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为什么中国不能成为创新中心?

中国企业走的这条路线是相当成功的。帕尔迪是美国最大的住宅开发公司,也一直是万科的目标。2007年,我们超越了它。海尔起源于德国,但现在是全球最大的家电企业;以腾讯为代表的中国IT行业也是模仿和创新的代表。

中国改革开放后,商界被模仿,日本不也是如此吗?18世纪,中国茶杯是当时欧洲最畅销的茶具,在韩国和日本也有销售。但很快日本停止进口,自己仿制;然后欧洲停止进口中国茶杯,换成日本茶杯。因为日本人发现高鼻梁的欧洲人在使用中国茶具时会碰鼻子,所以扩大了杯口,这也是模仿和创新。

遵循策略的原因是什么?以自行车比赛为例。团体赛的平均成绩肯定会比个人成绩好。因为根据流体力学,受到最大阻力的人就是带领骑手的人,他必须紧跟在后面,因为阻力减小了。相关数字也显示,基础创新的成功率是26%,而模仿创新的成功率是90%,这就是后发优势。但后发优势的红利毕竟有限,要靠创新走下去。

文化街区

创新不是简单的提高研发成本。《罗马人的故事》开篇写道:中华帝国在建长城的时候,罗马人在修路。中国的城市文化是墙文化。国家有墙,城市有墙。紫禁城的墙里面还有墙。罗马怎么样?条条大路通罗马,不是障碍,而是坦途。罗马人的故事也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罗马人会成功?论智慧,罗马人不如希腊人,论财富,罗马人不如迦太基人,论实力,不如高卢人。很明显,这与罗马人的开放心态和包容度有关。在建造一座城市之前,罗马人必须修建道路和桥梁。罗马人是工程师,用鹤嘴锄建立了罗马帝国。

我相信郑和下西洋时的航海技术和编队组织能力是很强的。但是为什么郑和不能像哥伦布一样发现新大陆呢?因为没有动力。中世纪时,东西方贸易被中东人垄断,哥伦布不得不寻找新的航海路线。这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要相信地球是圆的,只要沿着一条路走下去,就一定会回来;第二,为了发现财富、香料和黄金,我敢于冒险,甚至一去不返。对于这两点,郑和的团队是没有的。这是被封杀的主导法则,也就是说最有适应力、最成功的社会(组织),比如明朝,很难创新。其实就是因为过去成功的包袱,所以很难转型。诺基亚和索尼今天的困境也是主导规则被封杀,让人感到尴尬。

启蒙在于教育

航海大发现后,最早与东亚国家打交道的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东亚文明接受西方文明时,有两条路径:天主教和新教。中国接受了天主教,但是德川幕府很紧张天主教会影响统治的稳定,所以接受了新教。日本接受了荷兰而不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因为荷兰是新教,新教讲资本主义精神。

江户时代,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创办了一所外国学校来教授蓝雪。所谓兰学,狭义上是荷兰的技术和科学;广义来说,就是通过荷兰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医学、地理学、天文学和数学首先传入日本。也就是说,蓝雪在日本江户时代成为一门科学。在将近100年的时间里,知识分子完成了西方实证主义的训练。江户时代末期,日本最低识字率达到60%,男性达到75%,为当时世界最高。从65438年到0949年,中国的文盲率仍然在80%以上。换句话说,1868年日本的识字率比七八十年后的中国高很多。同时,知识界系统地接受了西方思想,为明治维新奠定了基础。

不要刻意追求中学为体

中学是体,西学是用,现在证明走不下去了。不要强调中学为体,因为这会阻碍现在的创新。

上了哈佛之后,我回头看了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发现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丢,否则就不是来自中国。明治维新全面西化,日本传统文化没有丢。相反,日本本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优先地位。建筑行业的诺贝尔奖PritzkerArchitecturePrize美国人获奖最多,其次是日本人,英国第三,中国也就是王澍。王澍坚持的是中国的传统建筑,但他没有固守传统,而是将传统建筑语言与现代建筑相结合。

中国的传统文化既然几千年没有被淹没,那它肯定还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虚心努力学习。管理呢?我觉得只有一种,没有中式和西式之分。现代工业和现代企业管理都是西方基督教文明产生的,所以要以其为教义,借鉴并创新模仿。再往下,当你做到最好的时候,再谈如何创新。在出类拔萃之前,我的直觉如果半途而废搞儒家的教育方法是不行的。

[本文基于王石在中欧创业营的演讲。]

问与答。A

问:很多人觉得商人在中国的地位还是很低,抱怨环境不好。

王石:你不是在追求民主吗?不就是向往公平吗?不是追求正义?从你开始吧。企业家从你的企业开始。哪里有普通人,哪里就有皇帝。如果你独裁、专制、不透明、闭门造车,你怎么能指望一个皇帝诚实、透明、公正?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单位,每个家庭,都是一股活水。如果我们民主、公正、公平,它自然会汇成一股汹涌澎湃的浪潮。

王石:很多人不遵守做生意的底线,但至少我是。当然这个比较难,但是难了之后就有竞争力了。以前说不行贿,现在还是不行贿。房地产有个黄金法则,地段,地段还是地段。万科的位置都在郊区,拿不到好地,所以万科相当一段时间都是郊区开发商。我们做什么呢我们必须去市场把它拿回来。我们需要最好的市场调研,最好的规划,更多的关怀,做好物业管理和社区配套的各个环节,这就形成了竞争优势。

王石:万科不仅是中国最大的,也是世界最大的。但是,我从来没有把这当成目标,结果就是这样。后面还有追赶者,中海,保利,富力,恒大,万达,超越万科。如果我的目标是最大的,我不会让你超越,所以我们要快速扩张。我现在跟管理层说,第二第三怎么了?跟着加速,有两个问题,一是质量无法保证,二是资金随时可能被掐断。现在万科第一的位置没变,第二总是在变。想超越万科的,往往结果都不好。

问:有人说创业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王石:万科想做录像机,但是没有牌照;我也想做保险和金融,但是进不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根本不喜欢房地产,也不喜欢商人,但情况比人好。在这个社会,商业和房地产更容易成功。不喜欢是一回事,但这是你的职业,你要负责任。所以我们要仔细研究,从城市发展的历史来看,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古代中国等等,你会发现房地产、城市规划和发展是最全面的体系,不仅涉及工程,还有美学和技术。现在喜欢了,不过才四五年。

如果我当时换了,就没机会了。人生不能折腾20年,人生苦短,不喜欢就不要轻易放弃。我们做什么呢你做得很好。我当过兵,当过铁路工人,当过国家干部,当过工程师,可以说我不喜欢他们。但是做任何事都要小心。当你真正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职业,你会发现,认真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是人生的一次很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