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世纪瑞尔科技有限公司的竞争优势

瑞尔公司立足铁路信息市场,通过多年努力,依靠领先的技术和服务水平,在铁路综合监控系统(含通信监控系统)、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等领域确立了领先地位。公司自成立以来,实施铁路行车安全监控项目近400个,其中铁路综合监控系统(含通信监控系统)350余个,覆盖电气化铁路2.4万公里,占全国电气化铁路里程的80%,里程覆盖率居全国第一;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实施了20个项目,共覆盖客运专线1842公里,占已建视频监控客运专线里程的40%,里程覆盖率居全国第一;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实施了6个项目,共覆盖客运专线1,178公里,占已建防灾安全监控客运专线里程的45%,居全国首位。

公司自成立以来实施了铁路行车安全监控系统工程、铁路综合监控系统平台(含通信监控系统)、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1和宁客运专线、和宁客运专线、武广客运专线、2吴赫客运专线、郑西客运专线、石太隧道、3文赋客运专线、沪杭客运专线。石太客运专线4甬台温客运专线石太客运专线甘龙线5福厦客运专线文赋客运专线青藏线6石太客运专线甬台温客运专线福厦客运专线7郑西客运专线福厦客运专线8青藏线朱光客运专线9浙赣线广深线10西河线宁美线11长吉客运专线12刘著线三鑫线65438 成昆线石太线客运站15哈大线等项目* * *有350多个项目,20个项目,6个项目。 Rell公司依靠稳定的产品质量、丰富的实施经验和有针对性的客户服务网络,在主要客户市场建立了良好的品牌效应。由于行车安全监控系统软件产品对系统稳定性和产品质量要求较高,铁路用户在选择供应商时必然会优先考虑应用经验丰富、服务记录良好、市场占有率高的优质供应商,这为公司在铁路市场相关业务竞争中获得订单创造了有利条件。公司长期专注于铁路行车安全监控领域,深刻了解铁路部门在行车安全监控方面的需求。产品开发和技术更新紧密结合铁路发展的实际需求,产品的广泛应用得到了铁路用户的高度认可。公司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监控管理系统组/组件技术、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可组态数据采集平台技术、通用监控组态技术、J2EE应用开发平台技术和基于ARM的嵌入式软硬件技术。

监控管理系统的成组/组件技术可以尽可能地实现软件模块的重用,减少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人工输入,完善软件的能力成熟度模型,为铁路用户提供更快捷、更可靠的系统。公司针对铁路行车安全监控系统的需求,建立了一系列成熟的模型和组件库,可以省去大量的基础开发工作。

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可配置数据采集平台技术采用cut嵌入式Linux作为操作系统软件平台,支持串口设备驱动和以太网口设备驱动(支持TCP/IP协议族),使得监控系统的前端设备更加灵活,适应性更强。通用监控平台主要实现现场设备的直接控制级和过程管理。其主要组态技术包括现场设备直接控制层、数据处理中心、系统表示层和软数据总线。J2EE应用平台架构是我公司采用纯Java技术开发的,具有超强的跨平台能力,可以提供丰富的运行环境和数据库环境选择。

基于ARM的嵌入式软硬件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可以根据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和功耗的严格要求进行定制。我公司基于ATMEL系列ARM控制器开发的嵌入式模块中嵌入了基于Linux裁剪的操作系统,继承了ARM和Linux的双重优势,在我公司开发的系统设备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

此外,公司积极开展广泛的技术研发合作。2006年,我公司与青藏铁路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兰州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北京铁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铁道部科技司签订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任务书”,共同开发研究国家科技支撑项目——“青藏铁路综合安全监控系统研究”。2009年,公司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铁道部科技研发计划子项目合同》,承担了《高温特长隧道运营环境保障及防灾救援系统技术研究——隧道防灾监控通信系统综合技术研究》。

2009年6月,我公司被授予北京市海淀区创新型试点企业和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2月,我公司被授予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铁路行车安全监控系统软件一般具有跨专业、多技术集成的特点。系统的规模往往很大,技术复杂,开发周期长,涉及的人多。因此,只针对单个项目进行开发通常是低效的。

在长期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逐渐积累了大量的开发和组织经验,以及从通用性角度出发的成熟稳定的系统模型、技术手段和系统组件。重用系统组的组件库,可以大大减少系统开发的重复性工作和成本,从而加快产品开发周期,提高系统产品的稳定性,使我公司获得许多同行业企业所不具备的技术优势。

借助系统组件技术,公司不再采用一切从零开始的应用系统开发模式,而是基于现有工作,充分利用过去应用系统开发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如需求分析结果、设计方案、源代码、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等。,并通过软件复用避免软件开发中的重复工作,从而专注于应用系统的独特组件;同时,通过复用高质量的已有开发成果,避免了二次开发可能带来的错误,从而提高了软件的质量。10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