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产能分析范文
几项工作:一是继续以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为重点,开展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和综合地质研究,不断扩大储量规模。二是加强南阳凹陷新发现圈闭的综合评价,深化东庄、魏岗、白丘地区核二-核三1亚段沉积微相及其对油气的控制研究,加快黑龙庙地区三维地震资料的再处理,落实构造评价。三是做好焉耆盆地浅层(古近系、西山窑组)和深层(八道湾组)综合地质研究,加强宝南地区老井复查和新收集资料解释。四是加强塔里木探区圈闭成藏条件和含气特征研究,提出部署井位。五是深化三江盆地石油地质条件综合分析,完善井位地质论证。六是加强望江潜山和河南外围勘探区的综合地质研究,努力拓展油气勘探新领域。在开发方面,要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主力油田稳产调整,调整完善重点区块注采井网和优化注水,提高水驱采收率,夯实稳产基础。优化重点区块,加强油藏精细描述,量化区块潜力和剩余油分布,深挖潜力,不断提高最终采收率。二是加强滚动勘探开发,对重点目标区进行精细解剖和综合研究,加快新提交探明储量的评价和生产建设步伐,促进储层评价和产能建设的有序衔接和有机结合。三是继续加大进攻措施投入,选井设计井,加强现场施工监督,增加产油量。第四,加大低效油气田合作开发,盘活储量,增加合作产量。五是加强油气田基础地质研究,做好“十一五”稳产高产规划和2006年开发规划。在海外区块,要着力拓展企业发展空间,进一步加快油气勘探开发步伐。8月中旬完成尼日利亚66区块100 km2三维地震资料常规处理,6月5438+10月完成井位论证,争取2月初开钻。边际油田165438+10月底完成路桥修复工作,65438+2月开始老井试生产。开始并完成三维地震采集,为2006年井位部署奠定基础。(2)完善市场发展机制,大力拓展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行发展,完善规范有效的市场开发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基层开拓市场的积极性,努力实现规模和效益同步增长,大力拓展企业发展空间。1,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份额。重点巩固新疆、陕北和鄂尔多斯油气管道建设市场,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继续加大中石油和南方海运市场的攻关力度,争取更多的工作量。地球物理勘探要重视东北、南山地震和煤炭勘探项目;测井要加强陕北、辽河、新疆市场的巩固和发展,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培育新的市场增长点;测井要重点做好华南、新疆、东北、鄂尔多斯的市场工作。石油建设要在管道建设市场站稳脚跟,重点关注许昌、孝感天然气、鲁皖及珠三角成品油、原油管道沿江项目;设计院要进一步拓展新疆市场,加快大庆油田和冀东油田的市场开发。井下作业力争在陕北获得更多的压裂酸化工作量。2.不断拓展海外市场新领域。以尼日利亚为中心,以钻井和工程建设为重点,做好现有项目的运营,积极向周边市场辐射,拓展新领域,开发新项目,确保海外市场项目的增加和收益的提高。在巩固老项目的同时,拓展尼日利亚市场,做好意大利Ajipu公司钻井项目的考察,投标边际油田钻井项目。物探要配合好中原“埃塞俄比亚项目”,积极争取阿曼、印度地震项目投标。地下作业、后勤服务等单位要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以点带面。3.依托资源优势扩大精制蜡产品市场份额。坚持依靠技术创新和优化内部资源,抓好特种蜡等新产品开发。及时收集市场信息,根据市场价格趋势优化生产,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强化激励机制,加快特色产品市场化进程,做到优质优价,打造特色品牌。(3)突出重点,抓住难点,积极稳妥推进企业改革1,持续推进重组分流。切实做好已批准初步方案企业的资产清查评估工作,编制上报实施方案,力争年内完成*国*多种经营企业的改制分流。加强对属于重组范围的其他企业的分析研究,明确产业导向,抓住政策机遇,力争今明两年完成重组,不具备重组条件的关闭退出。加强工作协调,规范改制企业经营行为,实现有效发展。2.积极稳妥推进社区改革。一是深化细化社区改革实施方案,对三类业务进行具体分类,落实到基层单位。8月中旬提出社区改革发展具体实施方案,9月试运行,6月5438+10月逐步推开,2006年正式运行。二是做好社区三大业务类型的人员配备,加强定额核算,实施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费用。三是开展社区水电收费维护服务业务研究,条件成熟时组建综合性水电服务公司,完善水电供应和收费机制。四是加大创收力度,盘活土地和人力资源,搞好矿区经营和劳务输出,进一步理顺价格体系,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3、完善移交社会工作的实施。按照中石化与河南省签订的协议,加强与南阳市政府的协商,尽快办理教育转学手续,及时完成公安转学,妥善处理转学办遗留问题。(4)深化和细化企业管理,全面提高经济效益1,精心规划企业发展战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构建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油矿经济圈,按照“实施三年、准备五年、研究十年”的思路,研究提出“十一五”期间油田发展战略规划。按照政策调整、统筹规划、创新适应,进一步完善油气资源、市场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企业文化五大战略。2.加强财务管理。认真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控制月度预算和成本,平衡收入与成本、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定期开展经济活动分析,加强市场开拓、生产组织、财务核算等方面的信息沟通,加强人工成本的分析和控制,重点对新老井、措施生产成本结构、水电消耗、井下作业、管理和勘探等进行分析和监控。未来五个月将进一步调查分析各单位的成本结构,为2006年实施标准化作业打下良好基础。加强建设结算,加大资金回收力度,坚决减少内部“三角债”。认真做好erp上线前的资产清查工作,加强资产管理,进一步规范资产处置。3.严格的投资控制。加强前期工作,优化方案、设计、预算,把握投资控制源头。加强计划的实施和协调,严格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注意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采用协议采购、网上采购、集成采购等方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有效控制投资规模,确保建设项目顺利实施。4.加强“三基”工作。坚持“三基”工作重心在基层,重点抓好基层队伍建设、制度标准执行和队伍作风建设。结合基层建设调研,认真总结“三基”经验,深刻剖析基层建设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建立长效机制,推进“三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努力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明确、工作协调、制度配套、执行有力、持续改进的基层管理体系。(5)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按照贴近生产实际、突出效果和效益的原则,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年”活动,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勘探方面,在探索战略资源接替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岩性地层等油气藏勘探理论和配套技术研究,推动重点目标区突破。开发方面,重点开展中高含水油田改善水驱效果、改善稠油、超稠油注蒸汽开发效果和三次采油技术研究,延缓原油产量递减。发挥内部科研力量,实施联合研究,提高科研项目的集成性和有效性;加强与大学和其他科研领域的合作,促进勘探开发项目的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