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国有建筑企业的发展方向?
第一,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是国有资本的体现。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和十六大提出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强调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国有经济的控制上,而不是数量上。它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国有经济分布过广、整体素质不高、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以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国有经济,具体来说就是国有资本的进与退,作为与不作为,是一个有机整体。“进”“有所为”是发展,“退”“不为”也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目的是加强国有经济控制力,提高国有经济质量,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发展股份制经济,探索通过国有控股和参股企业对国有企业进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革,可以吸引、动员和组织更多的社会资本,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近年来,在改革实践中,国有建筑企业的改造方式有民营资本进入、外资并购、管理层收购、全员持股等多种方式。因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国有资产有时会被低价出售。
所以相关部门有过一些限制性措施,影响了一些企业重组的决心。我们认为,作为一个国有建筑企业的领导班子,首先要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正确把握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敢于创造,勇于突破,勇于创新,带领企业实现快速发展。说到“不得不变”,就是被动的变,落后的变,失去机会的变,往往让企业难以走到市场的最前沿,难以摆脱困境。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适应经济市场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再次明确了国有企业要以股份制的形式实现公有制的道路。对于完全竞争的建筑业来说,需要通过国有建筑企业的改造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来完成整个行业的改革。
第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应该主要通过“民主推进”来实现。发展股份制,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是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股份制企业应由全体股东设立,但对于现有的国有建筑企业,应通过转让股权或吸引资金的方式实现。事实上,由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大量国有资本不可能有效进退,尤其是国有资本退出国企,其去向和运营问题相当棘手。因此,解决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问题,应主要引入民营资本和外资,包括个人资本,以民主的方式改造国有企业,实现企业混合所有制,从而完成国有企业的改制。
混合所有制的实现方式有很多种:部分国企,如上海建工、上海隧道公司、北京城建、中铁二局等,通过优秀资产上市完成了所有制改造;有的引入民营资本,如重庆一建、北京二建等大型国企被民营企业浙江广厦集团收购,完成所有制转换;还有的引进外资。比如中建二局用一家公司引入两家香港公司的部分股份,将一家公司改造成两个港商的有限责任公司。一些中小企业零资产被拍卖或转让。随着所有制改革的深入,所有制改革的形式会更多,会使建筑业这种完全竞争的行业彻底完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企业会有更多的动力和活力去适应市场。
三、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重点解决下属企业国有资本退出问题。国有大中型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是多层次的法人企业(以下简称优势企业)。对于那些由建设局等主管部门转制为总公司的企业,下属公司本来就是法人企业,只是转制为总公司下属企业而已。一些企业在原体制下不得不设立的许多子公司或附属单位,虽然办理了法人登记手续,但仍作为公司下属企业管理。还有的是企业多元化发展中建立的下属企业。当然,一些下属企业设立三级企业、四级企业的情况并不少见,可谓儿孙满堂。因为大部分下属企业并不是上级企业出于战略部署而设立的,真正的利润或效益并不多,有些单位甚至成为上级企业的负担。因此,在混合所有制的转型中,解决下属企业的去向是一项不可回避的任务。在下属企业的改制中,上级企业有很大的发言权,甚至决策权。
因此,国有企业的改制,首先是决定国有资产在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中的进退。能促进企业整体发展,特别是涉及企业发展方向的下属企业,应坚持控股甚至绝对控股。对于一般企业,应该彻底退出。其中,衡量进与退,利益问题不应考虑,否则,一时的利益可能会影响企业整体发展的决策和管理,将来还可能成为负担。其次,要妥善解决国有资产退出的下属企业的支持和配合问题。虽然下属企业改制后,特别是国有资产全部退出后,上级企业与下属企业之间不再存在隶属关系,但历史背景和员工来源使下属企业长期对上级企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影响。因此,采取适当的扶持措施,加强与他们在市场上的合作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对独立的专业施工企业和劳务企业,上级企业要对分包任务实行政策倾斜。
第四,人事制度改革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核心。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造时,员工会从国有身份变为员工身份。近年来,企业普遍实行合同制,职工全民所有制的观念逐渐淡化。所以人事制度改革就容易多了。但工人们关心的问题还有三个,一是人员分流,二是企业长治久安,三是社会统筹。人员分流问题的关键是要有友好的态度,采取各种措施,妥善解决人员分流的实际困难。有的单位采取退休、退职、自谋职业、借用工人等方式,既最大限度地分流了人员,又解决了改革分流的主要矛盾,是非常成功的经验。社会统筹实际上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企业的长治久安,下岗职工的分流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绝大多数劳动者都能接受。
以上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国有建筑企业的发展方向,是仲达咨询收集整理的。更多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国有建筑企业的发展方向”的建筑知识,可以关注仲达咨询行业专栏。“稍微施工一下就很容易中标。”有关建筑企业的信息,请访问仲达咨询、建筑链接或关注仲达咨询微信官方账号获取信息。
更多工程/服务/采购招标信息,提高中标率,可点击官网客服底部免费咨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