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募集的规模限制是多少?

对私募基金募集规模的限制有:

中国对私募基金的管理规模没有限制,只对合格投资者数量有限制。

据了解,在监管的尺度上,设置了相对较低的门槛。要求证券资产管理规模超过65438亿元的机构,应当向基金业协会登记。

这些机构不仅包括目前的“阳光私募”管理机构,还包括PE、VC等机构。只要其管理的产品投资于公开发行的股票、债券、基金份额以及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证券及其衍生产品,累计规模超过6543.8亿元,就应当注册。

同时,为了防止不良机构通过注册增信,注册机构需要具备实收资本10万元以上,最近三年无违法违规记录,并要求人员合格。

考虑到私募基金的运作形式相对灵活,投资者有一定的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私募基金不公开向社会发行,外部风险较小,从《暂行办法》来看,证监会对私募基金的监管明显不同于公募基金。

据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暂行办法》主要对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登记条件、合格投资者标准、基金宣传推介、基金备案、从业人员管理等法律明确要求的事项进行了规定和细化。此外,还规定了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应当遵守的底线规范,如优先保障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防止内幕交易和利益输送、禁止侵占挪用基金财产、欺诈客户和“老鼠仓”行为等。

对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日常管理和私募基金的投资运作没有限制性要求,由基金管理人根据自身条件和基金合同自行安排。

但私募基金的运作模式是股权投资,即通过增资扩股或股份转让,获得未上市公司的股份,通过股份增值转让获利。

股权投资的特点包括:

1.股权投资的回报非常丰厚。与债权投资获得投入资本的一定比例不同,股权投资从公司的收益中按出资比例获得分红。一旦被投资公司成功上市,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利润可能是几倍或者几十倍。

2.股权投资伴随着高风险。股权投资通常需要经历几年的投资周期,而且由于投资于发展中或成长中的企业,被投资企业本身的发展风险很大。如果被投资企业最终以破产告终,私募基金可能血本无归。

3.股权投资可以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私募股权投资在向目标企业注入资本的同时,也注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各种增值服务,这也是吸引企业的关键因素。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管理能力,拓展采购或销售渠道,整合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协调企业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关系。全方位的增值服务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亮点和竞争力。

扩展数据:

私募基金募集行为的监管;

1,规范私募基金资格。募集机构主体资格确定为在基金业协会注册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和在中国证监会注册取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并成为中国基金业协会会员的机构。

基金业协会表示,此举可以消除市场上无序的第三方理财机构,避免监管真空带来的欺诈和非法集资隐患日益严重,更好地维护投资者利益。

2.规范私募基金代销责任。明确私募基金由管理人募集设立,作为第一责任人,在基金运作过程中承担相应责任,特别强调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受托人义务和投资者适当性确认的相关责任。

3.完善私募股权基金募集程序。其中,在合格投资者方面,征求意见稿规定,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非法拆分转让为目的购买私募基金。此外,规定募集机构在签订私募基金合同前,应当给予投资者不少于一日的冷静期。

4.在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和资金安全方面,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募集私募基金前,必须与监管机构共同开立私募基金募集结算资金专用账户,实现募集结算资金的归集和管理。

5.针对目前存在的募集管理权责不分的现象,征求意见稿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与基金销售机构签订基金销售协议,应当明确管理人与基金销售机构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划分,募集机构应当将相关内容如实、全面告知投资人。本协议作为基金合同的附件。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私募基金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