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财务状况是怎样的,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财务状况是指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及其相互适应的状态和情况,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在资金方面的反映。

一般来说,企业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之间的一个数字金额来说明企业的经营过程。

注意:

第一章财务分析的责任人和职责

各级销售公司负责人:负责定期汇总分析产品销售统计数据。

各级企业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主管:负责定期汇总分析库存物资和产品的统计报表,实现合理有效的库存管理。

各级采购部部长:负责定期汇总分析原材料统计报表。

各级财务部长:负责定期汇总整体财务状况的统计报表和分析,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以下各级负责销售统计的部门统称销售部门,各级负责生产和库存统计的部门统称生产管理部门,各级负责采购统计的部门统称采购部门,各级财务统计部门统称财务部门。

第二章操作程序

一、周报和日报

销售部

根据所售产品的种类、数量、单价、货款回收、内部销售、折扣、优惠等情况统计,编制销售日报和销售周报一式三份,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后,一份由部门留存,一份上交上级有关主管部门,一份送同级财务部门。

生产管理部门

根据物料的出入库、辅助生产费用、工时、产品和副产品数量、安全库存、实际库存、集团内调整等统计,编制库存日报、生产日报、库存周报、生产周报,一式三份,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后,一份由部门留存,一份报上级相关主管部门。

3采购部门

根据材料需求、原材料市场价格和应付账款的统计,编制日采购统计和周采购统计,一式三份。部门负责人签字后,一份由部门留存,一份交上级相关主管部门,一份送同级财务部门。

第四,财务部门

汇总相关部门提交的日报、周报,编制资金日报、资金周报、内部日报,并附生产日报、库存日报、销售日报、生产周报、库存周报、销售周报一式三份,部门负责人签字后,部门一份,部门一份。

第二,月度和季度报告

销售部

根据所售产品的种类、数量、单价、货款回收、内部销售、折扣、优惠等情况进行统计,编制销售月报表和季度报表一式三份,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后,一份由部门留存,一份上交上级相关主管部门,一份送同级财务部门。

生产管理部门

根据物料的进、出、存、退、辅助生产费用、工时、产品和副产品数量、安全库存、实际库存等进行统计。月库存报告、月生产报告、季度库存报告和季度生产报告一式三份。部门负责人签字后,一份由部门留存,一份提交上级相关主管部门,一份送公司。

3采购部门

根据材料需求、原材料市场价格和应付账款的统计,编制月度采购统计报表和季度采购统计报表,一式三份。部门负责人签字后,一份由部门留存,一份交上级相关主管部门,一份送同级财务部门。

第四,财务部门

1.汇总相关部门提交的月度和季度报告,编制月度资金报告、季度资金报告、月度内部沟通报告和季度内部沟通报告,并附月度和季度销售报告、月度和季度生产报告、月度和季度库存报告、月度和季度采购统计。应收应付账款分析表、期间费用分析表、差异分析表、杜邦财务分析报告等。,一式三份。部门负责人签字后,一份由部门保存,一份交上级相关主管部门,一份送同级公司总经理。

2.每个月末,各法人实体应编制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需要合并会计报表的,还应当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

第三,年报

销售部

根据全年销售产品的种类、数量、单价、货款回收、内部销售、折扣、折让等情况进行统计,编制销售年报一式三份,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后,一份由部门留存,一份交上级有关主管部门,一份送同级财务部门。

生产管理部门

根据物料的进、出、存、退、辅助生产费用、工时、产品和副产品数量、安全库存和实际库存的统计,编制库存年报和生产年报,一式三份。部门负责人签字后,一份由部门留存,一份交上级相关主管部门,一份送同级财务部门。

3采购部门

根据材料需求、原材料市场价格和应付账款的统计,编制采购统计年报,一式三份。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后,一份由部门留存,一份交上级相关主管部门,一份送同级财务部门。

第四,财务部门

1.年度终了,根据相关部门报送的报表,汇总编制资金年度报表、内部交易年度报表、销售年度报表、生产年度报表、存货年度报表、采购统计年度报表,并根据集团公司财务分析的要求,分析编制销售毛利和产品成本分析表、应收应付分析表。杜邦财务分析报告等。,一式三份。部门负责人签字后,一份由部门保存,一份交上级相关主管部门,一份送同级公司总经理。

2.年度终了,各法人单位应编制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利润分配表和现金流量表。需要合并会计报表的,还应当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利润分配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

年末,各法人单位还应编制会计报表附注和合并会计报表,以及其他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要求的财务信息。

四、注意事项

1.月报、季报、年报报告期重叠时,可按最大报告期进行编制。比如65438号月报+2月和4号季报可以合并在年报中编制。

2.日报、周报即使报道期与其他报道重叠,也必须单独编制,不能合并。

动词 (verb的缩写)内部财务会计报表清单(详见附表)

第二章集团财务分析报告注释

第一章指标描述

一、财务会计指标

1.盈利能力分析指标

(1)销售利润分析指标

①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率÷销售净收入

毛利率=销售收入净额-销售成本

=销售收入-销售折扣和折扣-销售成本

该指标反映的是企业产品每元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后,每期有多少钱可以用于费用支出和利润形成。毛利率是企业净利率的基础,没有足够的毛利率就无法盈利。同时,销售毛利率也可以作为企业制定价格策略的参考标准之一。

②营业利润率=息税前营业利润÷净销售收入

息税前营业利润=营业利润+利息费用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通过销售产品创造利润的能力。息税前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障。息税前利润不够,说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薄弱。

③核心业务利润率=核心业务息税前营业利润/核心业务销售净收入。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通过核心产品的销售创造利润的能力。这个指标可以作为评估产品项目或业务项目价值的标准之一。

⑵成本收益分析指标

成本利润率=营业利润÷总成本。

总成本=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该指标反映了成本费用消耗所产生的利润水平,指标越大,企业的成本费用消耗越有价值。在使用该指标时,要注意财务费用的性质对利润指标选择的影响,即如果贷款不用于投资,可以用营业利润作为分子,否则用利润总额。

(3)资产回报分析指标

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

平均总资产=(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对资产的使用能力,指标越高,企业从资产中获利的能力越高。

(4)资本收益分析指标

(1)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平均净资产=(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2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从自有资本中获取利润的能力。

②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

这一指标反映了企业自有资本的增值率。

⑸收入质量分析指标

①核心业务利润占利润的比例=核心业务利润/利润总额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的利润结构。如果某项核心业务的利润占比过重,企业就要关注利润来源的依赖风险。此时可以及时调整业务结构,进行多元化投资,降低经营风险。

②经营指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经营现金。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净收入-营业外收入+非现金费用)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收益的质量,用于评价会计利益与现金流入的关系。这个指标要大于1,如果小于1,说明企业收入质量不够好。

[6]保障性分析指标

①销售业务现金流入比率=销售商品现金流入÷销售净收入。

该指标反映企业销售商品所产生的现金流入。这个值越高,企业产品回笼资金的情况越好,企业的经营越有保障。

②资本安全率=资产变现率-资产负债率

资产变现率=(现金及其等价物+良性债权+可销售存货+可变无形资产)÷总资产。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资金的安全性,同时表明企业资产在清偿负债后能够继续扩大发展能力。

2.运营能力分析指标

①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净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的管理水平。周转率越高,企业流动资产管理越好,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这个指标可以分解为应收账款和存货,也可以继续分解为原材料和产成品。

②商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平均回款周期。

库存周转天数=360÷库存周转率

=360÷(销售成本÷平均库存)

平均收款期=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360÷(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的存货转化为资金的周转率。商业周期越短,企业的周转率越快。

三。偿付能力分析指标

①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现金净流入÷流动负债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偿还即期债务的能力。

②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的资产结构。一般情况下,如果企业处于资产周转快、规模增长快的阶段,可以接受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否则应维持较低的资产负债率,以降低财务风险。

四个增长分析指标

①销售增长率=(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100%

该指标反映了销售收入的增长率。

②净利润增长率=(本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100%

这个指标反映的是净利润的增长率。

③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加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这个指标反映了企业自有资本的积累速度。

注:以上20项指标数据来源于各公司对外编制的财务会计报表。

二、责任会计指标

利润中心

预算分析、趋势分析与比率分析相结合。

①安全边际=(实际销售额-保证销售额)÷实际销售额。

保底销售=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率

=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单位价格)

=固定成本÷ [(单价-单位可变成本)÷单价]

②边际贡献率=(销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收入

③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边际贡献率

注:以上三项指标数据来自各公司责任会计报表。

2.成本中心

预算分析,趋势分析。

三个成本中心

标准成本分析和趋势分析。

第三,杜邦分析体系

注:以上数据来自各公司对外编制的财务会计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