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独角兽田芸李飞冲刺科创板IPO难度在哪里|观致研究院

AI创客

“智能时代的塑造者”

2020年6月8日,65438+2月8日,AI独角兽田芸李飞在科创板提交IPO招股书,募集30亿元。其中,8亿元用于城市AI计算枢纽及智能应用研发项目,3亿元用于面向场景的下一代AI技术研发项目,5亿元用于基于神经网络处理器的视觉计算AI芯片项目,6543.8+0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三个月后,田芸·李飞收到了一封询问信。在科创板首轮问询中,上交所主要关注了股东、历史沿革、未盈利及累计亏损、子公司及分支机构、人员、主要产品、行业特点、市场竞争、关联方、收入构成及客户、毛利率、期间费用、未决诉讼及行政处罚等34个问题。

其中,影响最大的问题是公司高管辞职、股东变更、长期亏损、收入增长不稳定等。,而且这些问题并不是田芸·李飞独有的。大多数人工智能公司都面临这些问题,如云知声、沃赛科技、易图等许多公司的IPO申请被终止。

这些AI独角兽都在为“AI第一股”而战,但现实是他们有集体“溺水”的危险。披露招股书的从云、迪法恩斯、易图和云知声均出现亏损。更大的压力是,这些拿了大量融资的AI独角兽,在二级市场匹配融资时,无法获得高估值。

所以当这些企业准备申请上市的时候,各种问题就会明显暴露出来。

为什么现在这些AI公司会遇到这样的困境?

首先,从AI产业的产业链来看,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层主要提供数据和计算支持,包括硬件设施、系统平台和数据资源。技术层是感知和认知能力,包括算法模型、基本框架和通用技术;应用层是场景和产品,主要包括各类智能产品和应用平台。

同时,智能产品和众多物联网终端、边缘设备是数据资源的重要来源,形成对基础层底层数据的持续补充,进而带动技术层的演进和迭代,从而形成完整的闭环。

目前,国内人工智能企业主要集中在应用层,基础层比较薄弱。由于对技术和资金的高需求,基础层的底层技术被少数国际巨头垄断。而且目前AI应用的方向还是比较有限的。这时候很多AI企业会出现业务重叠,企业优势不明显。长期来看,会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除了这些外部因素,企业的成长也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

1,企业的成长周期

伊迪丝在《企业的成长周期》中提到,企业就像人一样。对于他们来说,在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挣扎和经历风暴是正常的。在下一个发展阶段,企业也会面临转型的问题。在生命过程中,企业要学会自己处理这些问题,否则就会发展成阻碍企业发展的疾病。

一个企业的成长,每个阶段都会有相应的问题,需要管理者去克服。每一个阶段的飞跃,也是一个熔炉的考验,是人生的重组。企业顺利度过这个熔炉,就能顺利进入下一阶段,获得新生。

根据伊迪丝的企业成长周期理论,企业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孕育期、婴儿期、蹒跚学步期、青春期、壮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早期和死亡期。

企业的成长和老化主要是通过柔性和可控性的关系来表现的。企业年轻时充满弹性,但控制力不一定强。当企业老化时,关系发生变化:可控性增加,但灵活性降低。

这里的“年轻”是指企业相对容易做出改变和调整,但由于控制水平低,行为一般不可预测。“老龄化”是指企业对行为有很强的控制力,但缺乏灵活性和改革的意图。一个企业既有弹性,又有控制力,也就是说,当它既不太幼稚,也不老态龙钟的时候,它具有年轻成熟的优势,表现出活力和控制力。这个阶段被称为人生的壮年,是企业的最佳状态。

壮年的企业可以按照管理者的意愿进行改革,有能力把握自己未来的方向。管理的本质不是创造一个完全没有“问题”的恶劣环境,而是引导企业进入壮年,永葆青春。

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是孵化期,此时企业尚未诞生,只是一个创业的想法。这时候就强调创业的意图和未来实现的可能性。企业家需要极度的热情和自信来说服自己和他人,他们所做的事情可以成功。这个时候,创业者就是梦想家。

企业真正诞生的时候,有人承担风险,企业也从孕育期进入婴儿期。

此时,处于婴儿期的企业需要资金的支持才能生存。这个时候,创业者非常注重销售,全力向前冲。只要看到机会的苗头,就忍不住抓住,生怕错过难得的机会。这时候重点是拼命活下去,也是打磨产品,接受市场验证的好机会。但这也是一个对梦进行实验的过程。这个过程极有可能打破创业者的幻想,甚至可能是一波三折。如果这个阶段顺利通过,就意味着产品通过了市场考验,创业者的梦想可以继续发光。

企业在完成了产品的市场实验后,应该追求以市场份额和利润衡量的销售额。此时,企业也进入了蹒跚学步期。

此时,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前景看好。创业者觉得自己可以战胜一切,开始有一种自信心的膨胀。他们认为他们可以做任何事情,所以他们同时开展多条业务路线。最后,他们发现资源和精力不足以支撑快速扩张,很有可能公司业务陷入困境。有问题很正常。最重要的是,创业者能够及时醒悟,确立企业发展的优先顺序,先集中精力做最重要的部分,逐步规划行政体系和工作程序,让公司的发展更有效率,为下一阶段的青春期做准备。

进入青春期的企业,创业者要开始逐步赋权,规范工作程序,建立职能责任制,将之前的探索经验和成功模式制度化。这时候他们就要关注企业利润和效益的双提升。青春期的制度化过程为企业进入鼎盛时期做好了准备。

但是,这个时候很有可能创始团队会因为理念上的分歧而分手。创始人开始综合考虑利润与成本的比例,不再像孕育期和婴儿期那样不计后果地追求创新,但有些人仍然执着于之前创造产品的激情,想要延续孕育期和婴儿期的状态。因为不想妥协,他们最终选择了离开,尤其是创新型的技术人才。

顺利度过青春期后,企业进入壮年。此时的企业既有制度化的制度,又有创新精神,这是企业发展的最佳状态。历史悠久的企业,是有生命力和控制力长期保持壮年的。

是创业者从酝酿期到鼎盛时期不断挑战和否定自己的过程。企业每进入一个阶段,对创业者来说都是一次熔炉的考验,是一次脱胎换骨,获得新生的过程。企业家上一阶段的成功人格特质可能会阻碍他们在这一阶段的发展,所以企业家在经历大熔炉的过程中不断抛弃过去成功的自己,塑造新的自己。

如今,市场上的人工智能公司,尤其是想在科技创新板上市的公司频繁受阻,云知声、何塞科技、易图等多家公司的IPO申请被终止。从他们的规模和特点来看,他们大多处于蹒跚学步到青春期的过渡阶段,仍然需要外界的支持,无法自己成长。

目前,科创板的审核越来越严格,田芸李飞要想成功上市,面临着诸多挑战。这种挑战不仅是由于外部政策的变化,也是企业自身面临的困难。

2.田芸·李飞的增长周期

265438+20世纪经济报道的一篇题为《AI启动浪淘沙,开启a股上市之路》的文章写道,“将的创业之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更多的是技术平台的研发、沉淀和打磨。从2014到2016,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来巩固底部。

“2017至2019,进入产品落地、场景开发、市场拓展阶段。针对各种场景,田芸李飞逐步丰富解决方案,落地城市级动态人像系统,开发各种警种的各种应用,从警务拓展到智慧社区治理、公园管理、商业领域等场景。”

一方面,动态人像识别系统“深眼”以帮助破案而闻名,并迅速登陆深圳大部分地区、北京、上海、杭州等20多个城市以及东南亚多个国家。另一方面,田芸·李飞的解决方案也从公共安全扩展到城市治理和新业务。"

“2019之后,云天励飞进入第三阶段,即快速发展阶段。此时,云天励飞已具备快速开发市级解决方案的能力,并在2020年疫情期间快速开发出市级疫情监测和大数据分析平台。”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2014到2016,田芸李飞处于起步阶段,是一个不断挖掘市场需求,打磨产品,验证产品市场的阶段。

2016,由田芸李飞研发的动态人像识别系统“深目”开始在深圳龙岗区落地,并在警界崭露头角。这意味着田芸·李飞已经度过了婴儿期,准备进入蹒跚学步期。

此时,田芸李飞正处于蹒跚学步阶段,逐渐从智能安全扩展到城市治理。这个阶段是扩大市场份额的阶段,也是收入快速增长的阶段。

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显示,田芸李飞2017、2018、2019年的营收分别为5023.3万元、65438+3300万元、2.3亿元,可见营收的快速增长。但在2020年1-9月期间,营收约为2.7亿元,营收增速放缓。

此外,田芸李飞2017、2018、2019年的净亏损分别为5479.63万元、65438+99万元、510万元,而2020年前9个月的净亏损为8.6亿元。

对于未来上市的计划,蹒跚学步的田芸李飞开始考虑转型,逐步将业务范围从保安扩展到城市管理,但同时也要综合考虑成本和利润的比例,逐步放弃以往只注重销售而不计成本的工作模式,开始追求利润,调整企业发展方向,开始规范公司管理制度。

然而,企业在这个时候依靠以前的模式取得了成功,但现在它不得不被新的模式所取代。这个时候,企业内部就会出现理念上的分歧,甚至导致创业伙伴的离开。

田芸·李飞在这个阶段确实遇到了创业伙伴的离开。

田芸曾回复问询函称,田与同为李飞的创始股东,两人于2014 * *共同设立了田芸有限,其中陈宁持股70%,田迪红持股30%;随着公司的发展,两人逐渐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了重大分歧。田决定于2018年9月停止在工作。

核心技术人员的离开无疑会对田芸李飞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幸运的是,田芸李飞找到了王小语博士作为首席科学家。王小语博士曾任NEC实验室首席研究员,Snap前资深科学家,Snap研究院创始人之一。他的加盟为田芸李飞的技术实力增加了强有力的保障。

2019之后,田芸·李飞逐渐从蹒跚学步过渡到青春期。2020年,田芸李飞开始准备在科技创新板上市,这也意味着田芸李飞将开始向规范化管理方向发展。

此时,田芸李飞开始注重公司成本和利润比例的控制,建立了权责明确的制度和管理体系。管理者要开始尝试授权,逐步使企业成为一个不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或外力就能自我成长的组织,避免创始人或重要高管的离职。这个组织将无法正常运作。

这个时候对于公司管理者来说,创新精神是必须长期保证的,但是不能只关注创新,还要考虑公司的营收、利润、成本和公司的未来,要照顾到很多方面。这本身也是对管理者的挑战。首先,他们应该意识到变化,然后推动企业内部的变化,这是企业和管理者进步和成长的必要过程。

但另一方面,田芸李飞此时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对于管理者陈宁和企业本身来说,既是一个改变和学习的好机会,也是一个难得的熔炉。最终他能否经受住熔炉的考验,我们谁也无法下结论,只能留给时间来验证。

*参考资料:

1,ichak adizes,企业生命周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沃伦·本尼斯的怪胎和怪杰机械工业出版社。

3.新华网《技术骨干频繁离职科技创新板公司遭遇留人难题》

4.搜狐。com的未决诉讼和未盈利的田芸李飞科技创新板IPO是“重伤”。

5.雷迪触网《田芸被问询:二股东田为何退出王小丫年薪过千万》

6.腾讯。com的《田芸李飞持续亏损,研发下滑,市场再差也会被列为“补血”

7.半导体行业观察《田芸李飞:低调的AI初创企业一步一步走向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