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加快了金融业多元化竞争格局的形成。

近年来,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不断加快。尤其是对银行和保险业,开放政策措施不断“加码”。银监会新闻发言人近日表示,自2018以来,已出台34项措施扩大银行业和保险业对外开放。目前,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工作已基本完成,同时监管流程不断完善,审批速度大大加快。中国新增外资机构数量大幅增加,特别是一批专业化机构落地。

自2018年以来,中国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批准外资银行和保险公司在中国设立近100家机构,包括外商独资或控股的保险公司和财富管理公司。今年上半年,全球多家知名、优质的外资银行保险机构获批设立。如美国贝莱德金融管理公司、建银金融管理有限公司和淡马锡在新加坡的子公司符登管理有限公司在沪合资设立外资控股的贝莱德建银金融管理有限公司;美国安达保险集团增持华泰保险集团股份至46.2%,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中法合资、中澳合资、中英合资三家外资保险公司也分别成立了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来自韩国的韩国再保险在中国设立了再保险分支机构。

据中国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言人介绍,目前仍有一些来自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外资机构在进行市场调查,其中一些机构已经明确了在中国拓展业务的计划,一些机构已经提交了开设机构的初步申请。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将有更多外资机构参与中国金融市场,成为推动中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力量。在确保金融安全的前提下,银监会将继续稳步提高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改进和完善监管方式,提高开放条件下的金融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虽然从短期来看,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加速,我国传统金融机构将直接面临竞争压力。但从长远来看,大型外资金融机构的参与将对中国银行、保险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