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的估值方法有哪些?

一、投资并购目标公司的估值方法。

投资M&A是指不以生产经营为目的,以获取股权或资产转让溢价为目的的短期投机行为。企业并购的目的主要是从被并购载体的市场价格变化中获取利益。投机和关注目标公司的增值决定了投资M&A的收购方只关注目标公司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与收购成本的关系,从而决定了投资M&A的价值评估方法本质上是财务理论中常见的公司价值评估方法。常见的方法有现金流量折现法和市场法。

1.现金流量贴现法

现金流量折现法的基本原理是,任何资产的价值等于其所有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由于收购方在投资M&A中只持有被收购企业的短期股权,因此这种方法主要是评估被收购企业的股权价值。企业的权益价值是用权益资本成本对预期权益现金流进行贴现得到的。预期权益现金流量是扣除企业所有费用、偿还本息和维持预定现金流量增长率所需的所有资本支出后的现金流量;权益资本成本是投资者在投资企业股权时所要求的必要投资回报。在计算出被收购企业的股权价值并与M&A价格进行比较后,只有当被收购企业的股权价值大于M&A价格时,收购行为才是有益的。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比较各种收购方案的现金流贴现值来确定最优的M&A方案。

2.市场法则

市场法又称市盈率法或收益倍数法,是资本市场对收益资本化的反映,即公司的股权价值等于目标企业的预期每股收益乘以公司未来的市盈率。使用市盈率评价时,一般使用历史市盈率、未来市盈率和标准市盈率。历史市盈率等于股票当前市值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收益的比值;未来市盈率等于股票当前市值与当前会计年度结束时的预期年收入之比;标准市盈率是指目标企业所在行业的类似市盈率。市盈率法在评估中应用广泛,主要是因为:首先,它是一种直观的统计比率,将股票价格与公司当前的盈利能力联系起来;其次,对于大部分目标公司的股票来说,市盈率很容易计算得到,使得股票之间的比较非常简单。当然,贯彻市场规律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目标公司的股票要有活跃的交易市场,这样才能评估目标公司的独立价值。

二、战略并购的目标公司价值评估方法

战略M&A是指收购方基于各自的核心竞争优势,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在适度范围内持续强化主营业务,产生整合协同效应,创造大于各自独立价值之和的新价值的M&A行为。战略M&A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基础,强调由发展战略决定的核心业务服务;并购后,M&A企业和目标企业往往能获得大于并购前双方利润之和的经营效益,这就是所谓的协同效应。因此,在战略M&A的价值评估中,不能仅仅使用目标公司公司价值的单独评估方法,而需要进一步考虑协同效应产生的增值部分。即并购后目标公司的价值为:

并购后目标公司价值=独立实体价值+协同价值。

目标公司作为独立实体的价值可以根据上述投资策略下的价值评估方法进行衡量,而协同效应的评估是判断并购是否可行和成功的关键。但是,协同效应的产生过程涉及市场反应、并购后整合等诸多不确定因素,难以详细预测其价值,仍属于财务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本文将简单介绍一种常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