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上风投和公司创始人之间的恩怨,红岭创投爆炸了

与以往投资人与企业家发生冲突的案例相比,NVC照明事件已经上升到了更高的“战争级别”:它已经从纯粹的大股东利益之争,演变成了全体员工参与的公共事件。围观者如刘和陈念的讨论点燃了创始人和投资人之间曾经的“世仇”。

但围绕NVC事件的激烈对抗,本质上是董事会与管理层围绕控制权和决策权的非合作博弈,是公司治理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业内风险投资人曾说:“传统上,投资人不应该成为第一大股东,所以过多的干预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投资者应该更多的是金融投资。在企业决策中,应该允许企业家发展自己。投资者只是建议和陪练。”

业内人士表示,在充分评估企业现状和发展前景的同时,引入合适的外部投资者,以及双方价值观和未来发展方向是否一致,是决定投资与否的前提。如果投资人和创业者陷入困境,甚至诉诸法律,输家是双方,没有真正的赢家。

中国的市场是不断变化的,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偏差。这时候就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这就需要双方在投资过程中不断沟通,做出调整。只有双方的利益和战略眼光一致,才能把企业做大做好。

下面我们将完整呈现几个案例,希望对风险投资和企业有所帮助。

尊酷。通讯器“看不见了”

尊酷前C E O侯玉江的时候。奢侈品网站com在2011年5月进行了A轮融资,四家机构——一家知名外资投资机构、一家香港VC、一家美国VC和好望角电子商务基金——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虽然好望角基金在互联网公司经验不多,但急需资本扩张的侯玉江因为估值更高,回款时间更快,没有更多考虑就选择了这只基金。“经历了种种波折,看来当初选择这家公司是个错误。”侯玉江说。

2012年2月,侯玉江因为战略发展上与资本方意见不合,被董事会查封,最后黯然离职。

俏江南丁慧翻脸。

2065 438+01 8月26日,俏江南餐饮集团(以下简称俏江南)董事长张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引入投资人丁慧是“俏江南最大的错误,毫无意义”,“民营企业家交了学费”。她还表示,CDH没有给俏江南带来任何东西,却用很少的钱稀释了“这么大的份额”。一时间,风险投资家与被投资企业的矛盾再次公开暴露在公众面前。

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俏江南在众多P E的竞争中选择了CDH创投,后者注资约2亿元,占前者10.526%。

2011,俏江南一直在冲刺a股,但上市失败。由于与CDH签订的对赌协议,俏江南上市受挫后,CDH要求张澜高价回购股份。对于张澜来说,她听从了CDH风险投资的建议,将部分股份低价出售给高管,但仍无法在中国上市。她觉得自己迷失了自我。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都有不满,矛盾也就浮出了水面。

做生意和做金融不一样。如果有不同的想法和利益冲突,双方很容易谈崩。

后谷咖啡之争

2012年6月,国内最大的咖啡生产商后谷咖啡与PE投资人决裂。后谷咖啡表示,PE机构动心吞股,想夺取公司控制权。PE方面表示,后谷董事长熊项瑾可能携款潜逃,2012上市无望。

2011年初,北京某基金公司与后谷咖啡达成投资协议。本次股权投资公司引入后,后谷咖啡母公司宏天集团仍为大股东,持股59.74%。但是,双方早前签订的合同上写着,贷款必须经过新投资人的两位(或更多)董事批准,而基金董事恰好是两位。这直接导致银行新的贷款授信审批完成,但基金却拒绝签字,让企业陷入了“只还贷款不还”的境地,后谷咖啡资金链告急。

据介绍,资金方迟迟不签的原因是投资方没有看到资金真正用于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发展。后谷指责投资者获得了后谷咖啡的控制权。

原本旨在打造“中国咖啡第一股”的后谷咖啡,在引入投资者后,不仅没有实现既定的发展战略,新一轮银行贷款也迟迟未能到位,资产负债率高达70%的后谷咖啡几乎破产。

可见,只有理清早期粗放经营遗留下来的问题,民营企业在引进资本的过程中才能不被动。对于风险投资家来说,他们不仅仅是简单的财务投资者,更是战略投资者。赚快钱、赚大钱的浮躁心态不得不改,否则一旦企业本身难以为继,PE也注定会血本无归。

适当的草药事件

2012年7月,一家正在赶IPO的本土化妆品公司传出消息,今日与投资人的资本关系恶化。报道称,相宜本草董事长冯帅曾大骂今日资本总裁徐新是骗子,顶着功夫、网易等风投的光环。

据悉,在成功引入今日资本风险投资的第一年,相宜本草的创始人冯帅就签署了一份对赌协议,将相宜本草的增长预期从50%到70%提高到80%,并开始在电视上出现,不打广告。在这一年,适宜草药销售增长率最终达到150%;在随后的三年里,相宜本草保持了15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

如今,资本方尝到了甜头,希望做得更大。报告称,从2008年至今,今日资本“应该接触过所有业绩超过5亿的全国化妆品企业”。宜本草对此意见很大,痛斥不应该投资同行业有竞争力的企业,故意造成左手打右手的局面。

目前双方仍处于僵持状态。但与此同时,今天资本方负责消费品的人已经分成了几个小组,到处寻找投资项目。这是今天的首都徐新下的死命令,我们今年必须投资一家日化零售企业。

红孩子创始人跑路。

2008年6月6日,10,红孩子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阳,国庆假期结束回到工作岗位。投资者之一KPCB的代表金鹏来到他的办公室,直截了当地告诉他,董事会决定让他立即离开他创立的公司。

毫无预兆。李阳非常惊讶。2007年,红孩子销售收入达到4亿元,2008年3月跨过盈亏平衡线,成为当年最受欢迎的电子商务公司。他问了另一个创业伙伴,公司董事长兼CEO徐培新,得到的回答是:“这是董事会的决定。”接下来,李阳因为“有人不接电话,有人说出国了”,联系不上任何一个大股东。

李阳和妻子王爽一起离开了,他们一起创业。徐培新解释说,董事会认为夫妻不能同时在公司工作,不想分开,所以两人都走了。但在各方看来,这无异于一场政变。

在业内人士看来,红孩儿主要是因为投资人的过度介入,导致了红孩儿的混乱局面。据悉,红孩子的另一位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徐培新已经退居二线,由风投选出的高管负责红孩子的日常运营。

2065 438+02 7月,有消息称川红儿童将被Suning.cn收购。虽然新闻双方都否认了,但难掩红孩子遇到的困境,再次证明投资人和创业者的博弈最终伤害的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