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如何上市?
法律允许上市的证券种类主要包括股票和债券。除政府债券等豁免证券可根据主管机关通知直接在交易所买卖外,股票和公司债券上市必须符合法定条件,由发行人提出申请,经交易所审核,主管机关批准后方可上市。
1,股票上市条件
根据我国《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已向社会公开发行。也就是说,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上市公司的前提条件是该公司股票已经向社会公开发行,是通过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如果是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不能直接成为上市公司。
(二)公司股本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这里的总股本包括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表决权和发起人认购并向特定投资者发行的股份之和,而不仅仅是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
(三)开业3年以上,最近3年连续盈利。投资者应该分析他们想要购买股票的公司,以便了解上市公司的管理、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同时,证券管理部门也要对公司的情况进行检查。这是对他公司很长一段时间的分析。如果公司刚成立,这些情况就无从谈起了。开业时间是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公司成立的日期。利润标准没有规定,但必须连续计算。对于国有资产的特殊保护,对原国有企业依法改建设立,或者公司法实施后设立,主要发起人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公司,作出了特殊规定。只要作为发起人的原国有企业和大中型国有企业盈利满三年,就可以申请成为上市公司,不受三年以上开业时间的限制。
(四)持有面值人民币65,438+0,000元以上股份的股东人数不少于65,438+0,000人,且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总股本超过4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比例在65,438+05%以上。
上市公司是开放的经济组织,其目的是多方面吸收社会资本,股东根据其所持股份在公司总股本中的份额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为了防止少数大股东操纵公司,实现上市公司股权分散,避免大股东侵害小股东权益,有必要规定上市公司的股权构成。因此,公司法规定持有面值1,000元以上股份的股东人数不足1,000人。此处股票面值为1000元,不受股东购买股票时支付的价格限制。同时,上市公司的股票有的是向社会公开发行,有的是由保荐人认购,向特定投资者发行。保荐人和特定投资者往往比普通投资者有优势地位。因此,为了维护普通投资者的利益,有必要规定他们之间的股份比例。
(五)公司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上市公司应该是信誉很高的企业,生产经营应该依法进行。违法行为会导致公司危机,所以上市公司应该没有重大违法行为。重大违法行为是指超出经营范围,采取欺诈手段经营的行为。这些行为要承担很大的法律责任,比如警告、吊销营业执照。当然,之前有违法行为的公司也可以成为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意味着投资者了解公司的情况。如果是假的,就是重大违法行为,是对投资者的欺骗。投资者无法知道公司的真实情况,自然也就无法成为上市公司。
(六)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国务院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有权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和对整个经济的综合考虑,制定行政法规,规定上市公司的其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