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野蛮人”入侵体检行业,会有什么后果?

王石正联合整个管理层在万科门口迎接野蛮人。一家名为宝能的房地产开发商通过资本手段拥有大量资金,希望成为万科的大股东,但遭到王石的强烈反对。对此,宝能并没有停止,而是不断增持万科股份。

类似的一幕也在体检行业上演。围绕艾康与美年的良性股权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为了应对来自美国的恶意兼并,艾康抛出了毒丸计划。但这并没有打消美年健康的进攻欲望。表面上看,这是一场简单的体检行业寡头竞争,但背后,却将影响北上广深数千万体检者的利益。

关于中国体检市场的现状,目前民营和公立医院并存,艾康和美年大健康都属于民营范畴。民营医疗机构和公立医院医疗中心面对两个不同的市场。民营和外企大多选择民营医疗机构,而公立医院的客户主要来自政府和企业。

让我们来看看战争双方的商业领袖。通常一个企业的老板决定了这个企业的特点和未来方向:

1,张黎刚,艾康创始人。我在哈佛大学学的是遗传学,我是正规学校出来的。留学归来后,他投身于互联网热潮。先是加入搜狐负责内容工作。当他即将被提名为第一副总裁时,他选择离开搜狐,共同创办在线旅游网站鳄龙。后来他重操旧业,创办了爱康,直到成为体检行业第一。

2、美年大健康余蓉,无任何医学或相关学科背景。裕荣大学刚毕业,房地产行业。后来投身投资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除了美年,余荣还是天一投资集团的董事长,成立于1998。旗下四只基金投资了包括雷柏科技在内的八家上市公司,涉及房地产、高科技、农业、证券、环保等领域。

通过数据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张黎刚是一个技校的创业者,所以他的关注点一定与技术升级有关,即如何通过技术手段让人们享受更好的体检。余荣,更像一个资本猎人,对医疗行业并不熟悉,最擅长的是资本流动性。

现在,俞熔希望通过资本炒作获得对爱康的绝对控制权。然而,熟悉资本市场的人都知道,资本就是回报。一旦宇融完成对艾康的收购,未来的体检行业将被彻底改变。

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一二线城市将进入垄断时代,体检行业将彻底失去活力。

这对法医来说绝对是个坏消息。从数量上看,民营体检在一二线城市已经占据半壁江山。如果民营体检企业合并为一,必然会形成垄断,从而完全失去竞争活力。

众所周知,如果艾康和美年大健康合并,将会立即减少体检行业的企业数量,从而增加合并后的体检企业的市场份额。在民营体检行业,一旦爱康美年合并成功,必然会形成民营体检行业的寡头。垄断的形成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极有可能滥用其市场地位。

关于垄断的危害,经济学家有一个非常贴切的说法:它可能导致价格上涨,产量下降。原因是在垄断下,需求是无弹性的,垄断者可以通过提价减产来增加利润。如果是这样,垄断者不仅会侵吞消费者的更大利益,还会留下部分产能空置,造成社会资源的无谓损失,所以垄断必然导致经济无效率。

在艾康和美年大健康的M&A纠纷中,这次合并的动机是资本的力量。虽然现在资本变得慷慨了,但当涉及到投资回报时,投资者会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

事实上,垄断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的一面,在互联网行业已经上演过很多次,近年来更是愈演愈烈。我们以最火的网络行为为例。

2014年5月,携程投资途牛3000万美元。4月2.8亿持有同程30%股份,5月2015以4亿美元持有艺龙37.6%股份。此后,该行业成为携程和去哪儿的双寡头竞争。

2015年底,谁都逃不了。最终的结果是去哪儿网创始人离职,整个在线旅游市场被携程占领。由此带来的恶果就是消费者出行质量的下降。

2016年10月,铺天盖地的假携程机票门爆发,席卷全网。携程的代理商通过积分兑换的方式向消费者出售机票,这是业内明令禁止的。

合并后何去何从也不吉利。2016年初,至少有八家公司爆发,停止销售机票。

这其实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行业内的竞争对手被资本手段淘汰后,这个行业的创新需求急剧减弱,消费者的利益受损。此时,消费者面临的选择不多:因为行业内只剩下一家可选企业。

结论:

一旦形成垄断,体检企业就失去了产品和技术升级的动力,服务效果就会打折扣,体检人群的选择余地就会锐减,不再享受差异化服务。对于体检企业来说,即使未来不升级技术产品,用户也要来体检。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别的选择,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完全垄断的私人竞争局面和格局。