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985学校毕业的人进不了大公司吗?
近日,在安徽卫视的一档节目中,一位前人事经理直言,大企业在招聘时,往往更青睐综合能力强、实习经验丰富的名校毕业生;在筛选简历时,非“985”大学生的简历很可能会被直接扔进垃圾桶,甚至有些企业会一刀切拒绝招聘。节目播出后,一些单位“只招名校”的“潜规则”在网上引起广泛讨论。
从前人事经理在节目中透露的招聘“潜规则”来看,一些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名义上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实际操作中往往会提前对应聘者设置各种隐性约束。比如一些大企业在筛选简历时会把“985”大学生的简历和非“985”大学生的简历分开,离开招聘会后只带走“985”大学生的简历;一些企业在面试应聘者时,也人为地给学生的出身贴上比实力更大的标签...
目前,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大是不争的事实。受益于名校平台的优势,部分名校毕业生确实比普通大学生更受欢迎。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企业的人事部门把重点放在名校毕业生身上,确实可以提高效率,节省招聘和培训成本。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企业来说,这种方式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但是,企业,尤其是一些有影响力的企业,并不仅仅是孤立的社会个体。虽然降低成本,寻求利润无可厚非,但不应该是唯一的运行轨道。企业除了合理保护自身利益外,还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对社会推崇的奋斗、进步价值观起到软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