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产品打造景区IP
近年来,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文创无疑可以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传承历史文脉,凸显景区特色,赋能文创,为景区发展激活新动能。
于是,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逐渐被博物馆、各级政府部门、各行各业的创新者乃至大众消费者所重视。可以说,文化创作是大众审美观念的标尺,文化创作产业的繁荣说明人民对审美的诉求越来越强烈。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景区文化创意产品不仅是景区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景区整体品牌、价值和美誉度的最佳途径之一。但横向对比考察后,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国内的文创产品是一样的,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一样的,出现了“全国古镇一个样”的尴尬局面;文化创意产品的形式也是如此。同样的物件,换一张图片,一个地名,就成了另一个地方的旅游纪念品;大量形状相似的钥匙扣、明信片进入市场,侵入各种文化和民俗;不同景区出现了不同图案的胶带、毛衣、帆布包等同质化产品。
“审美千篇一律”让很多景点陷入了瓶颈。文创产品不仅缺乏代表性和独特性,也未能为游客宣传和体验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如何做到代表性和独特性,转了一圈又得回到当地的历史文化中去。
那么好的景区文创IP产品有什么特点呢?
1.文创IP产品要自带流量,产生利润。
在文创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有创意和优雅,还要了解景区游客的属性和喜好,还要考虑文创产品生产出来后的销量。
景区与文创设计公司合作时,可以采取收益分成、风险共担的模式。让设计公司承担市场部分,有助于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师在考虑“创意”的同时兼顾市场需求。
文创IP产品是景区的专属旅游纪念品,是景区盈利的独特产品,所以文创IP产品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自带流量,产生利润”。
2.没有文化故事的文创IP产品,只能算是“很赚钱”的旅游商品。
文化故事是文创产品最重要的“IP”,必须与景区本身的属性相一致,是文化内核的延伸。游客在体验景区购买自己的文创产品,可以满足文化归属感,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文创产品把这种旅游乐趣带回家,与亲朋好友分享。
3.微笑的想法是文创IP产品的重点。
旅游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就是让人感到快乐。文创IP产品的设计无论多么独特,多么有创意,多么漂亮,最重要的是要有亲和力,让人产生购买的冲动。
在游客心目中,一个优秀的文创IP产品不仅具有产品的实用功能性,还包含其精神性、文化性、创意性的时尚外观,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带来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因此,景区文化创意产品设计逐渐成为景区营销的重要载体。不仅如此,IP产品在景区的重要作用还需要制造话题,通过文化与设计创意的融合,形成口碑效应。
如何做好旅游文化创作?
1.超级IP孵化,为消费创造黄金吸引力
“小猪佩奇身上纹身,给社会上的人鼓掌。”去年年初,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个长得像粉色吹风机的小猪佩奇占据了。大家都很开心的晒朋友圈。小猪佩奇的玩具手表,虽然看起来像一个看起来像手表的玩具糖果盒。
《小猪佩奇》的运营者通过爆款IP赚了不少钱。英国娱乐一号(以下简称eOne)公司2017上半年的强劲增长主要是由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动的。中国区的授权和商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700%,这还不包括市场上各类未经授权的商品销售。小猪佩奇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移动印钞机。
现在是一个IP时代,好的IP具有替代性少、粘性大、文化含量更丰富、商业模式更多样化、变现能力更强的特点。
2.打造自主品牌,创造重复消费力。
我们在旅游的时候都面临着去哪里买,买哪个品牌,买哪个产品的困境。混乱的背后是缺乏强认知的品牌。在情感消费时代,打造自主品牌尤为重要。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走出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子作出部署。《意见》提出,旅游业要“实施品牌战略”,着力塑造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打造主题突出的旅游目的地品牌。
品牌代表的是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是对消费者的承诺。因此,景区在商业品牌方面需要差异化的规划和培育,塑造文化创意消费的品牌矩阵,通过长期运营塑造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关注和买单。
另外,品牌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打破景区销售瓶颈,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销售渠道,增加游客重复购买力。
3.极限文化爆品,打造消费引爆点。
对于景区的文创消费来说,最有价值的是原创内容,这是未来景区消费更有想象空间的板块。所以这里定义的文创爆款,不仅可以消费,还可以形成景区引爆市场的载体,还可以增加游客的情感粘性,起到维护客户关系的作用。
同时,文创商品是景区地方文化的直接体现,属于景区可移动的风景,这使得文创商品成为旅游目的地体验的绝佳补充和延伸。
以恭王府景区的“福”为例,“福”字为恭王府评定国家5A景区立下了汗马功劳。正是围绕着这个“福”字,宫在旅游市场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一年创造了6543.8+0.2亿的文化创意消费收入。仅“福”字一项,就开发出数百种功能多样、材质多样、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牛皮锅单品年销售额接近654.38+00万元,恭王府爆款产品的发展模式成为景区二次消费的重要代表。
一个好的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必须具备以下特征:文化性、故事性、趣味性、创新性和实用性。在景区旅游文创产品开始推出的时候,首先要围绕景区核心的IP内容策划推出一系列爆款产品或必买产品,然后根据市场反馈慢慢扩充畅销产品的产品线,这样既可以积累独立产品的设计和管理经验,也可以降低独立产品快速发展带来的成本风险。形成以文化IP为核心,创新单品引爆市场,横向延伸产品线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模式。
4.重构场景体验,打造消费主题空间。
文创卖的不仅仅是产品,更是一种主题化的生活方式。
品质旅游时代,消费升级释放的体验式购物需求,使得线下空间作为变现入口再次引起关注,变现路径必须通过多元化的消费场景来实现。从文化创意商业的角度来看,人、物、空间需要保持文化认知的一致性,才能一步步构筑主题空间的强大势能。
以日本的三宅书店为例,它被称为文化创意商业的朝圣地,日本最大的连锁书店,这与其极致的场景建设是分不开的。书店整合了咖啡、美食、亲子、宠物美容、休闲娱乐、慢生活等多维度的消费空间,将自己定位为“生活方式的倡导者”,甚至开发了公园、绿地,成为书店之外的文化生活空间,各个年龄段的人都能在这里感受到一种“家”的舒适。
传统文化融入时尚科技。近年来,景区巧妙地做文化创意产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科技相结合。将文化产品应用到目的地的各个景点、城市交通聚集地乃至每个人的生活中,最终从一种时尚的产品形态演变为一种无形的文化氛围。
5.以游客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
旅游购物市场的情况在变,消费群体也在变,而景区旅游商品不变;5A景区目前主要销售传统手工艺品,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相距甚远,80后、90后的主要目标群体很难为类似的老旧设计形式买单。这些商品只能定义为旅游纪念品,而不是真正的旅游文化创意产品。
因此,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游客的潜在需求上。只有把需求和产品巧妙地结合起来,做出实用的文创产品,满足游客一直想买却买不到的东西,才能卖得好。
6.文创赋能行业,打造全球消费模式。
对于景区来说,文化一定是消费的核心,每个景区的品牌、产业、业态都会围绕自己的文化来构建消费内容。在主题文化缺失的情况下,个体消费环节难以形成互动,缺乏整体旅游消费聚集的动能,所以文化创新需要创意来激活和赋能景区的全域消费力。
随着旅游业从“玩”向更健康、更深入的方向发展,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成为必然趋势。在做景区消费时,不要做景区,而是依靠文创赋能,用全局思维构建景区内外联动的消费场景。如何将文化元素融入休闲旅游发展的整体格局,凸显独特的文化内涵,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旅游产业与文化的充分结合,不仅要丰富文化旅游线路和文化创意产品,还要在旅游发展中赋予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同时,要依托景观特色,深入挖掘文化精髓,不断创造和运用艺术手段向游客展示或表演旅游项目,增强观光游览的娱乐性和参与性。在旅游产品开发中,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总结、提炼、创造,将艺术价值高、群众喜闻乐见的东西转化为旅游产品,是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