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险中介市场现状
保险要增加中介机构来销售,最终保险公司如果只设计保险产品,让银行、保险中介等机构来销售,将成为最佳选择。
仅供参考:
目前,保监会正在自上而下推动保险业的升级转型,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创新,这使得保险业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态势。但在一系列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公司高管和少数监管干部提出了“去中介化”的思想,甚至总公司和地方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都限制了保险中介的发展,这当然有“小、散、乱、差”的现实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保险中介的认识不到位,不成熟。针对以上概念,笔者从多个角度论证了保险业的升级转型必然在中介内部。
保险中介的概念
(一)中介的概念
黑格尔认为,作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事物转化发展的中介,它是普遍的。中介通过中介介绍、接触、调解、和解,使对立面相同。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中介不仅是非共存的物质对象之间的联系,而且是各物质对象转化或发展顺序的中间环节。各种物质对象之间的这些直接和间接的联系,纵横交织,构成了整个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网络。中介是互联网上的结或关节,在不同的实物之间起到中介的作用。它构成对立两极之间的中介,在某种中介联系中发挥作用。两极对立可以在这些中介环节中被“钝化”甚至中介或整合,即通过这些中介环节不可分割。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通过中间环节过渡,中介在客观世界中无处不在。
(二)保险中介的概念
保险中介是指介于保险机构之间或者保险机构与投保人之间,专门从事保险业务咨询与销售、风险管理与安排、价值计量与评估、损失认定与理算等中介服务活动,并依法从中获取佣金或者手续费的单位或者个人。
保险中介的主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此外,其他专业领域的单位或个人也可以从事一定的保险中介服务,如保险精算师、事故调查机构、律师等。
保险行业在中介中的升级与转型
(一)保险中介是保险业升级转型的转换器。
中国保险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和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中提到最多的词是“转型”。近年来,我国保险资产收益堪忧,销售渠道遭遇瓶颈,粗放式发展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当前,行业内外保险业转型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现实的发展困境是保险业转型的直接原因。但是,转型的方向、目标、路径在哪里,不是简单的顶层设计可以解决的,是找到一个矛盾的转换器“中介”,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客户和保险公司的对立统一来推动保险中介的发展。
(二)保险中介是传播保险知识的重要媒介。
保险产品,尤其是长期寿险,对客户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消费。与其他快销产品或其他原创产品不同,消费者可以通过广告、媒体等信息积累这样的消费经验。中介是客户和公司之间的重要媒介,告诉客户选择什么样的保险公司,在交易中需要注意什么,只有保险中介才能做到,因为中介接触了足够多的客户和公司,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三)保险中介是公司利益和消费者利益之间的平衡
保险消费者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利益平衡,是二者互动关系中利益最大化并稳定持久存在的状态或结果。保险中介的调整使得消费者和保险公司的利益趋于平衡,保险中介将保险消费者和保险公司不稳定的二元结构变为稳定的三角结构。
(D)保险中介是市场间接信贷的创造者。
直接信用是指自己建立的信用,间接信用是指第三方的介绍、推荐甚至背书。保险作为一种合同,是直接信用。保险中介作为第三方介绍、推荐甚至背书,属于间接信用。
再者,间接信贷比直接信贷更有效,甚至高于直接信贷。在市场经济中,它可以扩大生产力和贸易。另一方面,它会降低生产率和贸易。保险中介作为一种间接信用,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比直接信用更有效。
(五)保险中介是尊重市场化规律的必然选择。
保险中介是保险市场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产物,中介领域的成熟是市场化充分发展的标志。20世纪90年代中国保险中介的大发展和大突破,使寿险行业初步形成规模,奠定了保险业发展的产业基础。
(六)发达国家保险业的发展历史证明了中介的重要作用。
英国是世界现代保险制度的发源地。最早的保险经纪人出现在1575,最早的专业保险经纪公司出现在1906。从中介业务的结构来看,传统上,保险经纪人完成了英国财产保险业务的60%以上,个人寿险业务的1/3以上,养老金业务的80%以上,劳合社的每一项业务都必须由经纪人完成,这体现了中介人在英国保险市场的突出地位。
德国保险市场以代理人制度为主,特别是专业化代理人,保险经纪人等保险中介机构和直销渠道为辅。在德国的保险中介行业,2005年保险经纪公司和兼职代理人约占60%的市场份额。
各国保险中介市场的特点因多种因素而有所不同,保险中介机构的组织形式和结构也有所不同,但都重视培育中介市场发展确实是同一规律。
延伸阅读:如何买保险,哪个好,教你如何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