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超6543.8+0亿的“花卉行业独角兽——宜花科技”疑似倒闭停止运营。

近日,花卉行业表示,获悉致力于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改变落后花卉行业的服务平台易花,疑似陷入运营问题,停止运营。

目前怡化的app和官网都打不开。我们多次尝试拨打怡化的客服热线,联系一位曾经认识的怡化员工,但一直无人接听,也没有回复。

再次联系了一个曾经和怡化合作过的花农朋友。据花农朋友说,益华从去年开始就一直拖欠大家的钱。目前很多人的钱还没拿到,我还没拿到一万块钱。现在联系不上任何人。*&;% T @* M * & amp;d!(这位朋友也愤怒地发表了很多吐槽。)

在网上查到的各种负面信息,如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无法联系到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将其列为异常经营信息,多次司法诉讼申请冻结宜化公司财产。

申请人北京ZJS快递有限公司于2019年2月3日向本院申请仲裁前财产保全,请求查封、扣押或冻结被申请人北京怡华花卉有限公司价值704307.50元的财产。

申请人广州市荔湾区黄辉花卉批发部和被申请人北京怡华花卉有限公司申请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人于2019 165438+10月26日向我院申请财产保全,请求被申请人北京怡化花卉有限公司价值* * * 317031.18。

也有普通消费者觉得“宜花-找花”app提供的鲜花品种多样、配送及时、新鲜,在“宜花”推出了“充值享优惠”活动,“消费满5000或10000元即可享受购花优惠”。作为平台的常客,为了方便购花,享受优惠,他们向“一花-找花”app充值了5000元。

采购供应链的陷阱

一些熟悉花卉行业的朋友应该知道,大的花卉公司和花卉电商在采购供应链上有很多坑。

就“一花”而言,如果买家对花卉的品种和等级、病虫害鉴定的专业程度、对市场行情的把控能力、对上游采购仓库和买家的管理能力不仔细,就会出现问题。

供应商管理问题导致了怡化回扣事件导致的采购失控,这可能也是从运营开始到结束一直存在的问题。

“月月花”处于风口浪尖时的焦虑和悲伤。

宜花以前是做C端的月花生意。趁着平台的B端业务,怡化也幻想在风口起飞。

只是当时在这个业务上消费有点单一,无法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而且起步较晚,所以被flowerplus、花点时间等平台甩在了后面。从体量和运营模式的完善程度上来说都不具备竞争力,所以益华最终选择在每日花道上离场。

B2B模式下的物流陷阱

B2B采购业务是宜化的主营业务。就物流而言,一站式冷链物流是其区别于传统花卉行业的关键因素,也应该是其优势所在。

宜花希望通过一站式的冷运物流体系,提高鲜花的配送效率,大大降低鲜花的损耗,成为其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一站式冷链物流在提高运输效率、减少鲜花损耗的同时,成为了主要的成本来源,因此在价格上并没有给宜化带来优势,反而成为了实现盈利的绊脚石。

物流配送还是自有物流体系。在几大城市建立仓储中心,加上推广费和平台维护费,给原本低价的鲜花增加了很多额外的成本。

资料显示,2016淡季,宜花交易量约为4000万元,鲜花交易量约为5000万件。团队人数也从600多人减少到400多人,以节省人力成本,但在这一年,只实现了盈亏平衡。

现在看来,宜化当时披露的财务状况可能更严重,即使盈利,也是微利。

另外,和传统花卉行业一样,陷入了供需失衡。由于一花直接从花农手中采集鲜花,卖给花店,平台端的鲜花供应直接关系到作为生产者的花农和作为需求者的花店。

一方面,花卉种植仍以零售花农为主,产区目前的种植技术仍远远落后于国外。另一方面,即使在鲜花电商大力教育市场的情况下,花店的销售依然以礼品花和节日花为主。

这就导致了这个行业长期存在的生产端高度分散、技术落后、需求端高度集中的问题。因此,花农和花店造成了花卉销售的供需不平衡。宜化作为一个代购平台,自然也陷入了这个泥潭。

直接从产地送花到花店,去中介,合适的花的模式就是这么简单。但是为了完成这样一个模式,背后要付出很多。

早些年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大规模的日常鲜花和团购鲜花进入更多消费者的家中。国内的鲜花供应商不是这样的,顺丰、跃进、中通等物流公司都可以最快第二天把花送到,采后处理和种植的理念也更进一步。

怡化创始人荣超多次强调,怡化的核心是技术能力,通过高科技升级了原有的花卉供应链。

从供应链管理协同系统的建立来看,有了RFID技术,分拣效率会大大提高。自主研发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物流管理系统、商品管理系统、大数据预测系统、区域采购系统、采购任务系统、采购招标系统。

改变传统落后的供应链模式,导致鲜花价格昂贵,可供选择的品类少,购买不方便,鲜花质量没有标准或保障。

怡化失败了,但它的理念值得继续学习。目前整个花卉行业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它的发展进步有赖于每一个行业的人的共同努力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