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押股份是什么意思?
质押实际上是债务人将动产或股票交给债权人。债务人不能清偿债务时,债权人有权拍卖或者占有动产或者股票以清偿债务。从字面上看,股票质押就是将股票作为自己的动产抵押给他人或银行,交换的经营性资产是货币。
扩展数据:
股票质押,英文,质押股份,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融资方式,如减持股份。
从业务定位来看,股票质押交易旨在服务实体经济,解决中小创、创业型上市公司股东融资难的问题。资金多为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主要用于经营周转,与其他杠杆资金和杠杆用于买股票有明显区别。
《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规定:
1.原则上,用于质押贷款的股票应具有优良的业绩、适度的流通股本和良好的流动性。上一年度亏损、股价波动超过200%、流通股过度集中、被证券交易所暂停上市或者退市、被证券交易所特别处理的股票不得质押;这一条的意思是,证券公司要想最大限度地利用其质押贷款的金额,首先要选择已经被市场认可的稳定的“蓝筹”,而不是未来的“蓝筹”。原因是股票的风险度量是由银行决定的。从稳健的角度来看,股价稳定、业绩良好、财务健康的上市公司无疑会成为银行的首选。分析主流资金的真实目的,寻找最佳盈利机会。)
从“华尔街”的经验来看,蓝筹股的质押率是70%,普通股是50%。
2.商业银行接受质押的上市公司股份不得高于该上市公司全部流通股份的10%。证券公司质押的上市公司股份不得高于该上市公司全部流通股份的10%,不得高于该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上市公司质押股份不得高于该上市公司全部流通股的20%。
该条确定了证券公司的多元化投资,避免只追捧少数股票。
3.股票质押率最高不能超过60%,质押率为贷款本金与质押股票市值之比。
这一规定与第二条规定的* * *的效力相同,意味着流通市值大的股票会比流通市值小的股票更容易引起券商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