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锂电池行业27家龙头企业(二)(5000字长,推荐收藏)
1,国产电动车:
中汽协数据显示,6月5438-4月新能源汽车产量75万辆,同比增长266%。1-4月销量73.2万辆,同比增长249.2%。
电动车Q1的销量大大超出市场预期,因此将2021的销量预期修正为240-260万辆。如果2021达到这个销量,上篇提到的到2025年400-500万辆的计划销量肯定会提前到来。,
2.欧洲电动汽车:
21,1-4月,欧洲* * *销量529200辆,同比增长135%,维持全年200万辆的预期。
3.美国电动汽车:
21,1-4月,美国电动汽车销量为16.61万辆,同比增长77%,全年销量有望突破55万辆。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2021 1这个季度都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原因有以下三点:
1,碳排放评估。
2.2020年1季度,疫情爆发,汽车机遇止步。
3、国家政策支持。
在电动车需求如此剧增的情况下,东吴证券对有轨电车的销量进行了预测:
预计21年,电动汽车全球销量531万辆,同比增长75%,其中海外销量281万辆;22年将继续高速增长。预计全年电动车销量731,000辆,同比增长38%。
预计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约为654.38+0677万辆,相比20年复合增长率为40%,其中国内和海外约为699/978万辆。全球动力电池需求约为1005gwh,包括国内外379/626gwh。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提到电池现在由三元和锂离子控制,2020年三者加起来将占99.5%。
在蔚来的搅局下,出现了更合适的电池——固态电池,预计2022年第四季度交付。为什么固态电池又出现了?三元和锂铁不好吗?先说电池的工作原理。
1,电池工作原理
电池由正负电极、电解液和隔膜四块组成。
我们来对比一下这四个模块。正极是工厂,负极是公寓,隔膜是检票员,电解液是公交车。我们还缺少一个重要的“员工”——锂离子。
电池的工作模式是“员工”——锂离子往返于工厂和公寓之间,乘坐电解液车“公交车”,每次上下车都需要经过隔膜“检票员”的检查。
充电流程:员工工作一天累了,需要回公寓睡觉补充能量。锂离子通过电解质传导,并穿过隔膜到达负极。隔膜有效阻止电子通过,只允许锂离子通过。
出院流程:员工在公寓好好休息,补充精力,乘坐交通工具来工厂上班。锂离子通过电解质传导,穿过隔膜并到达电池的正极。
那为什么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不那么耐用了呢?
这是因为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员工会老化退休,也就是锂离子会减少;工厂效益不好,公寓损坏住不下,就是正负活性物质减少;公交车长期磨损失修导致交通瘫痪,即电池欧姆阻抗增大,导电性降低。
2、固体和液体的对比
固体电池和液体电池的区别在于,液体电池的电解液是液体,有隔膜阻止电子通过。固态电池的电解液是固态的,省去了隔膜。
固态电池的优势:
答:安全性好。液体电池易燃易爆,而固体电池可以抑制锂枝晶而不发生电解液泄漏,提高安全性。
b:能量密度高。液体锂电池无论是铁锂还是高镍,能量密度都达不到300wh/kg,一般在200wh/kg左右,而固体电池可以达到300-400wh/kg。主要是因为固态电池没有使用石墨负极,而是直接使用金属锂作为负极,提高了整个电池的密度。
c:循环寿命长。
固态电池的缺点:
答:接口阻抗太大。电解质是固体,离子在固体中的传输功率低,导致界面阻抗过大。
b:技术不成熟导致成本高。
固态电池趋势格局:目前已有部分企业进入固态电池试用阶段,固态电池是未来趋势。液态电池解决不了高里程的问题,固态电池可以。
目前仍以液态电池为主,重点发展固态电池。
1,阴极材料
正极材料:三元(NCM)和锂铁(LFP)。三元元素是镍5、镍6和镍8。
在正极材料中,三元和锂铁四分天下,而在三元中,镍8的渗透率持续增加,依然是镍5和镍6的主场。随着时间的推移,镍8一定会成为市场的主流。
正极材料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产品价格与上游金属价格有很强的相关性。正极材料是电池材料的核心环节,其成本占锂电池的近40%。
正极材料同时面临技术迭代和降低成本的压力,高镍无钴固态电池是下一代技术的重点。目前三元高镍生产线投资6亿元/万吨,国内一线正极材料企业产能4万吨,大多推进654.38+1亿吨基地建设,需要大量资金。
全球正极材料出货量从2065.438+03年的不到65438万吨增长到2020年的6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30%。预计2025年全球正极材料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2020年国内正极材料产量5654.38+万吨,同比增长27%,其中NCM三元材料占比46%,磷酸亚铁锂占比25%。
在锂电池的四种关键原材料中,正极材料是分散性最大的。目前CR3只有20%-30%,CR5只有30%-40%。主要原因是下游电池厂出于供应链安全和产品质量的考虑,一般会自行生产部分正极产能,而上游矿企也会凭借自身资源优势采取向下游延伸的策略,这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了独立正极材料企业的市场空间。
目前国内正极材料企业毛利率大多在20%以下,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下游材料企业毛利率持续承压,而以党生科技为代表的海工企业毛利率整体保持稳定。
总结:1,正极材料行业集中度不高,主要是上下游挤压和技术迭代。
2,高镍无钴是目前的趋势,固态电池将是未来的趋势。
3.正极材料行业排名前五的公司:德国纳米、白蓉科技、巴瑞特、郭萱高科、巴莫、天金。
三元材料排名前五的公司:白蓉科技、天津巴莫、长园锂业分公司、党生科技、杉杉能源。
4.正极上游的原材料主要涉及镍、锂和钴。代表公司:盛屯矿业、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华友钴业。
2、负极材料
负极材料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产品质量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快充性能影响很大,其成本占锂电池的6-8%。
目前阳极生产线投资2-3亿元/万吨,国内一线阳极材料企业产能7-8万吨。产能的扩大和一体化建设对资金的需求很大。负极的生产工艺比较成熟,电池厂很少布局这个环节。
负极材料国内产量从2065,438+04年的5万吨增长到2020年的36.5万吨,年复合增长率约40%,其中人造石墨占比逐年上升,2020年国内市场份额达到84%。预计2025年全球负极材料产业规模将达到400亿。
负极材料集中度较高,2020年国产负极材料CR5占比78%。贝特瑞、杉杉和江西陈子是中国三大传统负极。东莞金凯近年出货量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动力电池装机量增加,开始跻身一线负极厂商行列。
负面上市公司行业集中,盈利能力好,毛利率在25%-40%之间。阳极石墨主要由外购生产,占成本的40%。目前,阳极制造商已经开始建设自己的石墨化能力。未来阳极生产一体化是行业趋势,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碳硅是业界普遍看好的下一代负极材料,金属锂是负极材料的终极解决方案,也就是固态电池。
总结:1,阳极行业集中度和阳极行业整合是未来趋势。
2.石墨-碳硅-金属锂是负极的发展趋势。
3.阳极材料排名前四的公司:贝特瑞、江西陈子、杉杉股份、东莞金凯。
3、隔膜材料
隔膜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其成本约占锂电池的8-10%。在隔膜成本中,原材料和制造成本占比较大,所以企业规模效应强。
目前隔膜生产线投资为4-5亿元/亿平方米,国内一线隔膜企业产能为30-35亿平方米。隔膜技术壁垒高,是四大电池材料中实现国产化的最新一环。除了比亚迪、SKI等少数电池企业,其他电池厂都是以外包隔膜为主。
国内隔膜产量从2014年的5亿片增长到2020年的37亿片,年复合增长率约40%,其中湿法隔膜占比较高,2020年国内市场份额将达到70%。预计2025年全球锂电池隔膜行业规模将超过300亿元。
隔膜行业规模效应较强,龙头企业成本优势明显,行业集中度持续提高。过去20年,国内湿隔膜CR5占比93%,其中恩杰收购了上海李杰。
隔膜企业毛利率普遍较高,在40%左右,但近年来逐渐下降。隔膜是四大材料中降价预期最强烈的环节,企业需要不断降低制造成本才能保持高盈利。
锂电池四大材料中,隔膜单位容量投资较高,需要在掌握工艺的基础上购买调试设备。安装后,仍然需要很长时间爬坡,以确保高产量。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特征限制了新进入者的进入。
一线电池厂的认证周期一般是2-3年,之后就可以批量供货了。从产能规划到收入实现的长周期保证了龙头的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
总结:1,隔膜材料行业新进入者难度很大,行业会进一步向龙头靠拢。
2.湿法涂装是行业的发展趋势。
3.阳极材料龙头企业:恩杰兴源材料。
4.电解质材料
电解液是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转移的通道,其成本约占锂电池的6-8%。锂盐、溶剂、添加剂等原材料占电解质环成本的90%左右。为了降低成本,原材料产能布局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目前电解液生产线投资不足654.38+0亿元/万吨,国内一线电解液企业产能为554.38+0万吨。原材料是影响电解液价格和产能的关键因素,有原材料产能的企业利润弹性较大。
国内电解液产量从2065,438+04年的4万吨增长到2020年的25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5%,其中动力电解液占比逐年上升,2020年国内市场份额达到62%。预计2025年全球电解液行业规模将达到近450亿元。
2020年国内电解液市场占比74%,天赐、新舟邦、东莞杉杉、国泰华荣为第一梯队。
天赐材料、新舟邦电解液业务毛利率水平长期维持在25%以上;天赐材料生产部分六氟磷酸锂,新舟邦溶剂产能即将投产。未来电解液厂商向上游延伸是大趋势。
总结:1,行业集中度高,厂商会向上游延伸以保证利润。
2、电解液的添加剂最重要。
3.电解液行业排名前3的公司:天赐材料、新舟邦、江苏国泰。
4、六氟磷酸锂水龙头:多氟多。
5.锂电池的上游和下游端
答:新能源热管理:格局分散,但国内企业加速全球替代。代表企业:三花智控、银轮、奥特佳。其中,三华智控是热管理的龙头,银轮股份主要是传统业务,向特斯拉供应链布局新能源。
b:锂钴镍行业:资源行业,循环行业,进入门槛高。国内资源占比较小,对外依存度高。代表人物: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华友钴业、洛阳钼业。
c:锂电池设备:动力电池进入新周期,扩产加速,设备厂商迎来新机遇,龙头厂商盈利明确。
锂电池设备的四个流程:
1)预芯工序:包括搅拌、涂布、辊压、切割、生产/模切等工序。该工艺工段涉及的设备有真空混合机、涂布机、辊压机、分切机、压片机/模切机等。
2)电芯中间工序:主要包括卷绕或叠片、焊接、注电解液等工序。该工艺工段涉及的设备有卷绕机、层压机、焊接机、干燥设备、自动注液机等。
3)后电池技术:主要包括电池化成、体积检测等。这个过程涉及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电机(用于化学成分)、检测等设备。
4)模块和电池组技术:主要包括电池组装、连接器组装、模块组装、密封测试和最终测试。该工艺段涉及模块生产设备、封装设备等。
后来的设备龙头:航科科技。领先智能:前中后路全产业链布局的领跑者。
d:中国排名前五的电池公司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比亚迪、AVIC锂电池、郭萱高科和亿纬锂能。
e:供应链
特斯拉供应链:预计徐升、拓普集团、三花智控、宁波胡阿祥、华宇汽车、戴美等自行车价值较大。
F: LG电池供应链:阳极:杉杉,党生科技;负极:鄯善、巴瑞特、江西陈子;隔膜:兴源材料、恩杰股份;电解液:新舟邦,江苏国泰,天赐材料。
g: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供应链:正极:天津巴莫、振华新材、北大第一、贝特瑞;负极:杉杉、普泰来;湿隔膜:恩杰、中材科技、兴源材料、沧州明珠;电解液:新舟邦,
1,电池抽头:
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国内市场份额接近50%,全球市场份额25%,现有产能近60GWh,欧洲工厂将于2021年建成。
比亚迪。该公司是电动汽车和锂电池的领导者。
亿纬锂能:公司是国内锂原电池龙头企业,在圆柱形电池和TWS耳机电池领域不断被国际客户拓展,与电子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2、上游资源矿领导:
锂业:天齐锂业、赣锋锂业
钴:华友钴业和洛阳钼业。
3.阴极材料:
德国纳米,白蓉科技,巴瑞特
党生技术:高镍技术领先。
4.负极材料:
出卖,江西陈子,杉杉股份
普泰莱:人造石墨水龙头。
5.隔膜材料:
恩杰股票,兴源材料
6.电解质材料:
天赐材料,新洲邦,江苏国泰
六氟磷酸锂水龙头:多氟多。
7.热量管理:
银轮三花直空。
8.锂电池设备:
领航智能,航科科技
9.电机的电气控制:
汇川科技,卧龙电驱
总结:电池相关公司21家,新能源汽车相关其他公司6家,行业排名前27家。
最后一句话:以上内容为锂电池行业分析及行业龙头公司讲解,不推荐公司。
锂电池行业现在太热了,需要先降温再入市。现在只列出来然后分析。
参考资料:
平安证券新能源行业报告/中信证券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资策略
全文结束!
本文与微信官方账号“韭菜书房”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