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平个人简介
1936出生于广州。1958毕业于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1960和1965分别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和斯坦福大学工程学博士学位。2011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多孔介质传热、辐射传热和微尺度传热的研究。
提出了热对流、弥散热传导、多孔介质两相流动等一系列理论模型,应用于地热能的预测、电子元件的冷却和燃料电池性能的评估。建立了“微分近似法”的多维辐射传热简化模型,并应用于航天热控设计。阐述了尺度效应和接触角等界面效应对微尺度相变传热机理的影响,并将微通道独特的流型和传热规律应用于芯片冷却和微型换热器设计。
曾获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6年ASME传热学奖,2003年AIAA热物理奖,2006年ASME传热学经典论文奖,2006年ASME/AIChE联合颁发的凯尔杰克奖。
扩展数据:
郑平的经历:
6月,1958,毕业于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获机械工程系学士学位。
1960 65438+2月,获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工程热物理硕士学位。
1965年6月获得斯坦福大学工程航空航天系航空航天博士学位。
1970 1月进入夏威夷大学机械工程系任副教授,从1989开始担任系主任。
1976年7月,斯坦福大学石油工程系客座教授(至1977年6月)。
1983 10随美国学术交流代表团访问中国大陆。
1984年3月,德国慕尼黑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客座教授(至1984年9月)。
65438-0995受聘于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并担任热能系统实验室主任。
65438年6月至0999年6月,巴黎第六大学客座教授(至1999年8月)。
2002年6月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机械与制造工程系客座教授(至2002年8月)。
2003年,应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邀请,开始担任上海交通大学专职教授。在国家985/211项目的支持下,他建立了微流控与热控研究中心,并担任中心主任,组建了研究团队。
2005年任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组长、所长。
2011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4年9月任香港科技大学客座教授(至2014年6月,10)。
2065438+2004年7月2日,12,我们与浙江万向科技有限公司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
参考资料:
中国科学院-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