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公司不同部门的性质和薪酬
营业部主要由四类人组成,1,总经理,副总经理,运营总监(部分券商没有),2个财务岗位,3个营销岗位,4个后台服务岗位(柜台,IT,财务等。).
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当然是去了2、3、4。一般来说,常年招人,以销售部名义去学校招人的,基本都是3。以分公司或总公司名义招人的,基本都是2、4。
对于3,一般称为客户经理和经纪人。现在很多券商都比较苛刻,任务很多,从开户压力到理财产品销售压力都有。基本不要求你懂炒股。底薪基本是1000或者2000一个月。但是做不好,过几个月甚至一个月就要走了。干得好?这取决于市场。如果遇到牛市,你会做得更好,一个月可能赚一万多。还有更牛逼的,金牌客户经理,年薪1万到百万。但是比例呢?当然是非常非常少的,包括月入10000的客户经理,他们是幸运的。他们遇到牛市,遇到熊市就先被炒。这类人基本都不是公司正式编制。最明显的就是基本没有过节费和年终奖。运气好的话,做营销总监。可以编(当然也有难度)。简而言之,流动性大,稳定性差。所以不建议应届毕业生做这个,除非你的大学和专业一般,你对未来的市场很乐观。
对于2(理财岗位),这两年有一个很好的现象,就是很多券商在全国范围内招聘投资顾问。也就是说,客户发展已经饱和,客户维护更加重要,所以需要一批合格的人才来充实投资团队,做好客户理财。也就是说现实比较有骨气。目前如果你去营业部做投资顾问,还是跑不掉想卖。好处是一般不需要发展客户,但是销售理财产品必不可少。而且考核的压力一部分来自于对客户的评价,以降低客户流失率,也就是考察你推荐股票的能力。第一年基本收入5万(以二线城市为例)。如果做得好,比如搞定几个大客户等。,三年内年收入65438+万还是很常见的。总之看市场,看个人。有的人是几年到20万,有的人还是几万。如果长期做不好(比如对这部分人,券商比客户经理耐心一点),那就不行。这样的人是正式编制,可以升职,节假日可以有年终奖。现在招聘的基本要求是211大学,有的甚至要求硕士。哪些券商,比如,长江证券,国泰君安,申万等。值得注意的是,券商的一些岗位也叫理财经理、投资顾问,但实际上发展客户还是有压力的,就是你需要出去跑。比如郭盛和兴业。兴业的投资顾问有点变种,比如营销和理财结合,客户销售和理财产品的考核,客户维护。基本工资也不高。好处是正式编制。反正有点鸡肋。还有一个,中信建投。比兴业好一点,但是理财师也有开发客户的任务,比他们券商轻松多了,底薪还不错。也是官方编制。
对于4,柜台和财务的女生往往比较多。一般需要本科学历甚至毕业证。工资基本在2-3之间,涨幅不大,也有发展途径,看具体券商。
对于1,经常是2和3的提升,有时候会从总部空降。比如券商营业部副总空降到某大营业部当总经理。如果年收入像2008年的行情,大营部总经理能拿到200万甚至更多。小的也有七八十万。09年的行情呢,就是全部半价甚至更低。2010的行情介于两者之间。以上是总经理。对于副总经理来说,工资一般在20万以上,或者几十万。做这些岗位不小,经常应酬,总部各种指标不断。当然,你可以去二三线城市拿百万年薪。还是很爽的。尤其是一些地级市、县级市,只有一个券商营业部。老板的相对工资在当地还是比较可观的。
一个营业部好不好,取决于这个经纪公司给经纪业务线上员工发工资的实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业务部门本身。如果是老营业部的话,一般比较好。如果是新的营业部,那就吃亏了。很难去,而且梨很大。总之,一本二本的大一新生最好不要做两份工作,而是做三四份工作。(只是现在很多券商第二第三的位置都是去211大学)。当然,遇到熊市是不吉利的。销售压力,我觉得除了技术行业,很多企业都逃不掉。华为中兴有销售,宝洁强生也有销售。无非是公司的考核培训能不能精简销售,能不能在销售之外增加一些技术考核指标。如果真的热爱,熬过熊市也不错。熊市有长有短,从2年到N年。如果你熬过来了,你的客户就会变得活跃起来。说到内部竞争去总部,总部基本没有销售考核。我接触的券商不多,感觉内部竞争比较好。是长江证券。我不相信。总部很少招人,很多岗位都是从销售部提拔上来的。而有些券商总部更喜欢挖人或者招名校硕士,这是下一个话题。
第二总部
先说一些辅助岗位,比如财务、行政、法务、IT、清算、合规、人力资源等。这些头寸取决于经纪公司的规模。如果是大券商,第一年去65438+万是可以的。发展速度稍微慢一点。三五年后混到20万问题不大。如果是小券商,估计能打个6、7折。中国有100家券商,最后40家,那些我就不知道了。也要看城市。如果经纪公司总部在北京上海,工资略高,二线城市较低。在大中型券商,做总部某个部门的老板,比如财务总监、人力资源总监,年薪654.38+0万,肯定是过分的。更多的就不好说了。有人问,这不是跟好一点的营业部老板的待遇吗?否则老板鸭梨牺牲很大,熊市收益大幅缩水。总部这些支持部门的负责人相对轻松,不需要去开拓客户。而且收入比较稳定。
再说业务部门。券商总部,固定收益,资产管理,或者大客户部,起薪和支持部差不多。好处是上升很快。在大券商,混个三五年,拿个三四十万还是可以的。鸭梨的考核当然跑不掉。还有一些比较核心的业务部门,比如投行、研究、自我管理等。涨薪幅度更大。比如申万,如果是个体户,从事研究,四年赚40万很正常。作为投行,不好说。基本收益甚至不会比银行高,要看项目,项目是偶然的。保荐人的收入挺高的,号称年薪百万,所以非保荐人的投行收入略低。做研究比较时尚,如果能新财富还是很不错的。出差比投行少。但是,券商的研究毕竟是卖方的研究。拜票、基金经理和上市公司勾兑之类的东西也是少不了的。总之,你还是需要人际交往能力的。更不用说投资银行了。以上是大券商,中小券商,还有一些研究所和投行根本没做过。总部有点像一个大的业务部门。收入可以享受五折优惠。一般来说,能进券商总部算一个圈子,尤其是研究型和投行。做不到的,少花钱也可以。至少前方还有一点希望。投行岗位一般在北京,研究岗位一般在上海。
现在这些地方招人比较嚣张,而且都是本科和硕士的重点大学。金融,经济,会计,有时候喜欢复合背景(特别是做研究)。这些地方有哪些大学去(有时可以考虑基金公司)?主要是北清复交(没什么好说的,基本可以选个地方),人大对南开、中山、厦大、厦大、武大、蔡溪都有财政拨款。即使人大去蔡溪中部的这些学校,也不多。当然人大历史和金金发洋菜学院更好。金融学一般的金融硕士项目更差)。啊哈,忘了说,去券商赚钱的人比较多,学校的这个传统不错。
注意,CICC、中信和中行可以分开讨论。他们的要求更变态,待遇更高。有一个硕士第一年去CICC营业部40万。中信,各种说法,有的说是20万,有的说是30万,由官员自己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