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国际招标有限公司

说到三峡工程,人们既熟悉又陌生。我熟悉“三峡”的名气,熟悉“三峡工程”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巨大关注。奇怪的是三峡工程的运营和建设者们,因为他们的低调行为,一直在默默工作,尤其是这些始终处于敏感地带的“三峡投标者”。

从事招标工作近20年的余斌,也在三峡国际招标公司做了7年的总经理。令她欣慰的是,三峡国际招标公司在完成的一系列招标工作中,没有出现一起违法违纪事件。这也将在中国的申办史上写下辉煌的篇章。作为与中国招标行业一起成长起来的第一代招标人,余斌对有幸参与三峡工程这样的世纪工程招标工作感到无比自豪。可以说,三峡国际招标公司就像招标界的一所顶尖学校,培养和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当代投标人。

有人说,招投标是一个需要“现实”的行业,其中的喜怒哀乐无法细说。谈起招标人和招标,余斌依然津津乐道,言语中总透露着专家的风格和习惯。因为对竞价的热爱和坚持,她总是很忙。

在国内的招标界,余斌的名气不亚于和她一起成长的三峡国际招标有限公司。当业内人士提起三峡招标的领头人,敬佩之情总会油然而生。

在复杂关系的交织中成长

谈及三峡国际招标公司近十年来经历的国内工程招标行业多项第一,余斌感慨道:我们是在复杂关系的交织中成长起来的。无论从工程背景、招投标国际化程度,还是从技术要求来看,都是以前国内工程招投标从未遇到过的。三峡的投标人从中积累了无数的经验。作为三峡的投标人,往往要从各种决策因素的角度考虑问题。

余斌把三峡工程的特点概括为“大”和“环境复杂”。

说三峡工程“大”,面临的是规模大、投资大、技术复杂、技术指标要求高、施工队伍更专业。三峡工程土建工程一次性招标最高金额达33亿元,机电工程一次性招标最高金额达6654.38+0.7亿元。金额本身就说明了项目的复杂程度。此外,三峡工程的很多设备在国内没有相应的制造能力,在国际上有生产能力的厂家也很少,加大了设备招标的难度。

要说三峡工程的“环境”复杂,从三峡工程论证了四五十年就能看出它的特殊性。技术、设备、施工、服务中遇到的问题,是当今国内水利工程面临的极为罕见的复杂问题。针对各种复杂因素,三峡总公司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在投标过程中,不仅要面对技术和设备上的困难,还要面对和处理技术以外的政治、经济和环境因素。微观环境方面,面对众多的设备制造商和施工队伍,保持竞争,面对各自不同的现状,如何使招标评标工作为今后三峡工程的顺利完工打下良好的基础,是三峡工程招标人面临的难题。三峡工程投标人在这种条件下积累的经验非常宝贵。在复杂的矛盾和关系交织中组织招标工作,需要很大的技巧和耐心。

余斌说:在三峡集团的领导和支持下,我们处理了这么多复杂的事务,形成了我们区别于其他同类招标代理机构的特色和优势。因此,有了三峡工程招标的经验,三峡工程的投标人就可以有丰富的经验来应对社会上的各种工程招标。

不忘业主需求是制胜法宝。

当记者问余斌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成功、漂亮地完成每一项招标工作时,余斌笑着说:了解并满足业主的需求,是招标成功的法宝。她解释说:招标实际上是协调各种生产关系。无论关系多么复杂,我们都不能忘记最终的目的:满足委托方的需求和利益。这是我们要保证的第一目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此为核心来进行。首先,这个业主(客户)的需求是什么?就是在进入工作之前先搞清楚这一点。当然是工程需要,不是个人需要。其实招标代理的性质和软件设计等其他技术服务型企业是一样的。虽然服务形式不同,但它对客户需求的理解和分解,通过对客户需求目标的分解,不断满足客户在不同项下的需求,如工期、进度、成本控制、质量、安全等。这个项目需要服务什么样的承包商?能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这些问题必须在编制招标文件之初就详细分析,并巧妙地融入到招标文件中,这样才能在招标过程中解决问题。什么是投标技巧?强大的行业背景让我们知道从哪些角度去了解投标人,如何去了解投标人。你从什么信息来判断投标人,你希望他们提供什么信息,程度和宽度是什么?对招标信息的掌握和判断是今后公平评标的基础。

于先生说,三峡国际招标公司承接的大标,一次标底能达到几十亿元,小标也就几十万元。无论大标小标,核心内容都是保证业主的利益和需求。我们要求员工确保所有工作的质量,包括他们的工作方式,并反映三峡投标的质量。

精心打造三峡品牌。

说起三峡招标人严谨的作风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余斌感叹,这得益于三峡工程的严格要求和精细管理。她举例说,三峡工程右岸12机组招标,有国内外厂家参加,开标前准备了半年,每个公司做模型负荷试验用了69天。组织评审时,在业务下做了68套分析文档,由俞老师亲自带领大家逐一完成,为专家评审打下了基础。他们分析了所有方面,包括供应能力、经济性、技术敏感性分析等。该项目制作了120多套表格。比如对新竣工的溪洛渡项目做了110多组分析数据,这在一些市场项目的评标中是不可想象的。三峡工程的评标往往持续数月甚至半年。对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对比,做出科学的评价,是三峡招标人的追求。

三峡国际招标的品牌也是在这种精细化管理中锻造出来的。俞总经理介绍,她和公司全体员工始终牢记“为国建三峡”、“三峡无小事”的座右铭。早在2002年,公司就开始实施过程控制的精细化管理(简称DMPC)。在她的带领下,结合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并将其本土化,结合中国的特点和公司自身的特点,公司先后制定了《招投标管理规定》、《合同执行管理规定》、《保密管理规定》、《人事劳动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实行了部门目标责任制、部门横向考核制、过程控制精细化管理、质量管理程式化惩罚等管理制度,建立了员工月度考核、年度考核、续聘考核等严格的考核制度。2004年,公司荣获湖北省企业现代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先进的管理机制进一步促进了公司的发展。凭借在三峡工程中积累的经验,三峡国际招标公司已成为业内知名的专业招标机构。

三峡国际招标公司通过不断积累实战经验,培养了一支综合素质强、战斗力强的队伍。因为对于员工来说,在三峡工程的招标过程中,项目的方方面面都要涉及,包括工程建设、水电项目管理、施工管理、对设备原理和结构的了解、国际商务、国际贸易经验、法律和金融知识,在这些综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招标采购,以及后续的合同管理。面对各种问题,能拿出相应的令业主或项目管理单位满意的解决方案。

立足三峡服务社会。

自2000年三峡国际招标公司尝试进入三峡外部市场以来,短短几年,公司规模也从成立之初的3个部门发展到11个部门。公司业务范围也从最初的简单大型机电设备招标,发展到大型水利水电、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道路交通、体育场馆、机电设备、园林绿化、建筑安装、金属结构、材料、集控系统、工程设计、工程监理、造价咨询等多个领域的招标和合同执行。公司还获得了国际招标甲级资质、工程招标甲级资质、技术改造项目设备招标甲级资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余斌的带领下,三峡国际招标公司在行业内树立了自己的良好形象和地位。

于斌总经理热情地分析:三峡国际招标积累了这么多服务三峡工程的经验,服务和回馈社会,做一个优秀的当代招标人,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永恒的学习精神

当记者问及三峡招标的发展规划时,余斌沉思片刻,平静地说:三峡招标要力争做到行业最好,在保持现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水平。要做精,不要做各种业务,要把招标代理工作的水平和品位作为永恒的事业。余斌认为,《招标投标法》的颁布,招标协会的成立,中国经济的崛起,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和规范,预示着招标代理行业将继续得到加强。结合中国的国情,中国人的管理思想,几千年文化的沉淀,招投标不会回归到每个业主自己的招投标,而是以招投标服务机构的形式长期存在,发展空间很大。三峡招标公司要做到最好,把我们在合同管理和合同执行方面的经验带给大家,做一些招标之外的延伸,发挥重大项目前期咨询的作用。作为招标人,还有很多知识要学。比如,通过参与北京奥运工程建设的投标,我们可以从北京奥运工程中学到很多东西。在实践中学习成为三峡投标人不变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