得聚美的股价下跌了45.2%,市值损失了3.97亿美元。
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聚美优品于2007年6月宣布撤回首次私有化要约,2011。但聚美优品当时表示,撤回私有化要约是基于公司目前业务发展和多元化变革进度的战略选择,随后公司投入更多精力进行多元化布局,希望通过线上电器产品、线上硬件、大数据的产业链进行私有化。价格首次低于30%,聚美优品宣布调整ADS和A类普通股之间的比例。原始ADS代表65,438+0股A类普通股,原始ADS代表65,438+0股A类普通股。公司预计,ADS比例变更将于65,438+0生效,不再发行新的美国存托凭证。
合资生效后,聚美优品立即进行私有化要约,并于6月5438+10月12进行公告。公司董事会收到了以公司创始人陈欧为首的买方集团的私有化要约,计划以20美元/ADS的价格收购买方集团未持有的股份。自私有化首次提出以来,已经过去了将近四年。公司成立了一个由独立董事SeanShao和AdamJ Zhao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审议该提案并提交交易。上述交易完成后,聚美优品将成为陈欧所有私人公司,该公司的美国存款证将从纽交所退市。表面上看,20美元的价格不仅仅是最近一个交易日的17天。每股43美元的收盘价是14美元。
但事实并非如此。除去合资公司的影响,聚美私有化申请的价格实际上只有每股2美元,还不够最初私有化申请价格的30%。有投资者认为聚美股价已经跌到谷底,但新业务线烧钱,短期内没有收入。现在私有化可能会给投资者提供一个相对溢价的退出路径,可能不会马上止损。上市之初,聚美的IPO价格为22美元/股,市值超过31亿美元的股价在2014年8月达到历史高点约40美元,市值超过57亿美元。到6月底,10,聚美市值只有2亿美元,减少了96美元。
聚美现在面临更多中小投资者的投诉。聚美的股价从巅峰下跌了90%以上,现在私有化的价格其实比上次低了很多。再次更新下划线就像抢钱一样。持有聚美三年以上的投资人对记者直言,目的就是为了混淆视听。陈欧的日蚀是不可避免的丑陋和真正精致的利己主义。经济学家余丰慧告诉记者,在过去的两年里,公司的经营一直在下滑,中概股的表现差强人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个私有化要约的价格太低,小股东的寻找空间太小,预计会遭遇很大阻力。
祥赞资本董事沈梦也指出,聚美这次私有化的阻力预计会更大。上次私有化失败是因为投资人不肯承认价格太低,现在私有化价格更低。而且聚美股价持续下跌,业绩不理想,这次可能很难成功。他进一步解释说,从表面上看,投资者可能认为私有化价格太低而无法期待,但潜在的因素是投资者对陈欧和上市公司的管理和长期发展能力不足不满,不接受私有化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