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企业社会责任现状
目前,在我国矿产开发领域,一些矿区环境和社会问题突出,在一些地方甚至引发矿群之间的激烈冲突,威胁当地社会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越来越重视协调、重建和重新平衡政府、矿山和社区的利益。推动矿山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矿区社区和人民的共同发展,致力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把和谐矿区建设与矿山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结合起来,是协调、重构和再平衡三方利益的重要手段和必然途径。
从中央层面来看,国资委(SASAC)于2008年发布了《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指导意见》,不断推进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制度,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工作。2010国土资源部《关于实施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的指导意见》提出,矿山企业要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全面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同年,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联合组织实施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采取“以奖代补”和示范项目两种形式,对开采回采率、选矿(冶炼)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高的矿山企业进行奖励,鼓励和引导矿山企业提高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2012年,国土资源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在鄂尔多斯市召开会议,部署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不同所有制、不同生产规模的16家矿山企业开展和谐矿区建设试点工作,通过落实矿山企业社会责任,促进矿产开发利益共享。
从地方政府来看,2007年以来,贵州、青海、吉林、陕西、西藏、江西、云南、山西、内蒙古等省区将矿山企业社会责任作为解决矿产开发中生态环境治理和社区矛盾、推进和谐矿区建设的主要政策手段,成效显著。如山西通过动员矿山企业“一山一沟一矿治理”,绿化荒山沟渠,有效提升了矿区生态环境水平。陕西、青海等地鼓励矿山企业吸收矿区村集体和村民入股,分享矿产开发收益,实现矿区群众长期增收。
(二)企业作为责任主体,开始主动出击。
一些矿山企业作为责任主体,意识到积极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是矿山企业获得良好外部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还有一批先锋公司,他们以获得“社会许可证”和建设“企业公民”为目标。国内大量矿企实际上不同程度地履行了社会责任。矿山企业在矿区环境治理、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中占据主动,做出了巨大贡献。一些企业通过治理荒山荒沟、种植节能减碳林等方式改善矿区生态环境。一些矿山企业支持当地发展相关产业,参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吸纳当地人民就业,进行各种捐赠,提高矿区经济发展水平。五矿集团、CICC集团、神华集团、山东黄金集团和云磷集团是典型代表。如神华集团斥资4亿元搬迁建设乌兰木伦新村,村容整洁,别墅成群,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基础设施先进完备,使矿区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在文化交流和社会服务方面,云南磷酸盐集团组织了文化医疗活动,增进了矿山企业与当地人民的感情,提高了当地人民的自我发展能力。矿山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矿区与社会和谐。自2005年进入中国以来,加拿大Elrado Gold公司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投资超过7000万元,用于改善其所在社区的基础设施,改善当地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支持种植和养殖等社区发展项目。在贵州省贞丰县烂泥沟金矿,通过将矿区及外围道路建设工程外包给村办企业,帮助村集体建设尾矿制砖项目,帮助矿区当地经济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
此外,走出去的中国矿业企业将积极履行海外社会责任,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内容。如中铝秘鲁铜业公司为莫洛科查镇居民投资建设1.050房屋;中色集团非洲矿业公司向赞比亚当地政府捐赠疟疾防治基金,中色栾霞公司捐赠化肥种子,促进地区农业发展;五矿在澳大利亚举办企业社会责任研讨会,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中钢集团发布非洲社会责任报告;中国石油帮助建立了全球契约的苏丹网络,并出版了企业社会责任-苏丹国家报告。
(3)获得“社会许可证”将成为优秀矿企更高的目标。
在一般领域,公司将自己视为“企业公民”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避免且无法承担让公众失望的成本,尤其是愤怒。在目标成本协调的条件下,他们更倾向于赢得“企业公民”的荣誉,提高企业的社会地位和形象,赢得社会的广泛支持和认可。第二,当代社会,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优秀人才,优秀人才追求的目标不仅包括实质性的个人进步,还包括为他们提供为社会做贡献的机会。在这个前提下,出现了一批新的企业管理者,他们基于对社会负责的理念,致力于将公司打造成一个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企业公民”。
在矿产资源开发领域,首先考虑的,是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认可,这是我国大多数矿山企业的目标和选择。从长远来看,吸引优秀人才,让员工以责任企业、和谐矿山为荣,必将成为更多矿山企业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
大量采矿企业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2007年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元年。此后,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06年,中国矿山企业开始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中国铝业公司发布的《中国铝业公司200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成为中国矿山企业首份社会责任报告。截至2013年底,我国已有60家矿山企业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成为中国矿山企业与利益相关者沟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图11-1,表11)。
图11-1 2013年中国矿山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份数。
表11-1中国2013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矿山企业。
注: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既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企业,又是油气开采和加工业,故一般采矿、煤炭开采和洗选、油气开采和加工业企业总数为61。
2013年中国60家矿山企业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2年,与2012年相比,又有5家矿山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从行业来看,样本矿山企业包括一般采矿、煤炭开采和洗选、油气开采和加工行业,其中一般矿山企业占40%,油气开采和加工企业占20%,煤炭开采和洗选企业占23%。
从上市情况来看,未上市公司19家,上市公司41家,其中12家矿山企业在多地上市。
从所有制来看,国有企业占80%以上,其中中央企业12家,民营企业7家,外资企业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