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已定?从四大的财报看“大疫情”下的通信设备市场。
经历了无线市场三年的“寒冬”,5G商用迎来了设备商期待已久的“春天”,但四大设备商的道路早已分道扬镳。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会给设备市场蒙上怎样的阴影?
"
文|通信行业新闻(网)党博客
在无线市场经历了三年的“寒冬”后,5G的正式商用和规模建设无疑迎来了设备厂商期待已久的“春天”。
3月31日,随着华为2019年度报告的发布,以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为首的四大通信设备商陆续发布了各自的2019年度“成绩单”。从财报来看,四大设备商的营收和利润都比去年有所增长,其中华为在美国的“实体名单”压力较大。爱立信实现“V”型反弹,诺基亚利润转正,中兴通讯业绩逐步回到制裁前水平2017。5G之下,似乎设备商的春天来了。
5G诞生的“V”反转马太效应开始显现
2019对于设备商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5G正式商用。全球超过60家运营商部署了5G网络,其中超过50家正式推出5G商用服务。虽然无线市场仍然呈现四足鼎立的竞争格局,但作为设备商的龙头,华为正在不断扩大与诺基亚、爱立信、中兴的地位。
2019年,华为全球营收达8588亿元,同比增长191%,净利润627亿元,同比增长5.6%。运营商业务方面,华为2019年实现营收约2967亿元,占总营收的34.5%。
从过去四年的表现来看,华为的营收和利润持续上升,营收每年增长超过15%。与四年前相比,华为的营收规模增长了近一倍。利润方面,除了2065,438+09年同比增长5.6%,华为还连续三年实现了超过65,438+05%的利润增长。尤其是2019年,在美国“实体名单”的压力下,华为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同时也走出了生态布局“必然”的坚实一步。
诺基亚2019年度净销售额为23315亿欧元(折合人民币18131100万元),去年同期为225.63亿欧元(折合人民币169924万元),同比增长333。
爱立信2019年度净销售额达2272亿瑞典克朗(折合人民币161078亿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654.38+08亿瑞典克朗(折合人民币654.38+0.276亿元),同比增长654.38+029.32%。
爱立信在2019实现了“V”型反转,营收上涨。同时,在2018年爱立信净利润出现“V”形反弹后,2019年爱立信利润正式转正。据了解,爱立信已经连续六个季度实现有机销售增长,中东和东北亚市场收入的同比增长也是爱立信收入和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
涅槃重生的中兴通讯营收逐渐接近制裁前水平,利润大幅增长,迎来“转正”。2019年,中兴通讯实现营收907.37亿元,同比增长6.11%;净利润5148万元,同比增长17375438+0%,其中运营商网络实现营业收入66585万元,同比增长16.66%,是2019年业绩增长的主要贡献。
通过分析四大设备商的财报,无论是营收还是利润,华为都在扩大与其他三家增长更大的设备商的距离。华为2019年总营收是诺基亚、爱立信、中兴的近两倍,净利润总额是其他三家的近10倍,马太效应开始显现。
《通信产业报》全媒体总编辑辛认为,从最新财报来看,2019年各大设备厂商集体跳起了“V”型舞蹈,实现了收入和利润的增长。但从更长的区间来看,各大设备厂商有的逆风上山,有的顺风下山。在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并没有与政治隔绝,黑天鹅仍不时飞来。发展道路上的各大设备厂商,既有创新的,也有“命运多舛”的。
“同校教师”已经“分道扬镳”
毋庸置疑,除了市场格局和企业规模,四大设备商的业务板块也已经分道扬镳,商业模式和业务结构完全不同。
2019年华为营收主要分为三个板块。在5G置换红利的推动下,华为消费者业务在2019年度实现销售收入4673亿元,同比增长34%,占总收入的54.4%。已经超越运营商业务,成为华为的主要收入来源,公司业务收入达到897亿元,占总收入的19。
而中兴则将消费者业务放在首位,包括手机、移动数据终端、家庭信息终端、集成创新终端等产品,以及相关的软件应用和增值服务。2019年,中兴通讯消费者业务收入14997亿元,同比下降21.93%,占总收入的16.53%。此外,中兴通讯的政企业务收入20154万元,占总收入的。
另一方面,爱立信和诺基亚的收入结构更加“纯粹”,其中诺基亚的单网业务占总收入的近80%,而从收入结构来看,软件和技术的收入也在运营商的业务范围内。
总体来说,华为和中兴无疑是端到端的信息通信业务布局,而诺基亚和爱立信似乎正在收缩,回归电信网络本身。
通信行业的本质是技术行业,四大设备商竞争力的背后是技术和研发的“较量”,其中华为一直是R&D的投资大户,每年在R&D的支出占营业收入的65,438+00%。近十年研发总支出超过6000亿元,2065年438+0365,438+07亿元,占全年销售收入的15.3%。
中兴通讯还保持着较高的R&D投资。2019年,中兴通讯R&D投资达到12548亿元,同比增长15.06%,R&D投资占其营业收入的13.83%。
新彭军指出,经过近几年的转型、变革和定局,通信行业四大巨头的发展路径已经基本“分道扬镳”。华为已经成为具有一定基础研究和生态能力的全通信产业链端到端领先厂商,而中兴则试图做一个缩小版的华为“复制品”。爱立信和诺基亚似乎专注于回归“纯粹的”通信设备供应商。
2020:大疫情下怎么走?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和全球蔓延对通信行业造成了影响。3GPP已经暂停了版本16和版本17的标准冻结进程。有分析认为,与2020年的计划相比,全球5G建设势必放缓。对于设备制造商来说,他们应该在2020年积极“跑马圈地”的同时“养精蓄锐”。
爱立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Borje Ekholm指出,爱立信在业务流程数字化方面的投资将增加2020年的成本,并将提高2021及以后的生产率,从而提高利润率。
华为的挑战不会小。华为董事长梁华指出,2020年,华为可能面临更大的困难,不仅要克服长期“实体名单”限制的挑战,还要应对疫情的影响。
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5G市场之一,并不会因为“新基础设施”的影响而减缓5G的整体发展,正在迎来网络建设和应用的新一轮加速。
日前,中国移动公布了2020年5G无线网络二期工程主设备集中采购中标候选人名单。其中,华为获得总合同份额的57.3%,中兴获得28.7%,爱立信占比11.5%,中国新科2.6%,诺基亚遗憾滑出榜单。
作为老牌设备厂商之一,诺基亚在设备集采中遗憾落榜,给了通信设备格局变化的想象空间。针对近日网上流传的“致联通的信”事件,上海诺基亚贝尔CEO马博策在公开信中表示,作为一名在中国通信市场服务近40年的通信“老兵”,5G对任何厂商都是极其重要的。我们的战略将全力配合和支持所有运营商的5G部署,同时与其共同推动行业市场的数字化应用,确保5G网络在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取得成功。
网上流传的“给联通的信”
值得一提的是,4月7日晚,中国移动公布了2020年5G SA核心网新设备集中采购中标候选人名单。华为、中兴和爱立信再次上榜,诺基亚再次出局。
事实上,在失去中国移动的市场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集中采购将对诺基亚在中国5G市场的“生存”至关重要。
在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新基础设施”的推进,让中国的通信行业显得鹤立鸡群。据赛迪顾问总裁孙会峰介绍,预计2020年中国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总收入将达到4500亿元,电信运营商在5G网络设备上的投资将超过2200亿元,2020年围绕新基础设施的5G上下游采购将达到5000亿元。
温小军认为,通信产业链应以5G数字“新基础设施”为驱动,加快5G网络的部署和商用,推动5G+超高清、5G+工业互联网、5G+自动驾驶、5G+远程医疗等应用的普及,对于点燃后疫情时代的产业动力新引擎,确保经济稳增长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对每一个通信企业也具有现实意义。
疫情下的全球通信业,2020年可能充满变数。距离四大设备商最近的中国新科也在“磨刀霍霍”。高通和思科继续在各自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在一些地区,英特尔、三星和新华三正在加入这场游戏。一些“隐形冠军”也在专业化和多元化之间扩张。
“预计2020年主要设备厂商安全,适当的竞争格局有利于产业生态的整体健康。”新彭军表示,今年的疫情必然会给全球通信设备市场蒙上阴影,比如中国“提速新基建”的“操作”,可能很多市场都不会复制。再加上美国对特定企业的持续打压,会加速格局的调整。一些企业被“逼上梁山”,成为通信行业新技术格局的生态冠军。部分企业回归专业公司。当然,也有企业“滑”出了轨道,也有企业“挤进”了游戏。
综合生产阅读财务报告系列:
中国铁塔年报发布:净利润增长97%。
中国移动年报发布:2020年5G投资6543.8+0000亿。
中国联通《意见书》:2019净利润增长11.1%,今年5G投资350亿。
中国电信2019业绩《意见书》:新基建项目亮点纷呈。
深读三大运营商2019财报:5G投资占比提升至50%。能起到“白衣骑士”的作用吗
谁是“尖子生”:三大运营商2019成绩单图片
“加速新基础设施”系列报告:
主编点评:联手刺激5 G稳定增长。
九人谈「新基础设施」:如何加快数据中心的运行速度?怎么才能赢?
加速新的基础设施,如何加速数据中心?
八位专家谈5G“新基础设施”:如何提速运行?怎么才能赢?
减少216亿元电费:地方硬核政策如何帮助5G跑得快
加速5G新基础设施,60万“小目标”该如何锤炼?
抵御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高科技产品和通信服务表现抢眼
又来了!电信联通25万站5G招标在路上。
来了!最大的5G“新基础设施”集中采购发布
王晓初:加快5G发展的五点建议
迎接新的基础设施,光通信产业会跑得更快。
工信部召开加快5G发展专题会议:充分认识紧迫性,务实推进快速发展!
加速新的基础设施,互联网巨头不看。
加速新基础设施:单波200G骨干网呼之欲出,400G还有多远?
加速5G新基础设施,如何打造5G专网的“私家花园”?
关于复工复产抗击疫情的系列报道;
对冲疫情的影响:通信采购的大浪潮正在到来
工信部:加快5G建设进度
疫情下电信流量激增:能否帮助运营商走出低谷?
运营商年初表现平平:第一个月,两大支柱业务的用户增长乏力。
疫情下的5G建设:短期收紧,长期如何?
分批复工,总部在武汉的全球最大光纤供应商保证不间断供应。
在抗击疫情的同时,总部位于武汉的中国信贷部非常稳定。
下沉网格化管理,中天科技有序复工
专注防疫生产,恒通集团确保产品按期交付。
三大运营商全力帮助企业复工复产。
“五到位”“九注意”,俊芝集团全力稳定生产,确保供应。
中国广电抗击“疫情”的亮点与遗憾
主编展望:2020年这个行业会更好吗?
主编点评:联手刺激5 G稳定增长。
中国移动年报发布:2020年5G投资6543.8+0000亿。
重磅:6G概念与愿景白皮书
中国铁塔年报发布:净利润增长97%。
赶上“晚集”:FCC为100亿美元犁了次6G。
敲黑板:如何快速切入Wi-Fi 6市场?
停止对非5G终端发放入网许可证,能否助推5G运行?
王晓初:加快5G发展的五点建议
美国对我高密度光纤设备及其组件发起337调查。
编辑/当事人博客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