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浙江秦山核电厂的三点认识
秦山核电站位于海盐县秦山双龙港,面向杭州湾,背靠秦山。这里风景如画,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靠近华东电网枢纽,是建设核电站的理想之地。秦山核电站是中国第一座自行研究、设计和建造的核电站。一期工程额定发电量30万千瓦,采用国际成熟的压水堆。19965438年破土,1910+02+05年并网发电,设计年限30年,总投资65438。工厂主要包括核心部分、垃圾处理、给排水、供电、维修、仓库、厂前区等七个部分。全厂约有28000台设备,由国内585家工厂和10多个国家(地区)供货。汽轮机、发电机、堆内构件和核燃料元件等重要设备都是中国制造的。进口设备主要包括反应堆厂房内的环形吊车、压力壳和主泵,电站的动力装置主要由反应堆和一、二回路系统组成。秦山核电站的设计广泛采用了国外现有压水堆核电站的成熟技术,并进行了相当的科研和试验工作,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为了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出去,设置了三道屏障。第一锆合金管密封燃料芯块以形成燃料元件棒;第二种方式是高强度压力容器和封闭一回路系统;第三道屏障是一个密封的容器,以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此外,还有安全保护系统、应急堆芯冷却系统、安全壳、喷淋系统、安全壳隔离系统、消氢系统、安全壳空气净化和冷却系统、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等。,使反应堆在事故发生时能自动停机,冷却堆芯。秦山核电站的建成结束了中国大陆没有核电的历史。自投产以来,机组运行状况良好,成为中国自力更生和平利用核能的典范。
过了隧道就是二期、三期核电基地。二期工程是“八五”期间的重点工程。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浙江省和上海市共同投资建设的两座60万千瓦规模的商用核电站分别于2002年2月6日和2004年5月3日建成。秦山核电站三期工程总装机容量为两台728兆瓦核电机组,由中加两国合作建设。两台机组分别于2002年2月65438日和2003年2月65438日竣工发电。现在秦山核电站已经成为中国核电基地,总装机容量300万千瓦。
中国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实用核电站。位于浙江省海盐县东南部的秦山。由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等单位设计。采用国际上技术成熟的压水堆,核岛采用燃料包壳、压力壳、安全壳三道屏障,可抵御内压、高温和极端事故引发的各种自然灾害。电站于1984开工建设。一期工程包括建设30万千瓦核反应堆,安装3台3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建设配套厂房和输电设施。于1991建成投产。年发电量17亿千瓦时。二期工程将在原址扩建两台60万千瓦发电机组,工程于1996开工。
摘要
秦山核电站位于浙江省海盐县秦山镇,靠近东海杭州湾,靠近上海、杭州等特大城市。
在最初的规划中,秦山核电站一期只是实验性的。它采用了当时国际上成熟的压水堆技术建造了单台30万千瓦发电机组,中国独立承担了整个电站的设计、建造、设备提供和运行管理。
一期工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工业部推进,1985开工。1912年首次实现并网发电,成为当时中国大陆唯一投入运行的核电机组。经过两年的试运行,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一期建成后不久,秦山核电站开始了二期和三期建设,并引进国外技术力量和国内地方政府资本参与建设。
二期工程仍由中国独立设计、建造和运营,安装两台6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采用压水反应堆技术,已于2004年完工,并计划进一步扩建。
第三阶段,中加两国政府利用加拿大提供的重水反应堆技术合作建设两台70万千瓦发电机组,已于2003年竣工。目前,秦山核电站总装机容量290万千瓦,已成为中国大型核电基地。
组织结构
目前,秦山核电站拥有5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90万千瓦。在组织结构上,分为三个实体。
秦山核电站一期为秦山核电公司所有,大股东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100%)。
一期机组装机容量30万千瓦,1991年、65438+2月并网发电。
秦山核电站二期业主为秦山合营有限公司,主要股东为中核集团(50%)、浙江省电力发展总公司(20%)、深能股份(12%)、江苏国鑫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10%)、华东电网有限公司(6%)。
二期1机组装机容量60万千瓦,2002年2月并网发电。
二期2号机组装机容量60万千瓦,2004年3月并网发电。
秦山核电站三期业主为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主要股东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51%)、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20%)、浙江省电力开发公司(10%)、深能股份有限公司(10%)和江苏国鑫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
三期1机组装机容量70万千瓦,2002年6月并网发电。
三期的2号机组装机容量为70万千瓦,于2003年6月并网发电。
秦山核电二期扩建
2006年4月28日是中国核电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当日,中核集团秦山核电二期工程国家竣工验收暨扩建工程开工仪式在浙江嘉兴海盐举行。这标志着中国自主设计的大型商用核电机组CNP600已经成熟,实现了核电自主化的重大跨越,具备了批量建造的条件和能力。同时也将对我国后续核电项目的自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