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合肥机场是连接我省东西部和沿海发达地区的重要航空枢纽。于6月1977 11.996竣工,扩建提升现代机场4D标准。设计年旅客吞吐量为65438+50万人次。新扩建的停机坪可容纳9架B767大中型飞机同时起降进出港。合肥机场建立了轮辐式航线结构和城际航线结构互补的航线网络,形成了连接东西的全国航线结构。合肥机场于2005年正式升级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为了积极开辟海外航线,我们与国内外多家航空公司进行了沟通协商。目前已开通香港地区航线,开通至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的不定期包机,近期力争开通1至2条国际定期航线。合肥新桥机场迁建工程已正式列入“十一五”规划,迁建准备工作已逐步开展。
黄山机场于0959年6月65438日至10月65438日通航。2000年7月第四次扩建,提高现代化机场4C标准。新建现代化航站楼1.1.00万平方米,设计年旅客吞吐量90万人次。机场扩建工程于2004年5月28日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目前国内航线19条,大中旅游城市18个。2005年,黄山机场首次开通韩国航空公司和韩亚航空公司黄山至韩国的定期包机。
安徽民航机场集团航空客货销售有限公司是安徽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政企分开的要求,于2月重组成立。后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场属地化管理的要求,于5438年6月+2005年2月更名为安徽民航机场集团航空客货销售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范围:民用航空运输销售代理;机票销售;包机、客舱套餐和航空地面服务;仓储、运输服务、航空旅游用品销售;电脑预订系统的安装和维护,软件开发和服务;国内、国际航空快件(不含信件),水产品及货物(不含危险品)的运输、包装、仓储;鲜花销售;航空运输、咨询服务;管理分公司的航空保险销售代理,国际空运代理,报关报检。公司下设客运部、货运部、芜湖销售部、电子中心、办公室五个部门。长期合同工67人,其中党员35人,大专以上学历51,短期合同工104。
安徽民航机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是安徽民航机场建设业务的主体企业。作为机场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机场建设工程总承包(乙级资质)、房地产开发建设(三级资质)、工程设计(乙级资质)、工程监理咨询(乙级资质)、工程建设管理(一级合作资质)等业务。是安徽民航机场建设业务的主体企业。公司设立了综合办公室、总工办、财务统计部三个职能管理部门,机场建设部、工程设计院、监理咨询公司、开发管理部四个业务部门。公司、机场建设、房地产开发、工程设计、监理咨询均通过ISO9001:2000: 2000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认证。成立十年来,在安徽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的指导下,机场建设业务发展迅速。参与了合肥、黄山机场改扩建工程,在全国近十个机场的工程建设、工程设计、工程监理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客户的充分肯定。
安徽民航蓝天实业公司成立于9月,1992。是省机场集团公司下属企业,主要从事餐饮、酒店、航空配餐、食品加工销售、广告、商贸、物业管理、园林绿化、房屋租赁、停车费、航站楼商业、不正常航班服务保障和机场旅客延伸服务。随着民航改革发展,按照主辅业务剥离、资源整合、做大做强的原则,公司于2005年6月65438+2月65438+4月重新上市,合肥、黄山机场9家“三业”运营企业在原有基础上吸收合并,实现了两市三地资产重组和优势互补。
截至2008年5月底,合肥机场和黄山机场共保障航班14319架次。今年6-5月,* *完成旅客吞吐量11316000,货邮吞吐量16200吨,同比分别增长14.8%和21.8%。其中,合肥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048800人次,货邮吞吐量15500吨,同比分别增长191%和24.6%。今年上半年,包括新增的向鹏航空、吉祥航空在内,已有16家国内航空公司投资合肥机场,不仅新开了南宁-合肥-哈尔滨、合肥-郑州-Xi安、合肥-Xi安-乌鲁木齐、上海-合肥-Xi安等4条航线,还加密了至京、昆等重点热点城市的航班。目前合肥至北京每天6班,广州、上海每天5班,昆明、Xi安每天4班,深、成、厦、渝每天3班。今年夏秋航季,合肥机场每周有388个定期航班,29条航线,比去年同期增加66个航班。航线网络和运力结构进一步优化,也为广大旅客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航空服务保障。
安徽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十一五”规划目标:经过5年的努力,集团公司在产业结构、航线、旅客吞吐量、基本建设等方面实现了“四个新目标”,即“形成新格局、力争新突破、实现新跨越、建设新机场”。
——构建以航空运输为主体、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十一五”末,集团公司子公司主营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投资收入在2005年基础上翻了一番。
——合肥、黄山机场争取在加密航线新开航班、引进多家航空公司现场设立基地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十一五”期间,合肥、黄山机场力争开通国际直航,常驻基地公司由目前的1家增加到2家以上,合肥机场与国内省会城市通航率由2005年的45%提高到75%。
——集团公司旅客吞吐量连续跨越200万、300万、400万三个台阶。十一五期间,集团公司旅客吞吐量年均增长约17.5%。“十一五”末,合肥机场实现旅客发送量385万人次,比“十五”末增长约1.5倍。黄山机场战胜了惠州和杭州。实现公司资产的跨越式增长,从2005年底的1亿左右增长到40亿左右。
——力争“十一五”末完成合肥机场迁建,展现合肥新机场作为现代化航空城市的新风貌;黄山机场按照4D技术等级标准进行扩建,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国际口岸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