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防洪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选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经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怎么写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以下是我搜集的以防洪安全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教案(选5份),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防洪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发生洪水时的自救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有环保意识,愿意为周边绿化做力所能及的事。

3.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验孩子的反应能力,锻炼个人能力。

5.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和特点。

活动的亮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洪水的成因。

难点:掌握自救方法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洪水灾害)

活动流程:

1,用对话导入话题

(1)“想想吧,孩子们。如果这里连续几天下雨会是什么感觉?有哪些不便?”

“如果连续下雨会怎么样?”(儿童交流)

(2)看图了解洪水的危害。

“连续大雨是怎么回事?洪水给人们带来了什么灾难?”(老师和孩子* * *边看图片边交流)

2、交流感受和逃避方法

“看到这样的灾难,你怎么看?”

“洪水来了,我们怎么逃生自救?”发求救信号,扶着树,爬到屋顶)

3、了解洪水的成因。

“为什么现在每年都有大洪水?”

“有什么方法可以减少灾害天气?”

老师给孩子们讲了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和减少洪水的关系。

防洪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2活动目标:

1.通过向孩子们介绍一些汛期的灾难性事件,会敲响警钟,提高他们的警惕性;

2.通过向孩子介绍一些灾害事故的前兆和预防措施,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和防灾能力;

3.通过向孩子介绍一些面对灾难时的自救和逃生方法,提高孩子的自救能力。

活动准备:

1,准备一些汛期灾害事件的典型材料;

2.安排几个孩子排练一些防灾姿势;

3.准备一些防雷防洪的知识。

参与者:

班主任和班里的孩子。

活动时间:

Xx,xx,XX,XX

活动流程:

(一)主题导入

先看几张图,听听关于这些图的惨痛悲剧。"

(1)汛期雷电与灾害前兆

(2)上午闷热,甚至呼吸困难,一般是低压天气系统临近的征兆,下午往往有强降雨。

(3)上午远处有宝塔状的墨云隆起,一般下午会有强雷雨。

(4)天气连续多日晴朗无云,特别热。突然,一个小云团在山的迎风坡升起,通常在午夜或清晨会有一场强烈的雷雨。

(5)在炎热的夜晚,听到不远处传来沉闷的雷声,一般是暴雨将至的征兆。

(6)当你在地平线上看到漏斗状的云或龙尾状的云时,说明天气极不稳定,雷雨大风随时可能到来。

主持人:希望孩子们能够应用这些知识。

(7)汛期雷电和灾害事故预防措施

我们应该采取什么预防措施?看看我的防雷秘诀是什么。

1.不要在大树下避雨。因为下雨的时候,树的湿树枝就相当于一个避雷装置。如果用手扶着树,就像用手摸避雷针。所以打雷的时候最好离树5米远。

2.下雨时,不要呆在水边(河流、湖泊、海洋、池塘、运河等)。)和萧条。应该迅速到附近干燥的房子里避雨,观察房子是否适合避雨。如果你在山区找不到房子,你可以在岩石下或山洞里避难。

不要带着金属物体在雷雨中停留,因为金属物体属于导电物质。

4.打雷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球形雷电飘入室内。

(四)雷电和洪水灾害及事故的救援和逃生方法。

1.如果雷电期间我们在户外,记得不要待在高楼平台上,进入隔离的小屋和岗亭,避开大树下的雷雨。如果必须,必须与躯干保持3米的距离,蹲下,并拢双腿。不宜停留在水面和水边。

2.如果在打雷闪电的时候,头上、脖子上、手上的蚂蚁都爬走了,头发都竖起来了,那就说明闪电要发生了。你应该趴在地上,尽量低着头,因为头部比身体其他部位更容易受到雷击,这样可以降低被雷击的风险,并取下你佩戴的金属饰品、发夹和项链。

班会总结

通过今天的主题班会,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防雷和防洪的知识。希望所有的孩子一定要重视。我们只有一次生命,所以我们不能拿它开玩笑。

防洪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学目标教案三: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知识。

2.对溺水安全的相关内容有初步了解,请每个孩子提高安全意识。

3.可以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坏习惯,提高生活中对违反安全原则行为的分辨能力。

4.增强在学习中与孩子合作交流的意识。

5.考验孩子的反应能力,锻炼个人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孩子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是的,现在是夏天,天气变得很热。如果你觉得热了,你该怎么办?但今年有几个孩子因为天热,悄悄在河塘里洗澡。你想知道他们洗澡时发生了什么吗?我告诉你,之前有几个孩子在河里淹死了,以后再也见不到父母了。他们那么穷,老师很难过,父母也很难过。

二、溺水预防教育孩子,如何才能预防自己发生溺水事故?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老师先给孩子们讲了一些防止溺水的要点。知识点。

(1)教育孩子,周末、节假日、寒暑假禁止在河流、池塘、无盖水井玩耍、游泳。不能单独或集体去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2)教育孩子节假日千万不要玩水,不要在河里游泳。

(3)我们是幼儿园的孩子,很多孩子不会游泳。如果我们发现一个孩子不小心掉进了河里、水库里、池塘里、井里等。,我们不能下水自救。我们应该向成年人求助或拨打“110”。

(2)、老师讲例子,孩子讨论几个孩子谈论河边钓鱼,两个孩子掉进河里淹死了。这些孩子做错了什么?我们做什么呢

(3)谈谈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溺水事故。

三、总结:

(1)你从这一课中学到了什么?

(2)老师总结:人只有一次生命,要保护好自己。不能一个人去河边、海边、井边,必须有大人陪同。遇到危险,大声呼救!

百科:溺水是指人被淹没在水中,由于肺部吸水(90%的湿性溺水)或喉部挛缩(10%的干性溺水)而窒息。如遇淡水淹溺,低渗水可引起血液稀释,血容量增加而溶血,血钾增加,钠、氮、血浆蛋白减少,可引起心脏骤停。

防洪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4活动目标:

为全面深入推进我校安全教育,预防学生溺水事故,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护自救能力。

活动流程:

目前,学生溺水死亡已经成为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令人痛心而深刻。同时也为我校的安全工作进一步敲响了警钟。学习游泳安全知识是预防溺水的最好措施,所以我校根据游泳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了以下有益的知识学习:

一、游泳小贴士:

1.你必须在父母(监护人)的指导下游泳。一个人游泳最容易出问题。如果你的同伴不是父母(成年人),很难保证你在遇到危险时能得到适当的救助。

2.身体有病的人不应该去游泳。中耳炎、心脏病、皮肤病、肝肾疾病、高血压、癫痫、红眼病等慢性病患者,以及感冒、发烧、精神疲劳、体虚者,不宜去游泳,因为上述患者不仅容易加重病情,还容易出现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传染病患者容易传染他人。另外,女学生经期不允许游泳。

3.参加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不能马上跳入水中游泳,尤其是在出汗、发热时。否则很容易引起抽筋和感冒。

4.污染(水质差)的河流、水库、有急流的地方、两河交汇处、有缺口的河湖都不适合游泳。一般来说,凡是水情不明的江河湖泊都不适合游泳。

5、恶劣天气如雷雨、大风、天气突变等。,也不适合游泳。

二、游泳前的活动准备。

1.游泳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夏天,天气很热。如果没有准备就马上入水,水温、体温、气温差别很大。入水时毛孔迅速收缩,刺激感觉神经,可能引起肢体痉挛,甚至反射性心脏骤停休克,容易导致溺水死亡。

三、溺水急救

方法一:向落水者扔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然后拖到岸边。

方法二:如果没有救援设备,可以入水直接救援。接近溺水者时,转动其臀部,使其背对自己(为什么?)然后拖走。侧泳或仰泳拖带法通常用于拖带。

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无法冲入水中施救时,应立即呼救或使用救生设备。《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未成年人不能参加救助等危险活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学校强调学生去游泳要由家长带领的原因。

第四,面对洪水如何避免溺水

1,发生洪水时要注意逃到高处;

2.尽量避免大浪;

3.试着抓住漂浮物;

4、挥舞鲜艳的衣服求救;

5.准备食物、药品、手电筒等。在洪水到来之前,选择转移路线和地点。洪水来的时候,要听从街道和村干部的指挥,全家人带好食物和衣服,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6.洪水来临时,如果在教室上课,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转移。遇到紧急情况,要抓紧课桌、椅子等漂浮物,尽可能和老师、同学待在一起,等待救援,千万不要独自游泳回家。山洪暴发时,沟壑和洪泛区水深及膝,水流湍急,学生无法独自过河。如果学校没有关闭,上下学时需要通过,几个学生可以在家长和老师的护送下,顺着水流的方向手拉手过河。水深齐膝的时候,几个同学不能一起过河,上学路上桥和路塌了也不能冒险通过。他们可以回学校住下或者让老师想其他办法。

五、防雷知识

1.室内如何防雷击?关好门窗,尽量远离门窗、阳台和外墙。尽量不要在没有防雷设施的房间里使用家用电器。发生雷击火灾时,迅速切断电源,迅速报警。

2.打雷的时候家里的电器怎么用?切断电源,拔下电话,不要触摸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和各种带电装置,打雷闪电时不要用淋浴喷头淋浴,因为巨大的雷电会顺着水流袭击淋浴。不要使用外接无线的广播电视,不要接电话,强雷电时不要使用手机。

3.打雷闪电的时候如果我们在户外应该怎么办?不要在高楼的平台上停留,不要进入孤立的窝棚,不要在大树下躲避雷雨,万不得已,一定要与树干保持3米的距离,蹲下,并拢双腿。

防洪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学目标教案5:

1,让学生明白生命的来之不易和珍贵,感受生命的可贵。

2.使学生了解防洪知识和自救方法。

教学过程:

1,导入

现在正是天气渐热的季节,暑假来临,中小学生溺水伤亡事故也明显增多。教育部等单位在北京、上海等10个省市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有1.6万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名学生死于溺水、交通或食物中毒等意外事故,其中溺水和交通仍然是意外死亡的前两位。我们来看看2006年的一组溺水事故数据。

6月21日,陕西紫阳县5名女学生溺水身亡。遇难的5名学生中,14岁,最小的只有7岁。

6月25日,福建省福安市三名小学生在溪边游泳时溺水身亡。

6月29日,四川达州三名年龄约10的女学生在池塘玩耍时溺水身亡。

7月1日,河南省商都市三名女学生在水库游泳时溺水身亡。

7月4日,4名年龄约16的初中生在吉林省松花江游泳,其中3人溺水,1人生还。

老师:听了这个例子,我想在座的各位都不会感到轻松。你会感叹,后悔,一个生命就这样消失在世界上吗?你此刻在想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总结:人要珍惜生命。今天,在这节课上,我们将学习珍惜我们的生命——防洪知识。

汛期防止水毁和保障保护区安全的工作。汛前准备工作包括:培训防洪人员;检查防洪工程设施,消除隐患;制定防洪计划;准备足够的防洪物资;建立和完善洪水预报预警系统。汛期的工作包括:及时了解气象水文情况,预报水情,必要时发布警报;巡守防洪工程,运用防洪系统的各种措施,根据水情、工程情况和防洪调度方案控制调度洪水,遇有险情立即抢护;发生超标准洪水时,应急措施(如分洪、疏散分洪区居民等。)请示上级批准后采取,以减少损失。汛期结束后,检查防洪工程和防汛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应急救援工程;如果采取分洪等应急措施,要做好善后工作。西汉时期,我国设立了河道管理机构,管理河道管理和防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中央到地方都成立了防汛指挥部,统一指挥防汛工作。其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预防重于抢劫,没有危险。”

2.因此,外出游泳、洗澡严格遵守“四不”:①未经家长和老师同意不要去;②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3)不要去深水;④不要去不熟悉的河塘。

3.课程总结:

同学们,珍惜我们的生命。珍惜生命就是珍惜每一天。请大家谈谈——如何珍惜每一天?

结论:同学们,人生的全部意义在于对未知事物的无尽探索。在无尽的探索中,你会看到光明灿烂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