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对冲基金,为什么它们对华尔街的金融动荡有重要影响?

源流

对冲基金的英文名意为“Hedge Fund”,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当时的操作目的是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以及相关不同股票的卖空和风险对冲的操作技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和化解投资风险。1949世界上第一只有限合作的琼斯对冲基金诞生了。虽然对冲基金在20世纪50年代就出现了,但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里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对冲基金才有了更广阔的投资机会,随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威胁逐渐降低,金融工具更加成熟和多样化,对冲基金进入蓬勃发展阶段。根据《经济学人》的统计,从1990到2000年,美国和英国出现了3000多个新的对冲基金。2002年以后,对冲基金的收益率有所下降,但对冲基金的规模仍然不小。根据英国《金融时报》2005年10月22日的报道,全球对冲基金的总资产已达1.1万亿美元。

对冲基金的运作

在最初的套期保值操作中,基金经理在买入一只股票后,还买入一只具有一定价格和期限的看跌期权。看跌期权的效用是当股价跌破期权限定的价格时,卖方期权的持有者可以以期权限定的价格卖出手中的股票,从而对冲股票下跌的风险。在另一种对冲操作中,基金经理首先选择某一类看涨的行业,买入该行业的几只优质股票,同时以一定的比例卖出该行业的几只劣质股票。这种组合的结果是,如果行业预期表现良好,优质股票的涨幅将超过同行业其他股票,买入优质股票的收益将大于做空劣质股票的损失;如果预期错了,这个行业的股票不涨反跌,那么差公司的股票的跌幅就会大于优质股票,卖空的利润就会高于买入优质股票下跌带来的损失。正是因为这种操作方式,早期的对冲基金被作为基金管理的保守投资策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金融衍生品作用的认识也逐渐加深。近年来,对冲基金因其在熊市中赚钱的能力而备受青睐。从1999到2002年,普通公募基金年均亏损11.7%,同期对冲基金年均盈利11.2%。对冲基金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有原因的,它们获得的收益并没有外界理解的那么容易。几乎所有对冲基金经理都是优秀的金融经纪人。

对冲基金使用的金融衍生品(以期权为例)有三个特点:一是可以用较少的资金撬动较大的交易,称为对冲基金的放大倍数,一般是20到100倍;当交易量足够大时,可以影响价格(见图1);第二,根据Lorenz Glitz的观点,由于期权合约的买方只有权利没有义务,即在交割日,如果期权的执行价格对期权持有人不利,持有人可以不履行。这种安排降低了期权购买者的风险,同时诱导人们进行风险更大的投资(即投机);第三,根据约翰·赫尔的观点,期权的行权价格与期权标的资产(特定标的物)的现货价格偏离越大,其本身的价格就越低,这给对冲基金后续的投机活动带来了便利。

对冲基金经理发现金融衍生品的上述特征后,他们所掌握的对冲基金开始改变投资策略。他们将对冲交易的投资策略改为通过大量交易操纵几个相关的金融市场,并从其价格变化中获利。

目前对冲基金常用的投资策略有20多种,可分为以下五种方法:

* (1)多头和空头,即同时买入和卖出股票,可以是净多头,也可以是净空头;

* (2)市场中性,即买入股价低的股票,同时卖出股价高的股票;

* (3)可转债套利,即低价买入可转债,同时做空该股票,反之亦然;

* (4)全球宏观,即从上到下分析各地的经济金融体系,根据政治经济事件和大趋势进行交易;

* (5)管理期货,即持有各种衍生品的多头和空头头寸。

对冲基金最经典的两个投资策略是“卖空”和“杠杆”。

卖空,即把买股票作为短期投资,是先把短期内买的股票卖出,等股价下跌时再买回,赚取一笔套利。做空者几乎都是借别人的股票做空头(“多头”,意思是买自己的股票做长期投资)。熊市采取做空策略最有效。如果股市不跌反涨,做空者赌错了股市方向,就必须花大价钱回购升值的股票,吃进亏损。做空这种投资策略由于风险较大,一般投资者不采用。

“杠杆”在金融界有多重含义。它的英文单词的基本意思是“杠杆”。通常是指通过信贷的方式扩大自己的资本基础。信用是金融的命脉和燃料,通过“杠杆”进入华尔街(融资市场)与对冲基金有“共生”关系。在高风险的金融活动中,“杠杆”成为华尔街为大玩家提供筹码的机会。对冲基金从大银行借入资金,而华尔街提供买卖债券和后台等服务。换句话说,拥有银行贷款的对冲基金反过来以佣金的形式将大量资金投回华尔街。

另外:华尔街的金融风暴是次贷危机(房地产),不是对冲基金。

著名的对冲基金

量子基金

乔治·索罗斯

1969量子基金的前身双鹰基金由乔治·索罗斯创立,注册资本400万美元。1973年,该基金更名为索罗斯基金,资本跃升至12万美元。索罗斯基金旗下有五只风格各异的对冲基金,量子基金是其中最大的一只,也是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1979索罗斯再次给自己的公司改名,正式命名为量子公司。所谓量子,来源于海森堡的量子力学测不准原理,与索罗斯的金融市场观一致。测不准定律认为,在量子力学中精确描述原子粒子的运动是不可能的。索罗斯认为,市场总是处于一种不确定的、不断波动的状态,但通过明显的折现和不可预测因素的赌博是有可能赚钱的。公司的平稳运行和超面值的价格是基于股票的供给和需求。

量子基金的总部设在纽约,但其投资者都是非美国的外国投资者,目的是为了躲避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管。量子基金投资于大宗商品、外汇、股票和债券,广泛利用金融衍生品和杠杆融资,从事全方位的国际金融经营。凭借索罗斯出色的分析能力和胆识,量子基金在世界金融市场逐渐壮大。由于索罗斯多次准确预测了某个行业和公司的超常增长潜力,在这些股票的上涨过程中获得了超额收益。即使在市场下跌的熊市中,索罗斯也凭借精湛的做空技巧赚了不少钱。截至1997年末,量子基金已增至总资产价值近60亿美元。65,438+0969年注入量子基金的65,438+0美元,到65,438+0996年末已经增加到3万美元,也就是增加了3万倍。

老虎基金

从65438到0980,著名券商朱利安·罗伯逊融资800万美元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老虎基金管理公司。1993老虎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对冲基金老虎基金成功狙击英镑和里拉,并在此次操作中获得巨额收益。自此,老虎基金名声大振,受到众多投资者的追捧。此后,老虎基金的资本迅速扩张,最终成为美国最显赫的对冲基金。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老虎基金管理公司的业绩一直在上升,在股票和外汇投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公司最高利润(不含管理费)达到32%。1998年夏天,其总资产达到230亿美元的巅峰,一度成为美国最大的对冲基金。

1998下半年,老虎基金一系列投资失误,从此走下坡路。1998期间,俄罗斯金融危机后,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至147: 1。预计汇率将跌破150日元。罗伯逊命令他的老虎基金和捷豹基金大量做空日元,但日元在日本经济没有任何起色的情况下,两个月内飙升至115日元,罗伯逊损失惨重。单日最大亏损(1998 10.07)中,老虎基金亏损20亿美元,1998的9月和10的6月,老虎基金在日元投机中亏损近50亿美元。

1999期间,罗伯逊大举投资美国航空集团和废物管理公司的股票,但这两家商业巨头的股价持续下跌,老虎基金因此再次遭受重创。

从1998到12,从捷豹基金撤出了近20亿美元的短期资金,从1999到10,从老虎基金管理公司共撤出了50亿美元。投资者的撤离使基金经理无法专注于长期投资,从而影响了长期投资者的信心。因此,1999年10月6日,罗伯逊要求将其旗下“老虎”、“美洲狮”、“美洲虎”三只基金的赎回期从2000年3月31日改为半年度,但到了31日,罗伯逊在老虎基金。老虎基金倒闭后清算了65亿美元资产,其中80%返还给了投资人朱利安?罗伯逊个人留下654.38美元+0.5亿美元继续投资。

对冲基金投资案例

1992狙击磅

从1979开始,尚未统一货币的欧洲经济统一了各国的货币汇率,形成了欧洲货币汇率挂钩保险制度。该制度规定,允许各国货币在欧洲“中心汇率”上下25%的范围内浮动。如果一个成员国的汇率超过这个范围,其他国家的央行就会采取行动进行干预。而欧洲成员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财政政策根本无法统一。不同国家的货币受各自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因此,有时,联系保险制度迫使中央银行采取违背其意愿的行动。例如,当外汇交易剧烈波动时,这些央行不得不买入弱势货币,卖出强势货币,以维持外汇市场的稳定。

1989年,东西德统一后,德国经济增长强劲,德国马克坚挺,而1992年,英国处于经济萧条时期,英镑相对疲软。为了支撑英镑,英国银行的利率一直居高不下,但这必然会伤害英国的利益,所以英国希望德国降低马克利率,以缓解英镑的压力。但由于德国经济过热,德国希望利用高利率政策给经济降温。由于德国拒绝合作,英镑在货币市场上继续下跌。虽然英德联手卖马克买英镑,但还是无济于事。1992年9月,德国央行行长在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他在文章中提到,欧洲货币体系的不稳定只能通过货币贬值来解决。索罗斯预感到德国人准备撤退,马克不再支持英镑,于是他的量子基金借了一大笔英镑,5%的存款买了马克。他的策略是:在英镑汇率下跌之前,用英镑买入马克,当英镑汇率暴跌时,卖出一部分马克来还原来借的英镑,剩下的就是净利润。在这次操作中,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做空了相当于70亿美元的英镑,买入了相当于60亿美元的马克,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净赚了654.38美元+0.5亿美元,而欧洲各国央行损失了60亿美元。事件以英镑汇率在654.38+0个月内下跌20%而告终。

亚洲金融风暴

1997年7月,量子基金大量抛售泰铢,迫使泰国放弃长期以来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自由浮动,从而引发了泰国金融市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之后危机迅速蔓延到东南亚所有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和地区,港币成为亚洲最贵的货币。后来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试图狙击港元,但香港金管局有大量外汇储备,当局大幅加息,使得对冲基金计划未能成功。然而,高利率导致香港恒生指数暴跌40%。他们意识到,同时卖空港元和股票期货,前者导致利率飙升,拖累整个香港股市,他们“肯定”会获利。但香港政府在1998的8月入市干预,使得对冲基金在外汇市场和香港股票期货市场双双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