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运输全球分销系统的发展历程

在航空公司发展的早期,销售部门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工处理和保存预订信息。50年代后期,随着旅客订票量的增加,提高订票效率迫在眉睫。因此,美国何忠公司(AA)和IBM共同创建了一个实时编目控制计算机系统,供AA内部使用,这就是GDS的祖先——世界上第一个航空公司飞行控制系统Sabre。

Saber于1964正式投入运营,实现了预订流程的自动化,起到了增收节支的作用。随后,美国大陆航空公司、联合航空公司、达美航空公司和环球航空公司也建立了自己的ICS - Systemone、Apollo、DatasII和Pars。在这个阶段,为了能够代理航空公司的机票,每个代理都必须安装不同的终端来代理航空公司,航空公司也要在各地设立自己的销售代理,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和系统冗余。对于代理商来说,预约制的范围越广,收益越大,但投入也越大。当然,他们希望尽快找到一种既能减少投入又能保证收益不减少的新方案,于是电脑订房系统应运而生。

计算机订座系统,在20世纪70年代初,意识到代理商可以通过自动订座提高生产力,从而扩大航空公司的销售范围,增强航空公司的营销能力,Sabre和Apollo首先将其内部订座系统外化为代理商。自此,综合服务社转变为中央服务社,GDS的发展进入了第二个重要阶段。实质上,GDS已经成为全球第一批B2B电子商务公司,但所有权仍然属于股东航空公司。在这一阶段,航空公司的内部订票系统相互结盟,将CRS中的资源集中起来共同使用,建立多用户系统,与有订票系统的航空公司连接,为没有订票系统的航空公司提供计算机系统服务,从而避免ICS给多家航空公司销售机票的代理商带来的不便和浪费,再次提高订票效率和销售能力,使旅客得到更便捷的服务。

全球分销系统,80年代中后期,美国CRS基本完成了北美代理市场的开发,并出售其系统软件收购欧洲系统的股份,将市场边界扩大到欧洲代理市场。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CRS发展、合并、重组,功能不断增强,最终演变为GDS。随着AA将其在Sabre的股份全部转让给公众,Sabre成为完全独立的中立GDS,GDS工业也逐渐从民航业中独立出来,发展成为一个主要的信息产业。本质上,GDS是CRS在发行广度、发行深度、信息质量和发行形式上的一次飞跃。从配送广度来看,GDS可以在全球提供交通、住宿、餐饮、娱乐、支付等一站式旅游配送服务;从分销的深度来看,GDS为游客提供专业的旅游建议,为供应商提供信息管理咨询服务,为客户和GDS本身带来巨大的利益;从信息质量来看,IT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客户服务理念的不断增强,使得GDS提供的信息更加及时、准确、全面、透明,系统响应更加迅速,增加了客户的时间价值。从分布形式来看,GDS可以通过电话、互联网、电子客票、自动售货亭、电子商务等方式向客户提供服务。

国际GDS是在国际机票预订系统(CRS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前身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各大国际航空公司建立的数据库。如今,GDS不仅连接了许多主要航空公司的数据库,销售许多航空公司的中立机票,还将业务从航空预订扩展到旅游预订。相比单一的旅游预订系统,GDS优势明显:首先,功能完善,其提供的产品涵盖了所有类型的旅游产品,游客还可以通过GDS预订自己需要的特色服务产品;其次,覆盖全球的网络众多,信息丰富,服务快捷。从GDS的发展过程来看,GDS是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而从航空预订系统中分离出来的一个以旅游服务为导向的系统。如今,GDS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为整个旅游业服务的行业。除了原有的航空运输业,酒店、汽车租赁、旅游公司和铁路公司也加入了GDS。随着技术和业务的不断发展,GDS已经能够为旅行者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能够满足消费者全方位的需求,包括交通、住宿、娱乐、支付等后续服务。由于它起源于航空预订,GDS系统仍然由西方主要航空公司控制,但该系统本身以企业的形式运作,并不断扩大其网络,以获取利益。在激烈的竞争中,GDS逐渐形成了SABRE、GALILEO、AMADEUS、WORLDSPAN等巨头。目前国内最大的GDS是华航的中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