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投资自行车共享可靠吗?

楼主,需要明白最简单的投资逻辑,投资一定要顺应大势,选择国家重点发展的方面。你能反思一下自行车共享是一个注重发展的国家吗?还是被国家抵制?如果你不能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我建议你放弃这个想法。你犯了投资的大忌,没有风险控制意识。我可以给你分析一下中国的现状:

1,中国未来十年的外部环境。

所谓世界大事,其实几千年来国与国之间只有三件事:战争、和平、发展。战争是和平的前提,和平是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不平衡会带来新的战争。

战争的发生是因为国家之间的力量平衡发生了变化,需要重新平衡,形成新的国家之间的力量平衡。新的平衡完成后,和平就会产生。和平的国际秩序导致经济发展。有些国家发展得比较好,有些国家发展得比较差。新兴国家将挑战旧霸权,重新定义世界利益格局。

地缘政治,和狮子王,侯爵王竞争,本质上是一样的。把世界文明史上的帝国兴衰换成新老狮王的竞争,你会发现道理是一样的。它们都遵循着一个古老而不变的法则:弱肉强食。人类毕竟也是动物,摆脱不了动物界的普遍规律。

直到核威慑,一种新的恐怖平衡法则,取代了传统的丛林法则。人类战争的形式从根本上改变了。核大国之间,再也不可能像往常一样等上几十年、几百年,一套诸侯王争霸。因为核威慑的恐怖平衡法则就是没有人会赢,没有人会输,只有两者同归于尽。所以作为再平衡的手段,核大国之间没有输赢,作为手段的战争除了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相互毁灭之外,没有任何意义。军事只是手段,利益才是目的。一直认为是这样的。

中国是一个核大国。在新的恐怖平衡法则下,核大国之间不会轻易爆发战争。而不是一个核大国,试图用武力挑战中国无异于向石头扔鸡蛋。所以中美之间不会爆发全面战争,俄美之间也不会,中俄之间也不会。如果世界三大军事强国不互相全面开战,那么第三次世界大战根本不会打响。

第三次世界大战不会来,但不代表一切风平浪静。当全面战争不可行时,技术灾难是敌对国家之间遏制和再平衡的一种新的常规手段。比如代理人战争,比如输出恐怖主义,比如各种互相厌恶。灾难与反灾难、遏制与反遏制仍是世界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的长期主题。这是中国未来10年将要面临的外部环境。至于台海问题、南海问题和东海问题,本质上都是中美关系的延伸。

2.海权的衰落和陆权的崛起。

在美洲大陆,没有对手。两边都是海洋,即使有强敌,也很难入侵美国。而美国可以控制两个大洋,一个是北约,一个是亚太,通过超级海军控制整个世界。过去的几十年,所谓二战秩序,是美国主导的海权时代。

海权的象征是航母战斗群。该航母在方圆的作战范围可达1000海里,像一个移动的黑洞一样在海洋上巡航。常规武器很难接近它,更不用说攻击摧毁它了。航母真正的天敌只有两个。一个是用航母打航母,一个是陆地。因为航母不能在陆地上航行,舰载机在对抗敌对大国的岸基空军时没有优势。

所以美国的地缘优势也是它的地缘劣势。一个一体化的欧、亚、非大陆,无论从面积、深度、人口、资源、经济总量、市场规模,都已经形成了对美洲大陆的压倒性优势,并将把它变成一个孤岛。欧亚非一体化的大陆象征着登陆力量的崛起。陆权的崛起,将曾经繁荣的海权挤入历史的纸堆里。如果提拔卢全兴,海权被废是必然的。

随着两场反恐战争、2008年金融海啸、伊斯兰文明以及俄罗斯对美国的反挤压,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利比亚和叙利亚战争期间,美国作为地球的实际统治者,连面都没露一下。石油、美元、航母是美国行使全球统治的三大法宝。

中东局势越来越复杂,对美国来说几乎失控。如果你不能控制中东,你就不能控制石油。而美元,因为之前的量化宽松,大大透支了美国的主权信用。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的份额从历史峰值的70%以上逐渐下降到50%。如果石油和美元失控,那么单纯依靠航母是无法实施全球统治的。航母对威慑小国有用,对大国没用。霸权在衰落,作为霸权之剑的海权也在衰落。这是正在形成的趋势。

另一方面,新潮流正在兴起,新秩序正在悄然来临。俗话说,地球这个大舞台,从来不允许出现权力和秩序的真空。如果一方后退一步,另一方必然会前进一步。随着美国海权的衰落,一个新的陆地大国正在寻求整合和连接欧、亚、非三大洲。这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但更符合欧亚非人民的利益。人背势不可挡。

3.中国经济的系统性风险可控。

中国经济每年都被一些人诅咒崩溃。被口头诅咒了几十年,不仅没有崩溃,反而发展的越来越好。我一直很好奇这些人是出于什么心态,总是诅咒和渴望自己的国家经济崩溃。仿佛国家经济崩溃了,他们还能过上好日子。

比如一个在船上的人,老是说沉船,沉船,好像船沉了,淹死的只是别人,而不是他。墙倒了,只杀别人,不杀他。友邦的船,但是没有多余的船票卖给浪漫的外国人。友邦是精明的生意人,不会带只会抱怨诅咒却买不起票的人。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是每个人的事。以上两段不是关于价值观的政治正确或不正确。而是想说,经济分析的一个根本前提是,不要有心理倾向,要客观超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洞察力,找到经济现象的症结和本质。而抱怨、怨恨、情绪和诅咒对经济分析来说是零价值的。甚至可能是负值,因为基于心理学的判断和结论很可能都是错误的,所以基于错误的判断,就会导致错误的决策。错误的决策必然导致损失。

在中国经济的每个阶段,都会出现新的问题和风险。历史上、世界上没有先例,没有模板和历史经验可供借鉴。很多现象甚至无法用现有的主流经济模型来解释。这导致一些照本宣科的学者认为,错的不是模型,而是中国经济;错的不是理论,而是现实。就像拍照找马,发现现实中的马和图片中的马不一样,就宣布现实中的马不是马。跟着地图走也是经济分析的大忌。如果模型不能解释现实,显然是模型错了,理论错了。在经济分析领域,教条主义也没有前途。

中国经济现阶段,客观存在的风险和问题是上一个周期遗留下来的问题需要解决,新的增长点没有找到并发挥引擎支柱的作用。解决上一个经济周期的问题,需要泄洪排水,自然导致流动性枯竭,所以增长失速。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要调结构,就要疏通阻碍新经济的旧生产关系,然后就要深化改革。如何从上一个周期平稳过渡到下一个景气周期,无论是V型过渡、U型过渡还是L型过渡,都是当前的问题。这是一个问题,也是一个风险。

如果是V型过渡,那就是大破大立,出台一些激进的政策,把之前的旧模式全部砸碎,然后在剧烈的阵痛之后重生。在短时间内,您可以过渡到新模式。我认为,这不符合稳定的基本思想和原则。因为这个选项是风险失控的选项。既然要稳健,那么就必须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因此,未来中国经济不会出现V型转变。睡一觉,第二天天一亮就好了。这样的事情不太可能。

如果是U型,那就是中周期调整。7%左右的低增速会持续几年。风险会得到更稳定的控制。新常态不是指新模式、新经济,而是指两个景气周期之间的调整期过渡期。如何解决遗留问题,找到新的增长引擎,只能通过改革来实现。

如果是L型,说明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国内环境都遇到了比较复杂的问题。那么调整期会更长。在改革的政策措施上,也会更加密集。深入的话,会更深。无论是U型转变还是L型转变,中国经济崩溃的可能性都不大。因为激进且高风险的V-transition选项,已被排除。

最大的洪水已经安全过境。因此,未来不会再发生洪水,中国经济崩溃的风险可以认为已经排除。只有从内部排除了外部的第三次世界大战风险和经济崩溃风险,确立了崇高的新战略决心和使命,满足了这三个前提条件,才有资格谈后面的经济转型和新经济战略。

所以我建议楼主关注一下“一带一路”,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这里有一条短信给你:

2017,17年6月5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指导,中国企业报集团、中国企业十大新闻评选委员会、中国企业园国际合作联盟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暨2016中国企业十大新闻揭晓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企业集团、中国-阿拉伯国家技术文化转移中心、中国企业园国际合作联盟、北京水木平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万达财富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中国-阿拉伯国家青年创业园管理委员会等,组织了一个以创造新时代文明为核心,以金融服务社会,创造中华新文明为己任的团队。中阿和平玫瑰小镇、中阿科技产业联盟、中阿科技产业基金等高端服务平台的建立,将为早日提升中阿在世界上的文明地位,实现“高层对话、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共建共享、“一带一路”的综合目标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