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邦科技为什么跌得这么惨?

65438年10月25日,正邦科技发布公告称,债权人金洲田丽粮贸以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明显缺乏偿债能力,但具有重整价值为由,向法院申请对公司进行破产重整。

目前南昌中院已决定启动正邦科技的预重整,但后期是否进入重整程序存在不确定性。

公告称,虽然目前还不确定正邦科技最终是否会破产重组,但从公告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正邦科技深陷债务泥潭。

作为曾经的生猪生产大户,随着近年来猪肉价格的大幅下跌,选择在“最强猪周期”顶部大举扩张的正邦科技,今年7月甚至被曝出因无力支付饲料,导致“猪吃猪”。这一切的背后是管理决策的失误。

如今猪肉价格虽然开始回升,但对正邦科技来说其实意义不大。未来,如何理顺债务问题,避免财务问题恶化,是正邦科技的重中之重。

猪周期不可避免的“怪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猪周期的“怪圈”。

所谓猪周期,其实就是围绕猪价波动的一个“循环圈”:猪肉价格上涨——能繁母猪存栏量增加——生猪供应量增加——猪肉价格下跌——能繁母猪大量淘汰——生猪供应量减少——猪肉价格上涨。在这个“循环圈”里,一切操作都是围绕猪价展开的。

猪企作为生猪的主要供应商,自然遵循猪周期。猪肉价格上涨,猪企利润也会增加。猪肉价格下跌,猪企利润就会减少。

然而,面对这一经济规律,很多上市猪企为了从同质化严重的同行中脱颖而出,往往选择逆猪周期而动——在猪周期末期或下行时选择逆势扩张,以扩大产能,将猪周期“熨平”,应对猪肉价格下跌带来的利润减少。

理论上,这种逆势扩张的方法看似可行,但存在两个巨大隐患:一是猪企不知道每一轮猪肉的下行期有多长,价格会跌多深,一旦跌破成本价,就会导致巨额亏损;第二是逆势扩张对资金链要求高,一旦资金链断裂,将万劫不复。

回过头来看,正邦科技作为一家上市猪企和江西生猪生产大户,选择了上述逆势扩张的方式,但很遗憾,上面提到的两个隐患,都被正邦科技踩在了脚下。

资料显示,上一轮最强猪周期从2019开始到1,受非洲猪瘟影响。生猪价格从2019开始一路飙升,直到2021开始,随后生猪价格开启“暴跌模式”,从最高的36元/斤跌至65438。

正邦科技选择在2020年底,上一个猪周期结束时扩张。最终2021猪价大跌,导致当年巨亏18819亿。随着巨额业绩亏损的出现,自然是资金链开始紧张,逐渐发展到可能破产重组的现状。

杠杆的“悲剧”当然,除了猪周期,加杠杆是正邦科技陷入困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事实上,在猪周期下行阶段选择扩张的企业并不少。比如牧源、石闻等猪企,都是在下行周期中选择扩张,但这些猪企最多只是业绩亏损,而不是像正邦科技一样陷入资金链断裂的泥潭,正是因为没有选择加杠杆。

回顾正邦科技前几年的经营,面对上一轮“最强猪周期”,2019年获得猪肉价格上行红利的正邦科技选择在2020年大举扩张。先是在内部提出了“抢母猪、抢猪仔、抢圈地”的策略,后又选择了借道扩张。

2020年6月,正邦科技完成654.38+0.6亿元可转债发行,不久又抛出75亿元非公开发行a股的方案;根据预案内容,其募集的75亿资金中,约28亿元投入生猪养殖,其余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随着正邦科技的扩张,从2021开始,正邦科技的债务总额和资产负债率也在飙升;历年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正邦科技总负债为34701亿,资产负债率为58.56%。一年后,正邦科技负债总额飙升至431.21亿,资产负债率达到惊人的92.6%,资产负债率飙升30多。

当然,如果猪肉价格能维持在高位,即使债务和资产负债率飙升,正邦科技也不会有太大问题,但偏偏到了2021,猪肉价格开始大幅下跌。此前选择扩张的正邦科技不仅要背负沉重的债务,还不得不面临亏损加剧的尴尬局面。

2022年4月,随着业绩披露,正邦科技业绩毫无悬念地出现“巨亏”。

2021年全年亏损达到惊人的18819亿,几乎一天亏损5000万;此外,2021年,正邦科技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出98.94亿,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0年的111.87亿下降到1.87亿,资金链越来越紧张。

可以说,猪周期其实只是外因,内因是正邦科技在2020年选择了“加杠杆”扩大负债,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濒临破产重整的正邦科技现在陷入困境,很像2019退市的雏鹰农牧。

雏鹰农牧作为“中国养猪第一股”,有过辉煌的历史,曾经是行业的绝对龙头;然而,由于连年大规模融资的所谓“多元化”转型,高额的债务和断裂的资金链压垮了这个曾经的养猪户,最终雏鹰农牧忍痛选择了2019退市。

看看今天的正邦科技,虽然不是因为多元化转型,但是最后的结局都很像。

65438年10月25日,正邦科技发布公告称,债权人金洲田丽粮贸以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明显缺乏偿债能力,但具有重整价值为由,向法院申请对公司进行破产重整;目前南昌中院已决定启动正邦科技的预重整,但后期是否进入重整程序存在不确定性。

不久后,正邦科技回应称“目前没有重组计划,生产经营正常进行。接下来会继续去产能,出售资产缓解流动性问题”,但26日-28日,正邦科技股价连续暴跌,短短三天下跌20.78%。显然,投资人已经对正邦科技失去了信心。

事实上,面对386.65438亿+0亿的债务,正邦科技除了倒卖资产,几乎没有什么可行的办法。

早在今年8月,正邦科技发布公告称,决定将位于广安市的规模化养殖场以3805.96万元的价格转让给江西增信科技,以偿还对增信科技的债务。

两个月后,正邦科技将蕲春正邦、孝感正邦、习水正邦、淮南正邦、贾汪正邦等5家公司出售给湖北省粮食公司,交易价格为5.39亿元。

然而,尽管出售了这么多子公司,仍未能阻止正邦科技资金链断裂。

如今,正邦科技已所剩无几的宝贵资产。目前最值钱的是500万吨饲料项目,这个项目今年上半年营收4696543.8+0亿,为其带来3.25亿利润。

但作为一家以饲料业务起家的企业,如果出售饲料业务,正邦科技将站在“悬崖”边缘。

从种种迹象来看,正邦科技虽然在努力自救,但面对债务扩张挖下的“巨坑”,目前能打的牌并不多。或许对于这个曾经的养猪大户来说,破产重组是最好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