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标准加强装备建设,提高装备使用效率
(一)加强消防装备的标准化建设和研发。一是建议通过修订国家标准和行政法规,统一规范国家消防装备的配置内容、类型和技术要求,实现装备的组合和互换,提升部队综合作战能力。二是进一步引导装备科研机构和生产厂家本着“贴近实战、贴近基层、贴近一线”的原则,与基层部队建立合作机制,及时把握实战需求,推进装备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更好服务灭火救援实战,进一步提高部队科学救援水平。
(2)优化装备结构,提高消防装备的实用性和实战性。第一,在消防装备管理上,要从实战出发。再先进的车辆装备,如果不能达到“拉、冲、赢”的作战目的,所有装备都是空架子。高楼多的城区,要在“高”字上下功夫,可以多配备登高车,危险化学品多的区域,可以配备大功率泡沫消防车和应急车。二是注重单机和组合车辆装备的实用效能,实现装备采购真正为基层一线配备急需、好用、耐用的救援车辆装备。例如,在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方面,将通过制定和修订相关标准法规,进一步提高消防防护服、消防头盔、空气呼吸器、通讯设备等装备的技术含量,最大限度地减轻单兵负荷,解放消防员双手,快速便捷地实施救援人员和灭火行动。
(三)利用设备管理系统平台,建立设备数据库。应尽快完善设备数字化管理系统,更新设备基本信息和配置数据库,应用相关软件记录设备的购置时间、价格、生产厂家、型号、性能参数、售后服务等,并根据使用年限、使用寿命、维护修理期、更换部件、校准调整等不同情况制作电子标签,从宏观上掌握基本情况,进行一体化管理。同时开发和推广设备使用和动态管理应用软件。在录入各单位设备基础数据的基础上,详细记录各种设备的使用、损耗、维护、校准、更新、更换等情况,使基层单位和管理人员通过简单明了的操作,实现设备管理的数字化和动态化。
(四)明确职责分工,努力做好日常维护工作。按照“一人一岗一责、一装一责”的要求,量化管控责任,将责任分解到每一级组织和每个人,完善奖惩机制,有效管理和使用武器装备。首先,消防设备的内部管理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调整。在行业内装备精英和装备管理专家的专业指导下,构建一套与消防部队装备管理相匹配的装备使用、装备维护和装备管理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为消防装备管理的技术审查和维护管理提供参考,使装备管理行为得到统一和约束。
(5)加强培训,充分发挥专业骨干作用,切实提高设备管理和使用能力。现代消防装备只有掌握在高素质的人才手中,才能充分发挥其战斗力。只有加强装备建设,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消防发展才能在火灾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对士兵特别是士官的培训,让他们懂装备、会使用、会维护、会管理。一是要定期进行岗位专业培训,提高一线官兵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改善基层官兵的整体知识结构;二是发挥本单位专业士官的优势,通过执勤岗位培训,开展一些装备竞赛,带出一批懂一定专业技能的骨干,完成基层部队装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和管理;第三,要建立专业骨干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优先解决技术骨干的个人问题,特别是在选拔和提拔士官时,要把技术骨干作为重点对象考虑,让专业士官有干头有望,增强他们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综上所述,只有对消防装备进行优化配置和科学管理,加强对装备的研究,掌握其性能和规律,并注重其训练和应用,实现装备、人员、战术的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断提高消防部队的战斗力,真正成为“拉、冲、救、赢”的文明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