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的神奇首富,还有公子哥的资本谜题。
开盘三分钟后,一股神秘游资进场扫货。在短短的37秒内,任栋控股将直接从涨停涨停。
随后,任栋控股被封在跌停板上;与此同时,前期被套牢的股民如鸟兽,纷纷割肉,在涨停板上止损。
与内蒙古前首富霍清华之子、任栋控股33岁实控人霍东(见:《内蒙古首富的陨落》与儿子的“过山车”!》),坚持任栋控股就不一样了;湛江首富陈华的儿子、32岁的京基实业董事长陈嘉容选择在涨停时割肉。
这一天,京基集团出逃654.38+0.6亿元,持股比例降至4.99%,仅剩下4.3亿元市值;加上上半年减少的5000万,四年前不到6543.8+0亿的投资,目测已经亏了3.6亿。
可见,任栋控股不仅是散户的“绞肉机”,更是大股东的“收割机”。
湛江首富陈华的长子陈嘉容是一名年轻的资本猎手。
他在资本市场上动作频频。作为门口的野蛮人,他“血洗”了坎达尔的董事会;这一次,陈嘉容失去了在任栋控股公司的立足之地,这不是他第一次错过资本市场。
那么,这个年轻的少帅有着怎样的资本迷局呢?他最富有的父亲陈华曾经拖着美国总统去站台打广告的传奇经历是怎样的?
一,
1966,陈华,湛江吴川市葛岭村人。
陈家祖祖辈辈以打渔种田为生,生活极端贫困。
小学时,班里54个同学,只有陈华买不起红领巾。每次升国旗,陈华都躲在树下不敢参加。
10岁,父亲去钓鱼,不幸被机器撞倒,血流满面。
闻讯赶来的陈华带着7岁的弟弟,一路狂奔,把父亲接了回来。
回来的路上,下着倾盆大雨。看着奄奄一息的父亲,陈华和弟弟陈晖放声大哭。他不知道生活为什么这么艰难,不知道如何改变贫穷。
穷人家的孩子管得早,陈华只好帮父母,承担生活压力,经常下地干活,下海打鱼。
1984,家里确实没钱交学费。陈华,18,不得不退学。
听海南昌江县的亲戚说,有泥工可以做。陈华带着弟弟来到海南,借了10元。
谁知别人做了泥人的工作,他总不能空手而归,于是陈华四处找工作,在一个茂名人开的石场找到了第一份工作。
两兄弟不怕苦不怕累。他们砸石头,扛水泥,推车,所有的脏活都干完了。
半年后,两兄弟带着500元钱回到了家。母亲看着两个又黑又瘦的孩子,几乎认不出来了,一双老泪盈眶。
还清家里的债务后,500元所剩无几。
1985,春节刚过,陈华想去深圳找点事做。听到这个消息,姐姐主动找到陈华,借了20块钱给他路费。
就这样,陈华带着弟弟来到了深圳,希望能在这片热土上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第二,
没有背景,没有知识,没有文化,没有工作人员的陈华只能去工地做苦力。
那时候找工作的人太多了,但是工作机会很少。工地一个月只能干十天,每天只能挣5块钱,一个月最多挣个60块钱。
除去日常开销,一个月所剩无几。那时候,陈华的梦想是挣两万块钱,回老家盖房子,买台黑白电视和收音机。
这样的收入显然与梦想相去甚远。
穷则改之。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于是,在工地还没开工的时候,陈华就去挨个敲别人的门,主动找工作。
1986 12 16、陈华来到深圳罗湖黄贝岭北岭居敲门找工作。当他一路敲到五楼时,一位戴眼镜的先生问他:你有水磨吗?
陈华敏锐地意识到有工作要做。
虽然手头没有,但陈华还是说有。听说有。这位先生给他写了一张条子,叫他去找朱经理的人。
第二天一早,陈华在一个工地上找到了朱经理。看到纸条,朱经理给了他厚厚的一叠图纸。
看不懂图纸,陈华找到一个在项目工作的老乡,想帮他承包工程,自己找份工作。
老乡们觉得陈华老实,不想骗他,就帮他接了工程。这一单工程,陈华赚了7000元。
收了钱的陈华高兴得睡不着觉。不经意间,他找到了做生意的感觉。
有了第一桶金和经验,陈华组建了工程队,成了包工头。
经过几年的努力,陈华在深圳小有名气。
1993年底,有朋友找到陈华,告诉他深圳梅林有个业主,有块地,但是没钱,正在找人合伙开发。
做了多年包工头的陈华知道这是进入房地产行业的绝佳机会,于是谈合作。
1994 65438+2月,陈华成立深圳市京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8888万元,正式进军房地产行业。
第三,
当时的陈华没有资本,没有资金,没有人才,没有人员。该公司也是一家标准的皮包公司。
“如果你有条件,你必须去。如果没有条件,就要去。”这是陈华多年的信条。
没人懂设计,陈华就找了个会做设计的朋友,直截了当地说,我没钱给你,以后送你一套房做设计。
拿到图纸,找到材料供应商,都是一样的套路,先赊货,再给钱。
就这样,借鸡生蛋,陈华成功做到了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房子建好后,陈华想卖掉它。
陈华的楼盘叫金梅花园,和当时有名的莲花北小区只隔了一条北环路。
陈华灵机一动,花了3000元在《深圳特区报》上做了一个小广告。标语上写着:离莲花北只有一步之遥。
广告一出,陈华的电话就被打爆了。第一次“热点”营销让他尝到了甜头。
陈华的商业和营销才能在这个楼盘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金美花园这个项目,让陈华在深圳的房地产市场站稳了脚跟,也为进一步扩张获得了资金和经验。
1995年,陈华再接再厉,开发了深圳的薜荔园这个旧改项目,再次让他在深圳的旧改项目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此后,陈华陆续开发了深圳梅林的几个著名板块——蓝天、蓝华庭公馆等。这些大大小小的建筑见证了京基的逐渐成长。
2002年,陈华走出梅林,开发深圳碧海田芸地产。
在大楼建成之前,陈华就在想着给这栋楼找一个代言人。
在一次会议上,高管们同意邀请周润发为他们发言,但没有时间表。陈华脑子一开,为什么不能请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过来帮忙?
陈华提出这个想法,高管认为他是异想天开。
一向“想都没想,没条件创造条件”的陈华,马上找人联系了美国《商业周刊》。
几经周折,终于在《商业周刊》的帮助下,陈华成功邀请到了克林顿。
但由于美国前总统访问深圳只是为了一家私企,这在中国外交史上尚属首次,审批程序相对复杂。
2002年5月23日,蓝天开幕式20天后,美国前总统姗姗来迟,发表了30分钟的演讲。
北京基地生产的创新营销在国内引起了轰动,足以写进商学院的经典案例。
尝到了总裁营销的甜头,陈华如法炮制,不断制造噱头,增加北京基地生产的知名度和江湖地位。
2004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京基以巨资成为赞助商,陈华获得演讲机会。会上,陈华与美国前总统老布什紧紧相拥,再次成为媒体焦点。
65438+2004年2月,北京基地置业有限公司成立10周年之际,陈华请来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前首相梅杰助阵,为他在大梅沙的五星级酒店奠基。
这一招,陈华屡试不爽。
2011,京基经典商务作品,主楼441米高,随后深圳第一高楼——京基100封顶。陈华邀请了龙永图、杨利伟、刘翔等明星助阵。
2014在京基地产20周年庆典上,陈华还邀请了英国前首相布朗助阵。
这个出身湛江农村,高中辍学的穷小子,在中国营销史上做出了自己的学校——总裁营销。不知道后面会不会有新人,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先例。
第四,
2014年,京基的发展也达到了一个高峰,年销售额达到70亿元。
虽然与一线房企相差甚远,但这个成绩足以在深圳二线房企站稳脚跟。
当时深圳一高官落马,擅长总裁营销的陈华也陷入沉默。
陈华一手缔造了京基的地产帝国,横跨住宅、商业、酒店等多种业态。当他隐藏在幕后的时候,富二代的时候到了。
陈华的大儿子陈嘉容,出生于1988,在父亲的培养下于2012年毕业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大学毕业后,陈嘉容回到中国,在平安证券投资银行部工作。
这短短两年的工作让陈嘉容熟悉了中国的资本运作方式。
2014年,陈嘉容回到家族企业的北京基地,头衔也逐渐从“总裁助理”变成了“副总裁”。
陈嘉容想利用自己在投行的工作经验,为父亲争取一个较低的融资渠道。在此之前,陈华基本都是用自有资金滚动开发房地产,很少借款。
多少钱办大事,虽然北京基地的生产极为稳定,但也极大的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作为北京基地生产的继任者,陈嘉容正在改变这种模式。与他父亲在资本市场的保守主义不同,陈嘉容更加激进。
在陈嘉容迁址生产的前一年,也就是2013年9月,包括林志、陈木兰在内的13个自然人账户,悄悄在二级a股市场买入了Candal股份,这是陈嘉容在资本市场下的最早一盘棋。
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13个自然人账户已经持有坎达尔15%的股份,相当于三次举牌(举牌: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防止大机构投资者操纵股价,购买5%流通股时需要公告)。
坎达尔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罗爱华还没有意识到,一条鳄鱼已经悄悄靠近了她。
没过多久,罗爱华因职务侵占罪被警方带走,被立案侦查。
但法院没有起诉罗爱华。201165438年10月0日,罗爱华辞去坎达尔总裁职务,由80后女婿接任。
2065438+2005年6月,林志等人的持股比例达到19.8%,罗爱华意识到林志等人不是财务投资人那么简单。
发现威胁后,罗爱华领导的董事会迅速拒绝了林志派董事的提议,本能地反击。
很快,陈嘉容露出了他的“獠牙”。
2065438+2005年8月,京基与林志形成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为24.7%。
罗爱华发现她真正的对手不是林芝,而是京基的陈嘉容。
坎达尔董事会随即剥夺林志等人的股东权利,要求林志及其一致行动人纠正违法行为,将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
65438+2月,双方矛盾再次升级。
京基、林志将Candal董事会告上法庭,要求董事会作出的决议违反法律,无效。
2065438+2006年2月,林志等人将所持股份全部转让给京基,京基也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Candal。
到2016年6月,京基持有的Candal股票达到31.65%,与罗爱华持有的仅一步之遥。
随后,这种状态保持了两年。
2018年8月3日,京基再次打破平静,拟以每股24元的价格要约收购坎达尔10%的股份,从而获得坎达尔的控制权。
但这一收购方案并未获得Candal的批准,董事会认为京基不具备收购上市公司的主体资格。
仅10天后,罗爱华因涉嫌出卖上市公司利益再次被警方带走。
随后,坎达尔召开了多次会议。董事会65,438+065,438+0名董事中,65,438+00名由陈嘉容完全控制的京基提名。
京基的要约收购再次被提上日程。2065 438+08165438 10月2日,京基收购坎达尔41.65%股份。
陈嘉容如愿以偿,斥资34.7亿元将一家上市公司收入囊中。
坎达尔是一家深圳老牌企业,与深圳同龄,主营业务是养猪。
为什么陈嘉容会看上一家养猪的上市公司?由于长期在深圳发展,Candal拥有数百亿的低价土地,这是陈嘉容的眼中钉。
与姚振华收购万科同时发生的血洗嘉能可董事会事件,堪称“宝万之争”的精彩与悲壮。
但由于“万宝之争”占据舆论高地,姚振华的收购计划最终夭折,而躲在姚振华背后的陈嘉容则成功吃掉了坎达尔。
这是陈嘉容历时最长的收购战,也是最成功的一场。
然而,除此之外,擅长在资本市场跳舞的陈嘉容也多次受挫。
五,
陈嘉容不仅关注a股,也关注港股。
2015年,陈嘉容曾联手深市另一富二代香江集团的刘根森,斥资3亿港元入股香港上市公司第一传媒。
公司后来更名为KK文化,陈嘉容一度增持至第一大股东,成为KK文化董事局主席。
但到了2018年底,陈嘉容卖掉了KK文化的全部股份,辞去了董事长的职务。
当他出售时,KK文化的股价只有他成为股东时的一半。
但是,KK文化的流失,对于陈嘉容来说,只能算是毛毛的雨。
当他遇到最强壮的“韭菜收割机”——蔡文胜时,年轻的轰隆隆变成了一颗绿色的韭菜。
2016 12 15蔡文胜美图公司在香港上市。陈嘉容斥资9.2亿港元,以每股8.5港元的价格认购了6543.8+009亿股美图股份,成为美图基石投资者。
2065438+2007年6月,陈嘉容再次斥资34亿港元,将4亿股股票扫地出门。这时,蔡文胜的儿子和早期投资者几乎都退出了,陈嘉容成了光荣的“接盘者”。
有网友总结了人生三大悲剧:炒股当股民,炒房当房东,泡妞当老公。三大悲哀的根源都是被套。
陈嘉容炒掉了美图并成为股东。2020年,陈嘉容成为美图公司非执行董事,成为名副其实的被套股东。
连年巨亏的美图,现在股价只有1.5港元,比陈嘉容入股时的8.5元跌了82%。
只能说姜还是老的辣,京基邵东在蔡文胜面前还是太嫩了。
文章开头提到,陈嘉容的任栋控股连续13天涨停。当涨停板被“地空板”封住时,这是陈嘉容的第三次投资失败。
陈嘉容在港股上并非没有收益。
2065438+2008年4月,孤注一掷的乐视将其持有的酷派17.83%股份转让给微日创投,总价8.08亿港元。
事实上,威日创投的实际控制人是陈嘉容。
随后,陈嘉容将酷派的股份转让给他的弟弟陈嘉俊。
陈嘉俊是陈华的第二个儿子,一个90后,毕业于南加州理工学院金融硕士学位。大学毕业后,他一直担任京基白娜商业管理公司的副总裁。
酷派曾经是深圳红极一时的手机厂商。衰落之后,手中的土地价值连城。
陈嘉俊也如愿成为酷派董事长兼CEO,酷派董事会全部是京基人。执掌酷派后,那些地也像是从口袋里掏出东西给北京基地物业。
六,
从一个穷山沟里走出来的陈华,在京基建立了一个地产帝国,常年成为湛江首富。
陈华的长子陈嘉容和次子陈嘉俊生长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并在国外接受了高质量的教育。
相比陈华不加杠杆、不借贷的保守主义,这两个学历光鲜的花花公子更喜欢在资本市场上四处出击。
作为京基集团的接班人,长子陈嘉容更加凶猛,成为“站在门口的野蛮人”,一举控制了坎达尔。
然而,在港股市场,陈嘉容屡战屡败,成为美图的最大接盘者。除了酷派略有斩获,其他港股鲜有成功。
陈嘉俊在a股和港股上的诸多布局也让人眼花缭乱,成为一个无法理解的资本谜题。
陈嘉容的成败仍无定论。
但有一点,他是成功的,那就是轮回。
牛顿曾经说过:我成功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句话,对陈、和来说,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