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圣涛:如何从设计走向市场
从设计到市场,今天我主要讲三点。设计方向,渠道和资金,这三个方面,我来说说我的体会。
我的第一点,设计的方向。
我觉得既然是设计,就不可能是纯艺术的东西。设计其实是一种创造,一定要实用,一定要美观。因此,必须有一个顺序,我们说,产品需要实用和美观。它的第一核心是实用,其次才是美观。所以创意设计应该服务于工业而不是艺术,这也是我想说的。
创意产品的定位,也就是我们应该如何规划产品。创意设计的范围太大了。对于设计师来说,如何定义自己的产品定位应该是设计的核心。给产品定位,首先要确定目标市场,然后明确找到产品的定位。产品的市场在哪里?有观众吗?是否有人愿意为你的产品买单,可能是一个必须研究的重要问题。我们不能说我们可以为自己做一个产品,或者给一小部分人享受。我们觉得设计产品和其他工业化产品一样,一定要大规模才能工业化,不能太小。我们说,虽然3D打印的概念已经产生,但是3D打印真正应用到民用和市场大规模应用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从这个角度来说,就要考虑有没有市场受众,这个市场受众有没有一定的体量,这个体量能不能让你的产品形成规模。因为只有规模化的东西,你才能产生利润空间,你才能降低成本,你才能产生规模,最后你才会盈利。因为只有盈利,企业或者设计师才能生存发展。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产品定义首先要考虑市场,而不是利益,然后才能定义产品。
从设计师的个人定位来说,我希望设计师一定要专注于行业或者品类。赛峰科技从事分销链整合领域这么多年。我们也是国内第一家在这个领域做价值整合的创新型企业。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我们认为是因为我们非常专注。所以我们认为任何业务都是需要专注的,包括我们的设计师,你们也要专注。只有专注于行业,或者专注于品类,才能有足够的行业深度;只有行业的深度,才能让你深刻明白产业化在哪里;你可以搞清楚市场,搞清楚产品定位,找到盈利点,然后你就可以规模化,盈利。
第二个观点,“渠道为王”。
我认为无论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企业,你都不可能把渠道做王,你也不可能通过渠道快速的扩张产品,所以你不可能盈利,不可能产生市场规模。所以我们说创意产品的渠道整合一定要考虑哪些渠道适合你。目前,赛峰科技的销售渠道中,整合了沃尔玛、麦德龙等中国超市领域的所有A类超市,也整合了一线电商和一线电视购物。还有一个体系,包括全国各地的一些专卖店,经销商,代理商。我们整合了近10000家经销商渠道。在这些渠道中,哪些渠道是真正适合创意产品享受和使用的,让它能够让我们的销量翻倍,这是我们正在研究的课题。通过渠道快速传播创意产品,是产生大规模销售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但我们需要研究的是,电视购物、电子商务、我们的专卖、分销还是礼品,哪些渠道更适合创意产品的推广?还是其他一些新的渠道?比如移动互联网,比如微博,导购等等,这些新的载体适合销售我们的创意产品吗?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方法拓展我们的渠道和销售终端,让我们的产品真正送到消费者手中。所以在这方面,要想产业化,就要把渠道做得足够大,足够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大规模生产和销售你们的产品。
同时,作为一名设计师,他擅长设计和创作。要实现从设计开始的产业化,必须有第三方公共运营平台和品牌中心为他提供推广和服务,还需要第三方经纪人平台,当然也少不了版权平台。举个例子,有一些企业在电商购物方面并不专业,但是只要推出自己的产品,就会有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帮助运营,无论是进场、拍电视剧、设计台词、现场互动。既然你占用了电视频道的时间,那么你的产品广告的销量就决定了一个节目播出后,你是否被允许播出第二个节目。因为任何渠道都是有成本的!只有你创造的收入能够覆盖你的成本,让多方共赢,你才能生存和发展,包括电子商务。
还有,我们需要一个分析品类数据的平台。所有的创意设计都不应该是盲目的创意设计,而应该先抓住市场,再有针对性的设计。所以你需要一些分析工具。比如大家都知道,在电子商务的概念里,大家都会分析淘宝的数据。我想也有很多机构做了这个机器人来抓取淘宝的销售数据。因为淘宝不会给他,他只要通过软件研发,设计一些软件来抓取淘宝的数据。所以在这里,我觉得品类数据分析平台很重要。只有你分析清楚了市场在哪里,客户在哪里,客户需求在哪里,你才会知道我的设计方向在哪里。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市场的自己的产品。我觉得这个也很重要。这是我认为我们在创意产品从设计到上市的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你得有渠道才能卖,渠道怎么建是其中最核心的问题。
第三个观点,从设计到市场,要有资本对接。
我们有很多设计师,可能他本身就是学生,商业运作能力不强,资本对接能力不强。甚至是缺乏运营的资金,这就涉及到一个很大的问题,企业或者项目的发展,如何把这种资金需求、运营、投资连接起来。一个好的产品设计,未来可能是一个无限的市场;无限的市场,前期必须有资本介入才能够快速做大做强。纵观国内现状,资本对接创意设计的动力和意愿都不是很强。但仍有一些制度创新通过金融创新实现资本对接。比如包括我们自己做的一些事情,它会和这一块有一些联系。通过与银行对接,将产品销售渠道对现金流的需求转化为银行贷款,将相对较低的贷款价格给予创业者和设计师。现在也有很多天使投资人。当一个产品真的很好的时候,天使投资人会承担一定的风险投入一定的资金,但可能要持有一定的股份。这一直是赛峰科技在讨论的一个领域,我们称之为商业投资。就是如何把营销业绩的增长和投入连接起来,让他找到一个节点式的连接,什么时候推广营销,什么时候介入资本,更好的让一个行业在孵化期实现资本运营服务,让他的好产品最终做大做强。这是我们在这方面的思考,所以这是我要表达的第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