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新势力,爱知车还是不错的。

新能源汽车新势力爱知汽车,状态还不错,有压力。

2022年初,随着核心管理层变更和获得新一轮融资的消息,在多家新势力中沉浮已久的爱知汽车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继2021年5月完成上一轮融资后,爱知汽车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融资金额数亿美元。融资方为陈及其子公司东百集团。从2016到10,爱知汽车已经完成了8轮融资。根据公开披露的资金数额,其融资总额已超过100亿元。此次融资完成后,爱知公司管理层也迎来了一波“大地震”。

其实这种担心是有迹可循的。作为一家新兴造车企业,爱知汽车的高管团队多来自传统车企,“专业”出身的光环加持一度让爱知被寄予厚望。2019是爱知汽车的高光时刻。

江铃控股654.38+0.747亿元增资,一方面解决了生产资质问题,同时获得了江西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为造车新势力提供了新的出路模式;另一方面,爱知首款量产车爱知U5于2019年2月在海南上市,补贴价格为197900-295438+00000元。故事的出发点简单明了,爱情还是好的。

当时爱知的目标是通过未来两三年一定的销量,确立市场地位,拥有话语权。长期目标是将爱知打造成用户深度参与的智能出行服务公司。青少年的傲慢和武断表现得淋漓尽致。如今爱知U5累计销量不足3000辆。同期其他很多新晋头部势力都达到了月销一万以上的水平,与之相比,高低不等。但是爱知U6早就不见踪影了。缺乏清晰的品牌定位是关于爱知“高开低走”的原罪之一。

与蔚来、小鹏、理想等标签清晰、定位准确的新晋头部势力相比,爱知缺乏这样的认知和定位。爱知不清楚品牌的最大受众,产品的最大特点等等。

传统汽车人的起源,既是装甲,也是弱点。处在一个全新的轨道上,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早已从“产品定义营销”转变为“营销驱动产品”。在考虑如何卖车之前,让品牌进入更多人的视野是前提。而这个,爱知是没有资格的。品牌曝光度弱,缺乏互联网思维,让爱知在向用户导向型企业转型的过程中步履蹒跚。

蔚来、理想、小鹏、威马、哪吒、零跑等新建企业年销量突破65438万辆。在这条赛道上,爱知已经跌得太远了。融资输血,管理层换血,新的一年,既是深渊也是光明,爱知的未来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