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收入靠“水果链”,出去的风险依然存在。患了“依赖症”的新陆精密前途未卜。

新陆精密90%以上的营收来自苹果产业链,业绩严重依赖于此。该公司虽然自称是苹果及其产业链的“核心供应商”,但并不是“核心零部件供应商”。2021年,国内30多家供应商被踢出苹果产业链,新陆精密也面临被取代的风险。一旦失去大客户,新陆精密的未来难以预料。

65438+10月6日,果链成员苏州新世界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鲁精密”)发布招股说明书,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保荐机构为民生证券。

红周刊在梳理其招股书时发现,新陆精密90%以上的营收来自苹果产业链的订单,存在对苹果产业链严重依赖的问题。过度依赖下,公司业绩必然会受到影响。2019年,由于“果链”需求下降,业绩大幅下滑;此外,由于几乎所有业务线都是为苹果“量身定制”,议价能力较弱,毛利率不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国内多家供应商被踢出苹果产业链,新陆精密产品并非苹果核心产品,存在不小的风险。此外,其主打产品赖以为生的键帽也被怀疑存在质量问题。多重风险下,公司发展前景堪忧。

严重依赖苹果的产业链

背后存在巨大的风险。

新陆精密专注于精密加工、精密注塑和自动化领域。其主要产品是键帽生产夹具整体解决方案,是苹果公司及其产业链厂商的键帽生产夹具供应商。

招股书中披露,自2015年以来,新陆精准键帽生产夹具整体解决方案服务于苹果全系列Macbook键盘、巧控键盘、键盘式智能双面夹的键帽生产。

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新陆精密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5438+6600万元、65438+210万元、2.4亿元和16万元,其中2019。同期其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4亿元、0.46亿元、6.5438+0.8亿元和4.1.00亿元,其中2065.438+09年和2020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7.55%和654.38+032.64%。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新陆精密的营收和净利润波动较大。2019年营收同比下降近三成,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近四成。

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显示,报告期内,新陆精密产品最终应用于苹果的收入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9.39%、92.17%、95.93%和88.90%。也就是说,新陆精密90%的收入与苹果有关,存在严重依赖苹果产业链的问题。

众所周知,苹果的终端产品在技术水平和质量标准上一直是行业标杆,选择供应商的门槛也比较高。一般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售前售后服务、生产工艺、产品精度等进行综合评价考核。所以,成为“水果链”的一员,意味着机遇与风险并存。

一方面,能够通过苹果的评估和审核,本身就是对公司自身能力的认可,但另一方面,对于业务相对单一的企业来说,也意味着企业需要“孤注一掷”,押注同一个客户,风险可想而知。尤其是像新陆精密这样的公司,90%的营收来自苹果的产业链,几乎全部归苹果所有,对企业的议价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影响很大。

事实上,从新陆精密的毛利率不难窥见一些端倪。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分别为63.20%、665,438+0.37%、65.13%、57.70%。整体来看有波动,是精密模具业务销量变化造成的。

根据公司在招股书中给出的解释,2019年该业务销量下降77.82%,相关车间规模效应下降,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较多,导致毛利率下降;2020年毛利率的提升是由于该业务销量回升,相关车间生产规模效应和生产效率恢复,毛利率提升。

由此看来,新陆精密已经被苹果“牵着鼻子走”了。考虑到未来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可能性,议价能力较弱的新陆精密可能难以维持稳定的毛利率。

不仅如此,如果苹果及其产业链厂商在未来调整采购策略,或者在产品设计和功能特性上做出改变,公司将无法及时进行R&D和生产调整,这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此外,由于其主要产品并非苹果的核心部件,因此不排除被踢出苹果产业链的风险。届时,公司整个业务将面临重大调整,如果成功上市,二级市场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将难以得到保障。

在“戴维斯双杀”下

商业风险仍然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芯片短缺的大背景下,苹果供应链危机持续发酵,且由于2021“限电”政策,苹果相关供应商也短时间停工,导致零部件发货时间延迟。此后,由于中美贸易摩擦,相关公司可能被列入实体“名单”,因此这些公司的估值也被扼杀。

危机传导到产业链后,a股多家“水果链”公司也出现业绩危机。其中,被称为“水果连锁三巨头”的Luxshare、兰斯科技、歌尔业绩不佳,股价暴跌。

因为增长不及预期,“果链”遭遇了来自估值和业绩的“戴维斯双杀”。对此,有消息称,苹果选择牺牲其他产品的关键零部件供应,优先生产iPhone13系列产品,无疑会在产业链上产生传导效应,影响相关公司的业绩。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有30多家国内供应商被踢出苹果产业链,这说明成为苹果供应商并不意味着你要高枕无忧,你要不断进行自主研发,以绝对的技术实力实现独立,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要知道,即便是再强大的英特尔也在苹果自研的M系列芯片下被抛弃了,这无疑给那些严重依赖苹果链条的公司敲响了警钟。

对于新陆精密来说,其主要产品是键帽生产夹具整体解决方案,为苹果电脑键帽后道工序生产设计开发了一套键帽生产夹具整体解决方案,帮助苹果实现键帽后道工序全自动化生产。

但是,键帽并不是苹果的核心部件。新陆精密可以自称是苹果及其产业链的“核心供应商”,但不是“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国内产业链厂商中,大部分企业从事低端产品业务,产品结构较为单一,无法形成企业的独特竞争力,会直接降低同行业企业的竞争力,形成可替代性高的局面。

而且,“孤注一掷”押注键帽业务本身就有很高的风险。虽然新陆精密选择将业务重心向大客户倾斜,以提高业务规模,但无法触及苹果核心产品的核心。从长远来看,解决“受制于人”的最好办法是实施多领域布局,减少连带风险或公司急需思考的问题。

产品被怀疑有质量问题。

对研发重视不够

除了受制于苹果的产业链,新陆精密的产品质量也被怀疑有不小的问题。

《红周刊》注意到,在苹果官方社区、黑猫投诉平台和社交网站上,都有不少关于键帽质量的投诉,包括MacBook键帽松动甚至自动脱落、翘起的键帽划伤屏幕、键帽开裂、褪色、油污严重、挂钩损坏等。,很多用户因为键帽防尘问题频繁出现“卡键”。

新陆精密在招股书中披露,公司键帽生产夹具整体解决方案为2015年起为苹果全系列MacBook键盘的键帽生产提供服务,并表示:“公司创新设计了一套键帽生产夹具整体解决方案,由精密模具、键帽生产夹具和非标自动化设备集成,涵盖从模具开发生产到夹具设计生产。然后,用自主研发生产的设备热熔粘合熔化复用夹具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苹果键帽后处理实现了全自动化生产。”可见MacBook系列电脑的键帽问题与新陆精密密切相关。

关键盖生产夹具整体解决方案作为新陆精密最大的主营业务,2018年至2020年收入占比分别为60.19%、78.34%和69.44%,是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可见该业务对新陆精密整体营收的影响很大。

产品质量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一旦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客户信任危机,影响后续订单的接受。因此,针对频繁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公司应加大在R&D的投入,优化和完善产品设计方案,提高产品质量。然而,从新陆精密披露的数据来看,R&D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

招股书数据显示,报告期内,新陆精密的R&D费用分别为6,665,438+0.065,438+0.000元、7,093.03万元、8,420.40万元和4,950,654.38+0.000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98%、5.86%、3.50%和4.67%。

如果R&D的投资跟不上,许多问题将难以解决。新陆精密生产的键帽不良率高,不在R&D上下功夫却“甩锅”给手工工艺。

招股书显示,键帽的生产工艺一般包括前工序(注塑)和后工序。其中,在键帽后处理的传统流程中,组装、装载、按键拆卸、检验、贴标、包装等生产流程一般都是人工进行的。

其在招股书中表示,人工装卸按键无法像机器一样完全标准化,且键帽表面污染或键帽挂钩损坏时有发生,键帽的不良情况比较分散,工程师无法通过诱导改善不良情况。另外,人工执行的效率也不是机器能比的。键帽在喷漆前长时间暴露在不干净的空气中,空气中的微小颗粒很难在喷漆前去除,导致键帽生产不良率很高。

从这一点来看,新陆精密似乎知道自身问题的成因,但面对核心产品不良率高的瓶颈问题,新陆精密并没有积极尝试解决,态度还是那么“佛教”,实在令人担忧。

(本文已于2月19发表于《红周刊》。本文提到的个股只是举例,不做交易建议。)

本文来自红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